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南瓜的菜谱名字(南瓜菜的名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28 19:01:45
导读

作者:梁汉生好雨知时节。一场春雨,山青了,树绿了,人笑了,陉山大地沸腾了,朋友圈里也炸锅了。从县城到乡下,从名胜古迹到千年古村,各种形式的影像图片,诗歌诗词接踵而来,纷纷赞颂这场润物细无声的喜雨。儿时玩伴儿长城的“一地芬芳杏李凋,如丝如线雨潇潇。小儿似觉兴难尽,手把春枝用力摇。”和小微友天庇佑人的“喜雨喜降陉山地,乐坏农家耕田人。春天播下一粒粟,但等秋收万担粮”两首诗,让我想起了刚上小学时候的语

作者:梁汉生

 好雨知时节。一场春雨,山青了,树绿了,人笑了,陉山大地沸腾了,朋友圈里也炸锅了。从县城到乡下,从名胜古迹到千年古村,各种形式的影像图片,诗歌诗词接踵而来,纷纷赞颂这场润物细无声的喜雨。儿时玩伴儿长城的“一地芬芳杏李凋,如丝如线雨潇潇。小儿似觉兴难尽,手把春枝用力摇。”和小微友天庇佑人的“喜雨喜降陉山地,乐坏农家耕田人。春天播下一粒粟,但等秋收万担粮”两首诗,让我想起了刚上小学时候的语文课本,除了开篇的认字“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外,学的第一首儿歌便是《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孩子们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一句种瓜,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就是那曾经是家乡的当家蔬菜——南瓜。

南瓜,在井陉一带叫法有两种,如家乡这样与山西省相邻的村庄叫南瓜,其他地方称之为北瓜。也有的地方是按形状和颜色划分,圆的,叫南瓜,长的叫北瓜,其实南瓜和北瓜只是各地民间的不同叫法,实质上是一样的。

资料显示,南瓜和北瓜的得名,清末民初才有定论。《清稗类钞》云,其种本出南番,故名南瓜,但在我国西北地区南瓜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别称或地方名称比较多,有的也称之为番瓜、倭瓜、北瓜、饭瓜、吊瓜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我们家乡的品种并不多,就有长条型的南瓜,白南瓜,和上架瓜。白南瓜主要是用做饺子、包子馅,那时候白面特稀有,所以白南瓜的种植面积很小,现在基本上是看不到了。八十年代以后,逐步引进了一些新的品种,在当地统称叫懒汉瓜,磨盘瓜也叫餅罐儿瓜等。

南瓜是一个投入少高回报的产品。特别是对靠天吃饭的旱庄来说,它在人们的生计中的地位显得更为突出。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到了谷雨季节,人们就开始忙碌种瓜的营生了。整瓜壕是首要任务,,当地叫套瓜卜儿卜儿(穴)。“以粮为纲”的年代,必须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瓜地只好选择那些荒滩沟坡,高岗次地。整瓜壕既是一项苦力活,又是一个技术活,生产队的时候一般是派几个既能吃苦,又有经验的大爷、大伯们来完成。他们有的剃着光头,有的头上戴着变了颜色的白毛巾,脸上布满了皱纹,四五十岁就显得特别的苍老。虽然他们的身材瘦弱,略显沧桑,但神情饱满,干劲十足。下地时,在那并不宽壮的肩膀上,挑着百斤有余的肥料,一路碎步,一遛小跑,从不停下来歇脚。来到田间,根据地形选择好瓜穴的位置,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开挖出一个50公分见方的小坑或者是一个宽,深约为50公分左右的长壕,放上自制的栽瓜专用肥――堆制腐熟。家乡人叫拌瓜粪。“也就是利用人粪尿制作的堆肥,将人粪尿和草木灰,碎土和家禽家畜肥料按一定比例搅拌在一起,并用泥浆封堆,这样既可以防止水分、养分溢出,又可保持一定高温,杀死虫卵和病菌”。放足这种肥料后,用撅头再深刨,将肥料和生土搅和均匀,然后再向四周扩展,一边深刨一边捡出大一点的石块,最后平整好地面,因坑制宜地打起圆形或者长方形不一的土围,也叫土圪塄,动作是那样的娴熟。虽然那个季节气温还很低,但个个都是满头大汗,浸湿了那即将换季,拉了桃子(棉花用久了,就称作是桃子)当夹袄穿的棉衣。

南瓜的种子都是自备的,就是当年吃瓜时,选择那些口感好,籽粒饱满的瓜籽,晒干保存好,留做来年做种子用。那时候还没有塑料薄膜,也没有营养杯育苗的范例。但节令不等人,在地温还没有完全回升的情况下,只能人为催苗,以保证果实的按时成熟,也就是能结下老南瓜。该播种的时候,生产队选择几户责任心强的人家来育瓜苗。当地叫“生瓜籽”,爷爷奶奶们会用一个瓦盆,装上碾成细末的炉灰,放上瓜籽拌上水,上边盖上一块较厚的湿布,放置于炭火上或者放在锅头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三五天就会生出小白根,就可以入土栽种了。

南瓜的田间管理不太复杂,疏苗定植后,主要是追肥,压蔓,整枝。压蔓:我们那里叫压瓜。在瓜秧长出四五个叶后,根据地理环境和空间,株与株之间留下一定的距离,扒开表面干土,用湿土将主蔓压住,这样它可以生出叉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还可以防止风大翻秧和藤蔓相互缠绕打架。整枝:也叫掐枝头。那时候的南瓜一般采取单蔓整枝的方式,即只留一条主枝,其余侧枝全部去掉,避免侧枝生长造成养分消耗过大,以确保坐瓜率的大大提高。艰辛的劳动,必然回换来丰硕的成果。通过精心的管理,到了金秋时节,一个个黄澄澄、金灿灿瓜儿横七竖八的,当地方言叫啵儿啵浪的裸露出来。有的躺在地上,有的挂在堾边,有的卧在石头中间,有的藏在草丛。收获时,年轻小伙们光着膀子,挑着一担担瓜儿,奔走在那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上,哼着“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 ,藤儿牵着瓜,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这首“社员都是向阳花”的小曲。忘记了贫困,忘记了饥饿,忘记了苦累。小孩子们也用挎搂背上一个小一点的跟在后边,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和欢乐。

除了生产队种植外,家家户户会利用房前屋后、院里院外,空闲地、闲散地以及自留地和空圪栏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的种上几株上架瓜或者普通南瓜。到了秋天,那才是真正的家家果飘香,户户瓜满院。收获后,父母们会在瓜堆里进行挑选分类。将熟透了的老瓜下边大的、上边小的依次的整齐的码在一起。一排排的放在月台上或者向阳的房墙跟,留着冬天和第二年春季用。上冻的时候,要搬在屋里放在热炕上或者窑洞里。把那些没熟透的,长的顺溜的,看上去好吃的堆在一块当做现用。最后剩下的那些长的半老不嫩,猴头马脑的擦成瓜片儿、切成瓜条儿、拉成瓜丝儿。说起擦瓜条很有意思,南瓜洗干净后,把屁股和肚子用菜刀一分为二,把瓜籽和瓜瓤掏出来,然后把南瓜竖起来,刀口处平放在擦板上,对准擦片,转动南瓜,一条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像弹簧一样瓜条就成型了。随后把它挂在晾衣服的铁丝上、院子里的树枝上或者木棍搭的支架上,晾晒到半干不湿的时候,打成小捆,和瓜片、瓜丝一起装在荆条编制的篓篓、筐筐里或者直接挂在通风不潮湿的墙壁上、房梁上等着来年食用。有的保存好的,一放就是好几年,但等青黄不接和遇到灾害的年景救急。

在计划经济时代,家乡这样的旱庄,蔬菜的品种是有限的。南瓜是唯一一个一年四季都可食用的蔬菜。“夏吃嫩,秋吃青,老瓜、瓜片度冬春”。南瓜不仅可以调节人们饭菜的花样,也是粮食紧缺时期能填饱肚子的主要食物。也就是说它不单单是一种蔬菜,而是一种既当菜又代粮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在我们大山里特别的有人缘,受到父老乡亲的特殊青睐。所以,人们经过漫长岁月的实践和探索,对南瓜的吃法做法有着深刻的研究和总结,也可以说,在里边蕴藏着深厚的南瓜饮食文化。

南瓜可以煮,可以炒,可以蒸,可以炖。那时候人们的饭碗里基本上每天都要跟南瓜打交道。南瓜饭,南瓜片饭一直是农民的家常饭。有的地方叫咸饭。早饭、晚饭在锅里多放些南瓜块,搭配点蔓菁、菜根,再加点小米,有条件的拌上个玉米面疙瘩或者带上点杂面抿须。干稠稠捞上一碗,又当干粮又当汤。在没有鲜瓜的时候就用瓜片代替,做出的饭来特别香甜。瓜丝和上玉米面或者糠面可以蒸窝窝,烙饼子,摊鲜食,调挠挠。老瓜嫩瓜都可以调馅做饺子 包包子,蒸玉米面、米面团子。嫩瓜可以炒瓜丝,也可以炒瓜片,还可以做一锅熟,也叫大锅菜。就是把瓜切成片或者小块炒起来加上水炖熟,然后放上玉米面或者山药面棋子疙瘩或小抉片,柳叶面 ,香鲜味十足。老人牙口不好和有病的时候,婴幼儿断奶后和母乳不足的时候,“大瓜”和山药就是主要营养补充食品。那时候只知道南瓜味道甘甜,幼儿喜欢食用,也不用添加任何东西,不了解还有一定的食疗价值。“大瓜”就是挑选比较好吃的老南瓜切成大块。在蒸干粮焖山药或做咸饭的时候放上几块,熟了以后又软又甜,老人想吃,孩子想用。特别是没有母乳婴儿,那时候既没钱也没奶粉,很多孩子,包括我的俩个小妹妹就是靠吃大瓜和吃山药喝稀米粥长大的。所以,南瓜也是一种度荒,度灾的好食物,又是一种救命救急的好食品。

除此之外,南瓜浑身是宝,整枝打下来的枝头可以当绿叶蔬菜煮着吃,炒着吃,还可以凉拌着吃。嫩瓜瓤在沙瓢里炖一下,放上芝麻盐,那是儿童的专利。是孩子们吃了还想吃的美食。老瓜瓤是喂猪喂鸡的好饲料。瓜籽除了留足种子外积攒起来,过年过节的时候炒一下,就是招待客人的桌上佳品和孩子们期盼的为数不多的零食。还有那诓花,就是只开花不结瓜的花。是蝈蝈(当地叫蚰子)最喜欢吃的食物,到了夏天,儿伴们结伴到山上逮回蝈蝈,装在由高粱疙瘩(高粱抽穗部分秸秆)编制的笼子里(也叫篓篓)经常去南瓜地里或南瓜架上采点诓花来喂食。还有那下了架瓜蔓的和瓜叶子也是家禽家畜的好饲料。同时还是老爷爷,大伯伯们旱烟沫里的添加物。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那个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味道香。”相信这段熟悉的旋律时常会在我们的脑海里萦绕。红米饭南瓜汤,它与红军的成长壮大密切相连,息息相关。当年正是井冈山人民从自己口中挤出的一粒粒、一捧捧红米南瓜,支持红军坚强挺立,才有了“红米饭,南瓜汤”那首脍炙人口的不朽歌谣。正是凭借这种由“红米饭、南瓜汤”酿造的井冈山精神,中国革命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的家乡也一样,虽然南瓜仅仅是个草本植物,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可是它生长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以顽强的毅力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年接一年的繁衍复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使人们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灾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荒年。同时,在一个又一个婴幼儿成长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农民逐步走上了温饱富裕之路,农村人的菜篮子也丰富了许多,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土味十足的南瓜已不再是农村餐桌上一日三餐的必需品,倒是登上了城市里的大雅之堂。我的家乡,现在种瓜的少了,常年吃瓜的人更少了。但是,那老一辈人驼背弯腰刨瓜壕的身影,那小伙们挑着南瓜哼着小曲欢庆丰收的幸福笑容,还有儿伴们手举大瓜奔跑在大街上,那天真的满足感和自豪感的表情,始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就算不经常翻起,在你生命也会有它的位置。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南瓜,也时不时地唤醒我们儿时的记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家乡的味道,也永远回味着家乡南瓜饭的甜蜜。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南瓜的菜谱名字(南瓜菜的名字)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9035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