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宋代蹴鞠运动的特点(蹴鞠宋代小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27 11:12:36
导读

引言网上流传着一个调侃中国男足的段子:齐达内退役了,法国六年没缓过劲来,普斯卡什退役了,匈牙利六十年没缓过劲来,高逑退役了,中国一千年没缓过劲来。为了能让中国男足进世界杯,球迷可没少操心,急的都想把高俅拽过来给中国队踢球了,话说回来,虽说中国队缺少球星,但是球员的球技普遍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在一千年前的宋朝,情况刚好相反,无论是专业的球员还是普通的&34;,踢球水平要比现在高出一大截,这到底

引言

网上流传着一个调侃中国男足的段子:齐达内退役了,法国六年没缓过劲来,普斯卡什退役了,匈牙利六十年没缓过劲来,高逑退役了,中国一千年没缓过劲来。为了能让中国男足进世界杯,球迷可没少操心,急的都想把高俅拽过来给中国队踢球了,话说回来,虽说中国队缺少球星,但是球员的球技普遍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在一千年前的宋朝,情况刚好相反,无论是专业的球员还是普通的&34;,踢球水平要比现在高出一大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高逑退役了,中国一千年没缓过劲来

一、越来越像现代足球的&34;

宋代的踢球运动有一个名称,那就是蹴鞠,蹴就是用脚踢的意思,踢的东西叫做&34;,鞠在中国的历史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那时的鞠和现代足球差别很大,《汉书》说:&34;,说白了,鞠就是实心皮球,由两片皮子包成,皮球里面用动物皮毛填充,这样能保持一定的强度,缺点是不够轻便,踢起来比较费脚费鞋,踢时间长了估计脚趾头都肿了

汉朝足球训练

到了唐代,鞠的制作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一首唐诗是这么说的

&34;

这就体现出了&34;的两大特点,一是皮子数量增加,随着缝制工艺的提高,唐代的鞠不再是两片皮了,而是八片皮,皮子数量的提高,使得鞠的形状变得更圆、更接近球形,二是唐代的鞠不再是实心皮球,而是空心皮球,从唐代对鞠字的释义&34;可以看得出来,此时的鞠不但空心,而且里面有充气内胆,需要人用嘴吹气,踢过球的朋友们应该有体会,踢空心球不像踢实心球,踢起来不好控制方向,脚法稍微不对,出球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这样的话就需要踢球的人有一定的脚法了,要不连球都踢不准,上场比赛绝对是必输无疑

八片鞠

到了宋朝,鞠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准,宋朝有一本书名为《蹴鞠图谱》,是我国古代的蹴鞠专著,里面详细记载了鞠的形状和制作方法,在球形和制作工艺上,宋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外形上,宋代的鞠和现代足球越来越像,鞠的皮子数量一般是12-16片,比唐代更多,制作出来的球也更圆,现代足球最早有24块皮子,后来逐渐发展成现在的32块,当然有时也有例外,例如2006年世界杯的用球,&34;就有14块球皮,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用球&34;外表只有8块球皮,但是在古代,皮子数量越多,球越圆的规律是肯定的,宋代的鞠在形状上已经很接近现代足球了,另外鞠的重量大约为468~498 g,这和现代足球的396~ 453g基本相差无几

团队之星

普天同庆

在制作工艺上,宋代的鞠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鞠的内胆是用动物膀胱制成,然后再往里面充气,宋人不再像唐人那样用嘴吹气,而是发明了专门的鼓风机向内胆打气,这个过程被称为&34;, 《蹴鞠图谱》记载:

打揎者,添气也,事须易而实难。不可太坚,坚则健色浮急,蹴之损力。不可太宽,宽则健色虚泛,蹴之不起。须用九分着气,乃为适中

这说明在宋代,人们对球的承压能力都有了很深入的研究,这样的做法和现代足球如出一辙,同理,更圆、更轻便的鞠也对蹴鞠者的脚法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难度不低的蹴鞠玩法

宋代蹴鞠主要有两种玩法,一为白打,二为筑球,难度并不比现代足球低

先说白打,这种玩法更像是球员的个人能力展示,好比现代足球俱乐部引进新球员,球员都要在球场上表演颠球一样,白打对球员的控球能力有很大要求,场地大小不定,人少则小,人多则大,参与白打的人数由一人到十人不等,一个人的话可以在球场里随便耍,想怎么颠就怎么颠,人数多的话就围成一个圈,中间站一个人,外面的人依次将球踢给中间的人,有时规则会要求外面的人不按顺序踢球,而是按照隔一个或数个人的顺序踢,这就是对中间那个人球技的考验,不能踢的太歪,否则外面的人接不到球就算输,白打还以踢出的花样动作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作为评价的标准,大家也可以把白打看成现代足球抢圈训练的改良版

白打类似于抢圈训练

白打的踢法很多,除了手以外,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触球,肩、背、腿、膝等部位都可以用来控球,只要球不落地即可,在这一点上,蹴鞠倒是与现代足球很像

再说筑球,这种玩法就有现代足球的对抗性质了,和现在球场有两个球门不同,筑球球场上只有一个球门,球门名为&34;,由竹竿支撑,高三丈、宽一尺,双方队员分立球门两侧,每一支球队上场12人或16人,球员各有分工,一支球队有这么几个位置:球头、跷球手、正挟、副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球头开球以后,球员按照上面的位置顺序依次踢球,最后散立再把球传到球头那里,由球头完成最后一击,进球多的一方获胜,一方进攻时,另一方可上前进行抢球,进攻方要保护好自己的传球路线,否则球权就要易手,如果球头没能进球,在球落地之前还可以上抢继续完成进攻

筑球的比赛形式和现代足球相比,除了球门的位置不同,主要的规则基本相同,但是想要赢得比赛的难度可比现代足球大多了,要把球踢进差不多三层楼高、0.33m大的球洞里去,球头的球技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说是输赢系于一身

蹴鞠

三、专业的蹴鞠行业造就了很多蹴鞠高手

宋代的蹴鞠运动十分受欢迎,在上层社会,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文人士子,都对蹴鞠情有独钟,蹴鞠甚至还出现在了国家外交场合,宋史中就记载了不少使臣或外藩觐见时,宋代宫廷举办蹴鞠活动的例子,当年的蹴鞠就像今天中国的乒乓球一样,是名副其实的国球

宋徽宗蹴鞠(剧照)

蹴鞠在军队中也是一项流行的运动,通过蹴鞠,,不但可以锻炼士兵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丰富一下枯燥的军营生活,在娱乐中增加团队的协作力和凝聚力,缓解士兵的身心疲劳

在民间,蹴鞠就更受欢迎了,好像现在的足球王国巴西一样,无论是在闹市区还是郊外,总能看到有人在踢球,由于喜欢蹴鞠的人数众多,所以在宋代,民间自发诞生了很多专门从事蹴鞠的社团,好比现在的足球俱乐部,分散在全国各地,其中最著名的社团叫做&34;

齐云社又名&34;,是宋朝规模最大的蹴鞠社团,齐云社有着自己的社规,包括十礼、十不赛、十不踢、十不许、十禁戒、十紧要等规定,队员们要严格遵守,并按照相关的标准踢球,能够进入齐云社的队员球技水平很高,在社会上也很受尊崇,他们经常会被皇帝或大臣邀请,进行蹴鞠表演或比赛,从而获得丰厚的酬金,随着齐云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到了南宋时期,齐云社就肩负起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要领、竞赛规程和组织比赛等职责,这也说明了宋代的蹴鞠运动已经发展到相当专业的程度

齐云社社员在踢球

说了半天,宋代蹴鞠球员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呢,见于史书记载的蹴鞠高手有丁谓、高俅、李邦彦、柳三复等人,高俅因蹴鞠技艺高超而飞黄腾达的故事就不用说了,真宗朝宰相丁谓有一首诗:&34;就是在吹他自己踢球有多厉害,后来有一个名叫柳三复的进士,想要拜见权倾朝野的丁谓,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他就在丁谓经常踢球的后花园外等候,等到丁谓所踢的球飞出,柳三复立即用脚将球挟住,他拜见丁谓时,将球抛于空中,一面揖拜,一面用头、肩、背颠球,球一直未落地,高超的球技让丁谓这个&34;赞叹不已,柳三复就这样得到了宰相的欢心

除了大臣,在民间也有不少蹴鞠高手,如吴金脚、庞安等人,《梦粱录》和《武林旧事》里记录了临安比较有名气的五位蹴鞠艺人:&34;,在城市里经常能看到&34;、&34;的景象,有这样的踢球氛围,想踢不好都难啊

蹴鞠图

怎么样,看过之后大家服气了吧,可惜蹴鞠这么好的传统没有在后世发扬光大,要是现在的球员能有当年的踢球水准,中国队早就进世界杯了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宋代蹴鞠运动的特点(蹴鞠宋代小将)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8627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