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鹌鹑蛋泡醋
实验设计者: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科学老师 金舒婷
涉及的相关知识点:
1.鹌鹑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当有气体附着在鹌鹑蛋表面之后,物体排开水体积增大,鹌鹑蛋受到的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后,蛋上浮。
3.醋酸与蛋壳中的碳酸钙反应后,在蛋壳中并不参与反应的深色物质,就会脱落下来。用科学知识,客观分析网络上的祛斑霜广告,做到真正知情的前提下消费。
4. 鹌鹑是羊膜动物。当蛋壳中的碳酸钙被彻底反应完后,剩下羊膜包裹的鹌鹑蛋,Q弹爽滑,白白胖胖。
实验设计目的:让孩子们学会用初中科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释简单家庭实验现象。达到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培养的目的。与此同时,养成辩证看待、分析问题的习惯
实验材料:鹌鹑蛋一枚、白醋一瓶、筷子一根、通明玻璃杯一只
实验步骤:
1. 将白醋倒进透明玻璃杯中(以高过鹌鹑蛋两倍以上为宜),放入鹌鹑蛋。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①:鹌鹑蛋表面开始冒气泡(一般一分钟之内就能看到)。
现象分析:鹌鹑蛋蛋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CaCO3与酸反应后产生CO2气体,我觉得选用醋酸含量较高的且较透明的醋,这样现象会更明显。(观点报告:802张智成)
现象②:鹌鹑蛋浮上来了,最终漂浮(2-3分钟内可以见到上浮)。
现象分析:鹌鹑蛋表面附着大量气泡,随着气泡数量的增加,鹌鹑蛋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加,浮力增大。(观点报告:802潘文杰)
现象③:鹌鹑蛋表面的深色物质纷纷脱落(在上浮前就已经能观察到)。
现象分析:蛋壳表面的色素不能跟醋酸反应,在CaCO3参与反应后,从蛋壳表面脱落下来。
2.搅拌
现象④:漂浮的鹌鹑蛋又沉下去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漂浮。
现象分析:搅拌后,蛋壳表面的气泡跟蛋壳分离,原来增大的浮力又恢复到了原来水平。重力大于浮力,所以就沉下来了。蛋壳表面再次产生足够多气泡后,就又能浮起来了。步骤一时,鸡蛋上浮动作比较缓慢,需要前后对比,用搅拌的方法可以验证对现象②的分析,且在搅拌后再观察到的上浮动作会更连贯。我猜这可能跟,已经有部分蛋壳参与反应,蛋本身的重力减轻有关。(观点报告:802张雨嫣)也可能是蛋表面不能参与反应的色素类物质掉下来后,碳酸钙与醋接触得面积增加了。(观点补充:802潘成诚)
3.将鹌鹑蛋在醋中浸泡一晚上(一般7-8小时左右)
现象⑤:鹌鹑蛋变得“细皮嫩肉”,吹弹可破,白白胖胖。
现象分析:鹌鹑蛋的蛋壳被完全分解,剩下里面那层白色的膜包裹着蛋清蛋黄。(观点报告:802郑豪斌)这时候的蛋,手感Q弹,那层膜是黄色的,不是白色的,我猜是因为我用的醋,是米黄色的缘故,如果我们弄点颜料到醋里,是不是就能染出五颜六色的蛋了?(观点报告:802陈和瑞)没了外套的鹌鹑蛋长胖了,因为我准备放回原来的盒子里的时候,显得有点挤了。我猜是因为他“吃醋”了。(观点报告:802庞景岚)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