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西6月30日电 据《太谷县志》记载:灌肠本名棍扎,是因为老百姓吃灌肠时习惯用竹签扎着入口而得名。香嫩爽口,久负盛名。灌肠形如碟片,色灰如瓷,晶莹剔透,软而筋韧。夏。季冷食浇蒜泥汁、香油、淡醋,具有开胃祛暑的作用。冬季食用,讲究用驴油烹炒。自古为太谷地区城乡集市庙会上的一道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深受群众喜爱。
荞麦都是从陕西产地进货
稀释的荞麦汁粘度要均匀
6月23日,记者前往太谷区南沙河村庙北街3号采访荞麦灌肠制作艺人范保青老人。范师傅1954年出生,今年68岁,1973年参军,在内蒙古炮兵部队服役7年,退伍后从事建筑行业。1982年起开始从事民间风味小吃灌肠手工制作。
一勺一勺把荞麦汁分装进每个碟子里
上笼大火蒸8分钟
据范师傅介绍,自己年龄大了,身体不是很好,重体力活儿干不动了,于是,和老伴一起制作灌肠,基本上每月用荞麦面200斤左右,每天10斤面的灌肠,可以做出38斤左右的灌肠成品。
出锅后要把碟子靠墙立起来,起到降温凝固的作用
碟子立起来后需要检查各个碟子之间必须保证留出一定的空隙
范师傅是个厚道的人,多少年来,他卖的灌肠几乎都是按斤卖,虽然自己赚得少了点,可是,老人心里特别踏实。范师傅的老伴算了一笔经济账,正常情况下,灌肠是按一元钱一对卖,因为按对卖,自己完全可以多赚几十元。以每天10斤面计算,按斤卖,收入为130元左右,如果按对卖,可以增加30-40元的收入。
经过一个小时的忙碌后,香嫩可口的太谷灌肠制作过程宣告结束
范师傅说,做买卖一定要实打实,不能欺骗顾客。自己和老伴就是赚点辛苦钱,每天下来,除去原材料和煤电费用,可以有60-70元不等的收入。每天下午4点半开始做灌肠,需要一个多小时的忙碌,制作灌肠的小屋子里热气腾腾,温度高达50度。一笼屉能够摆放72个碟子,10斤荞麦面可以装500多个碟子,老两口汗流浃背,盛灌肠的碟子堆成了一座小山丘。(图/文:孙泰雁)
编辑:郭子茹
审核:卫华锋
来源:太谷融媒体中心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