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绛太帮:对甘肃本土文化的影响
山西晋中地区历史上以物阜天成、人杰地灵而著称,在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
晋商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让人值得敬佩的群体。在没有汽车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年代,他们迈动着双脚,丈量着从山西到西北的广袤大地。并且最终在人地生疏的西北落地生根,把生意慢慢地做大。
解放前,甘肃各个州县基本上都修建有山西会馆。张掖有雍正二年修的山西会馆,兰州市内有山陕、山西、三晋三个会馆。出兰州市区经永登,翻乌鞘岭到敦煌的千里丝绸古道上,山西人的会馆一座接连着一座。
据山西的有关史料显示,在清末从山西到新疆乌鲁木齐的数千里的路途上,山西商人的会馆如珍珠项链一般,商旅们凭借会馆,住宿会馆,就能安全抵达了。山西会馆作为一种商业组织给甘肃商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山西商人与丝绸之路的密切关系,更是毋庸置疑。他们也在西北各地留下大量山西方言、习俗、饮食。
山西人在兰州经商的主要分为上府帮、南路帮、绛太帮三大帮。其中,上府帮主要指榆次、太谷、平遥、介休等县;南路帮主要指临津、稷山、猗氏、万泉等县;绛太帮则是指绛州(今运城地区新绛县),太是指今临汾地区襄汾县(原名太平县,民国初年所改,后与襄陵县合并为襄汾县)。在晋商的三大帮中以绛太帮为最。
山西晋商在经商的同时对当时兰州地域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兰州人仍喜欢吃山西羊杂碎泡馍。许多老兰州依然记得解放前蒲剧演出时红火热闹的情景。
1.羊杂碎泡馍的故事
山西风味的羊杂碎(山西人称“羊杂烂”)泡馍,是兰州的一种著名风味食品。解放前,南关(现南关什字以西)有三家专卖羊杂碎泡馍的小馆,关家、张家等,其中尤其以,张家天恩师傅羊杂碎泡馍最有名气。这三家皆为晋南绛(州)太(平)人。
自清季至解放前,绛太二县在兰州经商的人很多。因此,也将山西的一些风味食品引到兰州。独具特色的山西风味羊杂碎泡馍即为其中一种,解放前在兰州已有数十年历史,成了一种享有盛誉的山西风味食品。
据一位老人回忆说,张天恩的羊杂碎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方法独特、杂碎酢料爽口,汤洁白若乳,鲜香宜人,毫无异味,配以葱花饼或月牙烧饼(山西人叫狗舌头),葱花饼香软酥脆,与杂碎汤的滋味相得益彰,脍炙人口。
“张天恩师傅做羊杂碎时注重选料,主要是选取兰州大尾新鲜、肥硕、无疫病的头蹄下水为原料。兰州大尾羊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它以体大、尾大、肉多、脂多、肉质鲜美而名传天下,并多以站养为特点,这种羊的头蹄下水自然也就好。洗羊下水时天恩师傅从不放盐、碱、醋等物,肠子是先有清水浸泡的,用漏斗灌洗内壁,并用水烫刀刮去净肚膜污物的羊肚,反复揉搓漂洗。然后是煮熟、切片,每一步都是细致,讲究。至于羊血汤,虽然只是放盐、白胡椒面、味精而已,味道也是极其令人难忘的。桌上的调料都是经过天恩师傅精挑细选的,加上酥而香脆的月牙饼、葱花饼,再来一撮龙口细粉丝,顾客们个个都是赞不绝口。”(见相关资料记载)
张家杂碎棚自1938年开业,下午五点营业到午夜打烊,无一日停息,至到1956年公私合营结束。虽然此独具风味食品未能继承发展下来,但是兰州对羊杂碎泡馍的热爱一点不减。
至今,当地人一大清早就会在餐店门口支起大铝锅,会把牛羊的脊骨,肺叶等杂碎一股脑放在锅里熬制,老卤和香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惹得整条街面满是诱人的肉香味。
2.晋中蒲剧火金城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晋西南的古蒲州(今永济县),蒲剧是由元朝杂剧演变到梆子乱弹,进而形成后来的词曲,是晋南地区人民的传统剧种。蒲剧剧目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表演技巧独特,为许多兄弟剧各所学习吸收。浦剧老前辈在很早以前曾提出其宗旨是:“遵优孟而演古,法叔敖而讽今“。因而它的许多传统剧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流行于陕西、河北、内蒙、甘肃、青海等地区。
那么,蒲剧是怎么流传到兰州的呢?一些知情的老人,也是蒲剧爱好者道出了它的来历。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陕西韩城蒲剧爱好者曹德胜等人组成了一个“晋华社”蒲剧班子,长途跋涉来到兰州。兰州历史上就是山、陕商贾云集之地。此前曾有蒲剧艺人以商兼艺,零零星星来兰州,利用隍庙等地庙会演过“折戏”,给兰州人们留下了很好印象。“晋华社”是一个完整的剧班,在隍庙露天剧场表演整本大戏,特别受到观众欢迎。表演中文有文的雅艺,武有武的火暴,他们表演的“翎子功”、“稍子功”、“口条功”、“翅子功”,使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在三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中期,由于抗战暴发,晋南沦陷,许多蒲剧老艺人纷纷流亡西北,登台献艺。兰州山、陕人更多,蒲剧班子一直保存了下来。
抗战胜利后,在兰州的蒲剧名演员,先后返回离别多年的故乡,兰州班子虽在,但人员大减,名角更少,大戏不能演,小戏无人看。加之,甘肃连年灾荒,货币贬值,市民困苦不堪,观众越来越少,部分演员因无法维持生活,还在业余兼作小商,后来终于被迫散伙。
解放后,蒲剧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获得了新生,许多老艺人竟相献艺,传教徒弟,青年演员迅速成长,新秀辈出,临汾、运城等地区,差不多县县有蒲剧团,从而使蒲剧得到了发展。六十年代,在中央的关怀下,蒲剧拍成了戏剧片《窦娥冤》。蒲剧团多次进京演出,受到周总理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时,临汾蒲剧团也没有忘记兰州的观众。解放后,他们曾多次来兰州等地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兰州人民对蒲剧的喜欢一直延续到至今,许多人现在仍知道并喜爱着蒲剧名角阎逢春等人。
3.乐善好施 声名远播
会馆是晋商的根据地。不仅起着沟通商情、联络乡谊、互相帮助的作用,而且也是晋商捐助地方公益的场所。晋商曾在兰州修建过山陕、三晋两处会馆。目前,在天水、张掖两地还保存有山西会馆的遗址。较为著名的就是兰州的三晋会馆。
提到兰州的三晋会馆,就不得不说一下光绪三十一年灵石何福堃,当初就是他倡导建设三晋会馆的。何福堃,字受轩,灵石人。光绪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曾任甘肃布政使,有《午阴清舍诗草》。
如今靖远县城东北85公里左右的石门乡小口村附近的黄河渡口边还保存一块石碑。这块石碑就是《山陕修路碑》,它既是丝绸之路兴旺发达的见证,也是晋商乐善好施的证明。《山陕修路碑》立于清乾隆年间,这块碑记载了往来商旅捐钱补渡口及道路的情况。由于一位大商人胡正宽带头募修哈思堡至索桥渡的道路,共募集了白银340多两。碑上记载了山、陕两省七府、三洲、三十个县的名称,由此可见当时丝绸之路上晋陕商人往来云集的情况。
山西人修建会馆都供奉关羽,他们的经商中也时刻记着扶危济困,秉承以义取财。由是,各地晋商都乐善好施,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一方面拉近了同地方居民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树立了晋商在各地民众中形象,可谓是一举数得。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