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下去,鹅肉的肥美浸入了味蕾,唇齿留香;吃的是鹅,品的却是几十年中的百种滋味。夹信子大鹅,家乡这道餐桌上当之无愧的硬菜,不仅双鸭山人喜欢,不少外地食客也慕名而来,一些旅游团也时常光顾。夹信子大鹅,让五湖四海的人们围坐在一起,谈笑中,一道柴火炖大鹅温暖了饥饿的胃,抚慰了忙碌的人……
东北正宗的“三花鹅”因肉质肥美远近闻名,而我市却有一个村因“鹅”火到了全国——集贤县福利镇夹信子村的大鹅馆。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夹信子村村民房艳,听她讲述夹信人的“鹅经”。
房艳,今年69岁,是集贤县福利镇夹信子村焱阳大鹅馆的老板。顾客们亲切的称她为房大姐。
房大姐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会养鹅,会做菜。不仅在当地小有名气,而且受到不少粉丝的认可与追捧。在百度、高德、快手、抖音等平台输入“集贤县夹信子”,会马上弹出“夹信子大鹅馆”等各类路况、美食、短视频,其中,焱阳大鹅馆的点击率高达万余条。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养过鹅和开过餐馆致富的房大姐当初可是吃了不少辛苦,经历不少的磨难。
“过去孵鹅雏都在被子里利用火炕的温度来孵化,几个小时要翻一下鹅蛋,村里有养鹅的都是整晚睡不好觉。”房大姐说,养鹅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只大鹅不比大牲畜吃的少,平常还需要人放养,成活率也决定着一年的盈余,好年头小赚,不好时候也会亏本,全凭养鹅人的精打细算和精心饲养。
2010年,房大姐在养鹅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一种叫雁鹅的外来品种冲击着大鹅市场,雁鹅比鹅小比鸭大,速成期60天左右,她养殖的三花鹅吃是的粮食,肉质细腻绵实,生长期150天,是制作铁锅炖大鹅的上等食材。
要走出困境,就要在品质上下功夫。细心的房大姐发现速成的雁鹅烹饪后口感发柴且腥,而她养的三花鹅炖制后肉质肥嫩,没有土腥味,口感好。房大姐便萌生了开餐馆的想法,于是将夹信子村里70年代盖的老宅简单收拾了一下,摆上旧家俱,烧上热炕,放上几张桌椅,没有挂牌匾,就做起大鹅馆的生意。
院子养大鹅,现杀、现吃,可信度高,真材实料,货真价实,加之房大姐的一手好厨艺,推出的招牌菜“一鹅三吃”、二十余种农家菜品,特别受食客的喜爱,顾客一波接一波。
房大姐家的“一鹅三吃”分别是干煸鹅肉、大鹅炖土豆和大鹅炖酸菜,主要是干煸和炖制的家常做法。干煸的食材来自鹅的胸口肉,这里的肉厚口感好;大鹅炖土豆是以爪子大腿活肉为主,肉味醇厚;大鹅炖酸菜是以鹅头和肋条肉为主,主要是借助鹅肉的油脂,让酸菜吃起来口感脆嫩香醇。
“紧密的肌肉纹理决定了鹅不易软烂的特性,剁成块更便于炖制入味。”在房大姐的店里,她手起刀落,皮白肉嫩的白条大鹅被分成小块。铁锅里热油被柴火烧得冒出青烟,高温激发葱姜蒜大料的香气,大火爆炒,小火慢炖。一个多小时的细熬慢炖,鹅肉的鲜美已经渗入浓浓的汤汁。出锅洒上的青翠小葱既增加了清香的味道,又为菜品增色添彩。从烈火高温中重生的鹅肉,也再次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开餐馆的头一年,家里养了四百只大鹅,一个月就用完了。”房大姐笑着说,忙乎半年养大鹅,没想到到了餐桌上这么受欢迎。
第二年,有了头一年的经验,房大姐开始提早准备,家里的鹅舍已经远远不够大鹅馆的需求,而且养鹅需要放养,工业性质的养殖方式与家庭笨养出来的肉质区别很大。她看好了几家口碑好的农户,与他们签定合约:一是养殖的鹅雏必需要用纯正的“三花鹅”;二是保证养殖期内喂食的是粮食;三是养殖期达到150天以上,毛鹅重在10斤以上。定制价格也高于同类市场的20%,确保大鹅馆供应链的纯正和稳定性。“每年营业4个月,每年鹅馆需求量1500只,每只白条鹅重量要达到8斤以上,应季时,鹅馆需要提前3天预定才能吃上。”房大姐自豪地说。
“来大姐家吃饭,感觉就像回到了家,老屋、热炕,菜和妈妈做的味道一样”。一位常来的食客告诉记者,每年入冬他都要带着朋友和家人来夹信子吃大鹅,这也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
一只鹅,一道菜,一个品牌。三十几年里,夹信子村民从养鹅到开餐馆,由一家变为十几家,变的是思路,不变的是坚持和信念,用辛勤和汗水抒写着美丽乡村的画卷。
记者 孙琳
编辑 关英
审核 张敏
监制 王春颖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