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傍晚,临安昌化镇海拨600余米高的甲子山上机声隆隆,一台台山核桃脱壳机正将当地林农一天釆收的山核桃进行树下脱蒲。眼下正是临安山桃核采收时,今年,临安山核桃主产区创新加工方式,推广机器上山,就地脱蒲反蒲还林。林农的担子轻了,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山核桃蒲是树上采摘下来的山核桃果实的外层,市面上所卖的山核桃都是脱蒲加工后的成品。几十年来,昌化一带的林农都习惯将采收的山核桃连蒲一起带回家。山路崎岖且远,多则几千斤的山核桃,运输起来着实吃力。到家后,林农还要连夜脱蒲,或者运到加工场集中加工,1公斤的山核桃就能“脱”下4公斤的蒲。
“自身辛苦不说,还污染当地环境。”林农许有民说,过去,有些人把加工后的核山桃蒲和废水直接倒进河里,对水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临安政府和科研人员围绕山核桃蒲的特性,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研究出了机器上山、就地脱蒲反蒲还林的方法。“现在这样好多了,把机器抬到山上,就地脱壳,把壳当作肥料,污染少了,也减轻了运输劳力。”这一做法得到了林农们的支持。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不能因为挣加工费而牺牲环境。”昌化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说,为杜绝门前脱壳,今年在山核桃开杆前,昌化镇果断拆除了位于联盟村的大型山核桃加工场及周边加工点。该镇还张贴公告1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出动多辆宣传车在主产地宣传,鼓励农户机器上山。
此外,昌化镇农机站还适时推出了汽油和电动两款山核桃脱壳机供农户选购,每台脱壳机由政府补助750元,减轻农户泾济负担。“一台脱壳机竟比一部手机还便宜。”林农郑小红说,厂家开通了24小时热线电话,机器如遇故障,厂家随叫随到,可以及时保障农户使用。
目前,在临安清凉峰、岛石、昌化、龙岗等山核桃主产区,有三分之一的林农已经采用了这种机器上山、就地脱蒲还林的方法。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