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过后,气温越来越冷,新一波冷空气即将到货,天气越冷,越想吃点让自己浑身热乎的美味,不如约上三五好友,来一桌“八大碗”。
冒着热气的蒸碗吃到嘴里让人幸福感满满从里到外都温暖!
说起八大碗,不仅我省,其他省份也有,对于北方人来说,正定八大碗自然是大名鼎鼎,你真的了解正定八大碗吗?
正定八大碗的由来:
据传,常山赵子龙打了胜仗时,常用四大碗肉菜和一些素菜犒劳将士。跟随赵子龙的厨师与一些将士,年老退役返乡后将赵子龙犒劳将士、宴请好友菜肴的做法带回老家正定,并且不断改进。
八大碗为什么叫八大碗?
唐宋时期,道家文化备受推崇和尊敬,在传统道家文化中,“八”这个数字更多的时候代表的是方位,即东南西北这四个面,再加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隅,刚好八个方位,成语四面八方就来源于此。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吃饭是民生中最大的事,故也最讲礼节,讲规矩。古时吃饭的桌子是方桌,体现的是做人要方方正正,光明磊落,方桌也叫八仙桌,一桌坐八个人,必上八道菜,暗含迎接八方来宾的意思。在“八仙”“五行八卦”的道家文化的影响下,于唐朝定型为八大碗。
清朝康乾盛世期间,正值鼎盛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饮食市场空前繁荣,集宫廷菜肴之特色与地方风味之精华产生了满汉全席,并称雄饮食业。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八大碗为满汉全席之一下八珍,八大碗因此成为中国传统美食之集大成者。康熙八年,康熙到正定隆兴寺上香,梁清标以正定八大碗来招待皇帝和随行大臣。
正定八大碗的菜品:
正定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荤、四素。四荤以猪肉为主,四碗肉分别精选前膀肉、中肋肉、后臀肉、肘子肉,这四碗肉用的肉料不同,每一碗肉都有名字,分别为扣肘、酥肉、扣肉、方肉(有的四荤中用丸子等)。四素一般选料为萝卜、海带、粉条、豆腐为主。
正定八大碗的制作技艺:
八大碗不仅选料精良,做工更是讲究。先将选好的猪肉放在大锅中煮熟,煮熟后要趁热在肉皮上抹上一层蜂蜜,然后放进油锅中炸,直到肉皮成为黄红色出锅。等肉冷却后,再按照四荤碗的要求切块装碗。八大碗对刀工要求较高,切肉讲究方块则四面见线,方方正正;切片则长短协调,薄厚一致。切素讲究识菜下刀,错落有致,宽窄有矩。
将肉碗装好后,上笼屉蒸。第一次蒸需要武火(大火)蒸两个小时,这次蒸不放任何佐料。大火蒸了两个小时后,肉中的油大部分被蒸出来,将这些油倒出来,接着再蒸。第二次蒸要用文火(小火),还是不放任何佐料,这次需要蒸一个小时,到时间后再将蒸出的油倒掉。
蒸碗蒸了两次并不算完,在吃之前将多种佐料熬成的汤加入每一个碗中,然后再上笼屉蒸一至两个小时,这样才能使肉碗具有特有的味道。
四素的主料是豆腐、海带、粉条、萝卜。豆腐要先切成不薄于1厘米的较大的三角片,下温油锅炸到外黄里嫩(把炸好的豆腐三角片侧面切开口放入肉馅也行),然后装碗,加作料汤汁上锅蒸后就可以享用了。其余素碗菜可以提前加作料用大锅炖好,再盛碗上桌;也可以先清炖再盛碗、加作料汤汁上锅蒸后上桌。
正定八大碗的色泽与口感:
正定八大碗的特点是荤菜不油腥,素菜不寡淡,与馒头、米饭相搭配,吃起来满口留香,咽下去回味无穷。
热气腾腾的八大碗还未端上餐桌,香味已经飘入人的鼻孔。八大碗上桌之后,最令人嘴馋的要数那四碗肉,碗中的方块肉肉皮为金黄色或红褐色,皮下肥肉为玉白色,再下面的瘦肉为酱红色,令人食欲大增。而用中肋肉做成的酥肉,则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玉白和酱红相间,使人垂涎欲滴。碗中的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没有腥味,肥肉的柔滑入口即化,瘦肉的美味唇齿留香。
素碗中的菜,也有蒸碗的特色,原本粗硬的海带变得柔顺,原本柔顺的粉条变得滑溜,软软的豆腐变得怀揣高汤味道醇美,夹一块萝卜尝尝,清寡味全无,只剩下有滋有味了!
宋记八大碗:
在正定,可以说八大碗是当地人逢年过节必上桌的特色菜。不仅家家吃,基本上各家也都会做,可谓各有各的特点、手艺。正定八大碗的代表“宋记八大碗”制作技艺于2007年入选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记八大碗主要在选料、刀功、火候掌握以及配料的选购等。由此制作的菜肴八大碗,制作精良,选材考究,经济实惠,肥而不腻,老少皆宜,且具色、香、味、型俱佳兼具显著北方菜系特征,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吃法讲究,现已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工艺流程和技艺标准,不断被不同食用人群所接受和喜爱。同时,也被不断的发展完善。
进入饭店的八大碗与玉米面饼子、小米粥、玉米粥等粗粮相搭配,吃起来不仅可以体验古人那样大块吃肉的潇洒,享受大碗喝酒的痛快,还可以佐以粗粮,讲究营养均衡和科学饮食。
现代人吃饭,越来越注重健康,八大碗“蒸”的技艺使得油分变少,再加上荤素搭配,健康又营养,而笼屉里蒸腾出的烟雾也是人间烟火最好的注脚,赶快去正定感受八大碗的魅力吧!
#石家庄身边事##石家庄美食#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