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数千年前,先民们认为观测日影可求方位,知时节。西周初年,周公曾“土圭测景以求地中”,以此为新都选址。在此过程中,周公利用土圭这一测算日益长短的古老工具,观测不同时节的日益变化,并将一年之中日影最长的一天确定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时,白昼变长,阳气回升,象征新循环的开始,故冬至日自古便被视为大吉之,也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此后,周朝历法便将日影最长的冬至定为岁首,也就是新一年的开始。
古人云,冬至节,春之先声也。作为阴阳交替的节点,冬至被认为是时气变化的重要坐标。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此时阴气盛极转衰,阳气开始萌生,阴阳之气开始了新的轮回。此时节,雪满长空,朔风簇拥着年华,走进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亦走向新的起点,铺陈开一幅崭新的轴卷。
作为24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节气之一,冬至向来被人们视为重要的岁时节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从皇家的祭天、祭祖,到民间的团圆、拜岁、贺冬,丰盛的食物伴随着特别的礼仪,使得冬至节成为一年中为数不多的大节。自汉代时,冬至正式成为民俗节日,时称冬节。每逢冬至,人们便会举行隆重的贺冬仪式,以示庆贺。魏晋南北朝时期,冬至被称为亚岁,当日亲朋互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仪表祝福。唐宋,冬至发展为祭祖的节日,每逢冬至节来临之际,人们都要更衣新衣,备办饮食,祭祀先祖,一如年节。到了明清时期,皇帝要在冬至当日举行祭天大典。作为重要的民间节日,冬至节还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表达着人们对团圆幸福的美好期盼。
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的说法,天文学上也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后,北方地区就进入了真正的数九寒天,民间广泛流传的数九也就此开始。人们口口相传的九九歌,生动形象的记录了冬至到次年春分的物候变化。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