杜寿安/文
无锡的著名土产“肉骨头”,又名“酱炙排骨”,其味清香隽永,是很鲜美的食品,深受大众欢迎。其它的种类,有“蜜汁酱肉”“砂仁腿胴”“透味酱鸭”“肥肠绕肝”等多种,最初,由于南区各熟肉店的煮法特殊,方始出名。到1910年时,铁路畅通外埠人民来锡游览者选购土产,于是无锡的“肉骨头”之名,传遍到各地去。因为地处便利,城中区及北区各熟肉店,也继之发展起来,烧煮方法,更为求精,它在质的方面,非但鲜美可口,足以佐餐,并且内含营养,有益身体,为了便于外客携带,特制纸匣装潢,优雅美观。“酱炙排骨”及“透味酱鸭”二种,主要销售到苏南区各县,尤其是上海。至于本市的销路,以酱肉、腿胴、绕肝为最多,据统计,全年的产量为一千三百担之多。解放前后,无锡熟肉庄先后共有十八家:
慎余 (中山路三凤桥)
新生 (观前街山门口)
茂永(仲记) (观前街山门口)
任记陆稿荐 (中山路复兴路口)
陆广昌 (通运路吉祥桥下)
真正老陆稿荐 ( 通运路114 号)
承记陆稿荐 (通运路126 号)
真陆稿荐 (车站路通恵路口)
新山珍 ( 坛头口9号)
潘公兴 (坛头弄内51号)
老三珍 (胜利街3号)
鸿茂盛 ( 西直街1号)
东阳 (中山路307号)
德记陆稿荐 (通运路96 号)
孟记魏祥泰 (南上塘137号)
老魏祥泰 (南上塘133号)
恒泰裕 (北塘大街333号)
荣兴顺 (北塘大街307号)
各区熟肉店都开设在运河或水井附近的街面,挑水方便。1949年无锡解放后,熟肉庄(店)经历了对私改造公私合营,至“文革”和改革开放,至今仅存三凤桥肉庄、陆稿荐肉庄,是相当规模的工厂生产,都撰文老字号,力争“无锡第一熟肉庄”。有的其他肉庄的后人及解放前早已停业肉店的后人,也撰文声称祖上肉庄年代最远,资格最老,开设年代有称民国的,后光绪、同治年代,一家更比一家远,其创始人各有传奇的经历,持有烧煮肉骨头独特配方,且有南派北派之分。如果昔日诸肉庄的后人,要恢复祖业熟肉庄,可能会出现咸丰、道光等甚至更远的年代。但是“肉骨头”的历史是有记载的,无锡“肉骨头”始于南区(南门),到解放,仅存“孟记魏祥泰”“老魏祥泰”两家,都要声称“肉骨头第一”谁能佐证?“肉骨头”是无锡著名的土特产,大家要珍惜爱护它,在竞争中找差距,携手前进,共同创业。中区(城中)三凤桥堍的“慎余肉庄”(从前大家叫三凤桥肉骨头),是无锡著名的土特产,品质优良,是人人皆知的,肉庄“慎余”二字是无锡土生土长的乡土名字。而众多肉庄中,取名“陆稿荐、老三珍”的是“舶来货”,源出苏州,清康乾二帝十二南巡,“陆稿荐”得到二帝青睐,享誉大江南北。由此,从清代到民国,河南、四川、浙江、上海等各地多有用“陆稿荐”之名开设的肉庄,那时没有什么专利的名称,都可以随用的。
苏州“陆稿荐”肉店,于清朝康熙年间创业,主要经营“酱汁肉”为主,有酱鸭、酱肉、酱汁肉、猪头肉等。还有颇为神奇的传说:康熙二年(1663年),陆氏在苏州中市崇真宫桥堍,开了一家普通肉店,经营生熟肉。在某年四月十四日“轧神仙”前夕,有一个衣衫褴褛,背一条破草荐,手捧两只叠在一起的陶钵乞丐,走进肉店求宿。陆老板见其可怜,遂发善心,允他在灶门空地上蜷缩-夜,那乞丐把草荐铺在地上,两只陶钵合叠一起,放在头旁,呼呼入睡。次日凌晨,乞丐不辞而别。到了店中烧火伙计上工烧肉时,发现了那条破草荐,随手撕开成条,放进灶堂燃烧,于是一阵异香散发,扑鼻而来,店里人都惊呼“香得来、香得来”,陆老板觉得奇怪,暗暗思量,昨日那个乞丐,莫非仙人化身,那两只陶钵合叠在一起恰是个吕字(叠口为吕),悟到此时,陆老板连忙把未烧的破草荐留下,每一天抽出一根,放在灶堂内燃烧,烧出来的肉异香扑鼻,附近中市街、下塘一带闻到阵阵肉香,一传十,十传百,顿时生意兴隆,陆老板灵机一动,干脆把肉店招牌改名“陆稿荐”,还将吕纯阳化身乞丐借宿留下草荐之事,大肆渲染。从此,“陆稿荐”肉店长盛不衰至今三百几十年。后“陆稿荐”名开到了上海,却被上海变成了一句骂人俗话,骂人侬“陆稿荐”,意思你是“陆稿荐”的货色,是猪猡。苏州熟肉店还有百年老店,阊门外吊桥堍“杜家老三珍斋肉店”“浦五房”等,无锡北门莲蓉桥堍弯巷口(胜利街)也有“老三珍”肉庄,此恕不多述了。
无锡城熟肉庄则以春秋两季为佳,因为适合于外埠人士来锡游览,便道采购土产之故。熟肉庄的老板,对当时日销量,相当有数。无锡县的人口,连农村在内,只有二、三十万左右,而且县城小,城圈内人不多,且有淡季和旺季,尤其在夏天,没有冷藏,烧煮数量少些,一般到下午就卖完,“宁可早卖掉,不愿留过夜”。那时,老百姓穷人多,生活水平低,温饱多无着落。城里有钱人,生活上很多人也是节俭的,要家中要来了亲戚朋友,或者办喜事才到熟肉庄去买熟肉,腰缠万贯,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的人,也毕竟是少数。所以,各庄熟肉的烧煮量,一般控制在每日数拾市斤左右。
三凤桥肉庄旧影(1956年)
那时,到了熟肉店门前,只见柜台里,一个又肥又胖高大的师傅,胸前围着藏青色的饭单,手臂载袖套,高高的站在一个高大的肉墩头后面(脚下有高凳),墩头是一段粗、大的朴树或皂角树,约有2米多,居高临下,十分气派。顾客挑选好熟肉后,老板秤好,顾客一边付钱,就把熟肉传给往上面,大师傅刀功好,手法熟练,随即就切,放在荷叶上,浇上老汁遞下,这就是无锡熟肉庄特有的行业风貌(在公私合营前逐渐消失)。
“肉骨头”好吃而闻名,是有先人们选料和烧制的方法悉心研究而成。“肉骨头”应该是鲜美可口,肉色微赤、香气诱人、咸甜适中和骨酥肉烂。平心静气来讲,对吃过往日肉骨头的人来讲,如今的确实有些不同,色、香、味吃在嘴里总是有点差一些什么,为什么呢?因为选料、和烧煮与现在烧煮的企业集团化的加工是绝然不同。俗话说:“猪多无好食,人多无好吃”,开小灶当然烧出来的好吃,所以,“肉骨头”的烧煮方法值得探讨和交流:
猪源。太湖流域的苏锡常地区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是养猪的得天独厚好地方,“肉骨头”的猪都是本地及周边农村的良种黑毛“二花脸”猪(原无锡市农业局任中奇资料),杭嘉湖地区的是全国著名的黑毛金华“两头乌”猪。“二花脸”的特征头脸上皱巴巴的,体型不大,生长周期长,在120~150斤,瘦肉率高,肥肉薄,吃起来不会很油腻。白毛猪,体型较重,能长到150~250斤之间,生长速度快,吃了睡,容易长肥肉膘,肥肉很油腻,纯廋肉比较老(不松软)。
饲料。无锡“肉骨头”的清香隽永、鲜美,有“一家煮肉家百香”的名气,黑毛“二花脸”猪都是农村私人养的。昔日,农村里的妇女,小时候上学,每天放学回家,多要去作草(挑猪草),挑完规定的数量,才能做功课。猪草就是野草、野菜,如红花草、野雪里红、金花菜、荠菜、醤板草、铜钱草、乌鸦草等,老话“猪吃百样草,只要到处找。”,野草、野菜是清香、营养的绿色植物,少不了的猪饲料,它是与糠、麸、酒糟、豆饼、南瓜、山芋等拌和一起烧猪食。从前,无锡的酿酒都是农村私人酿造,称之烧糟大户。酿造剩下的酒糟,是养猪的最佳饲料。到了上世纪辛亥革命时(1911年),无锡城里才开始创设的酱园槽坊,其中经营酸醋、腐乳、甜酱、辣花者有多家,经营纯粹槽坊酿造黄酒的只有二家,而无锡农村纯粹槽坊却有9家。无锡的烧酒(白酒)酿造,只有南门乡下的粞米酒,到了1917年创设称红粮酒坊酿造烧酒后,共有作灶(酿酒设备)三四十副。无锡每年需要酿米4万石,酿造后的酒糟,完全满足无锡农村养猪的需要。无锡自民国到解放,共有油饼厂21家(俗称某某油厂),豆饼是黄豆压榨豆油的副产品,营养丰富,猪的最佳饲料,水牛耕作时吃能增強体力。60年代,在国家困难期间,豆制品厂曾用豆饼来制造豆腐,供应居民,共渡难关。由此,吃了酒糟和豆饼的黑毛“二花脸”猪,它的肉特别的香、鲜和嫩,买回来的肉,刚烧就香气袭人了。现在农村逐步城市化,没有私人养“二花脸”猪。市场供应的猪肉的都是从外地专业养猪场的“白毛”猪,饲料中没有酒糟和豆饼,好的养殖场用玉米、山芋、南瓜等作饲料,有的不法养殖场,为降低饲料成本,还用疳脚、蚕蛹、肥猪片等瘦肉精添作饲料。所以,这种猪不正宗。如果买到“蚕娥子肉”就倒了霉。
“肉骨头”的制造过程。割取鮮猪的排骨关键部位每只只能割6到8斤,去净肥肉杂碎,先人们割取排骨是精益求精的,排骨一定要经过数小时的“硝腌”。后洗净,浸入“母酱油”缸中数小时后,取出下锅。烧煮时“忌加清水”,须加“合度”的调味品,且须经相当时间的“文武火”的炙煮始成。
“合度”二字有讲究。上世纪,无锡的工商业开始起步时,处在自然环境,农副产品都是无污染,原生态。熟肉庄肉骨头烧煮的调味只是加些茴香等,又香又鲜。过去的酱油是酱园槽坊和私人作坊用黄豆天然发酵的,酱油的颜色不深,味淡。而现在的酱油中,有食品添加剂焦糖色和山梨酸钾,色泽酱红,味偏咸。在1908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田菊苗博士,发明了“鲜味剂”,不久上海也制造了,叫“佛手牌”味精,又称“味之素”。那时,熟肉庄烧肉骨头是不用味精的。味之素一般老百姓家也很少用它,要在无奈时,加点鮮头,用比“扒耳勺”大些的小勺子,加些“仙人屎”(味精,民国年间,无锡很多人对它的另外称呼),而现在烧什么菜都要多放些味精。当然,烧“酱灸排骨”更离不开它,这是二个生态环境不同的年代。
巧妙的使用稻草垫、草圈和生面条。稻草有清香气味,今江南大学的臻善楼(至善楼)的稻草肉,是一道特色菜,有清香又好吃。加工“肉骨头”时,先人们用稻草编织草垫和草圈,在锅底放了草垫,肉不会烧焦,在笼底边与锅沿边之间放置草圈,蒸笼不会烧坏,为了密封锅里蒸汽,用生面做成宽、稍厚的面条,围粘贴在蒸笼与蒸笼缝和锅的接缝上,这是烧煮肉骨头时的窍门。烧煮好后,取下的面条,香又好吃,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肉庄还有供应0.35元一斤。草圈、草垫和生面条的使用,是当时烧煮肉骨头时的实践经验。
制作无锡酱排骨的较早用具笼圈和锅垫
“肉骨头”是一种鲜货,它的缺点是不能历久,否则就要走味,这是不适宜运到远地去的,更因为旺销时间的不敷需要、又不能于事前积存。在1951年,苏南区城乡交流物产展览会期间,同业公会间几度会商,为了克服这两个困难,决定聘请技工,利用科学、研究罐装方法,由无锡市工商局及无锡市工商联合会的帮助,慎余肉庄及真正老陆稿荐二家,借得贷款一亿二千万元(今1.2万元),请光明制罐厂设计,赶制罐装产品,试验成功。由此,无锡的“肉骨头”配合了时代的进歩,改成科学的罐头食品,向改进与发展的道路上走去,证明了无锡的土产是在不断的进步中。
上世纪50年代初,无锡鲜肉业同业公会和业主,在人民政府领导和工商联的指导下,把无锡土产“肉骨头”的历史和烧煮方法,如实地整理记录了下来。
(图片来源:《无锡旧影》、张小平、网络)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