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文化与方言一样源远流长,而又异彩纷呈。有些地方美食甚至只有用方言来讲述,才更具有“家乡的味道”。
1
客家 粄味飘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粄,读作bǎn,从米,从反,也写作“䉽”或“䬳”,三字互为异体字,可通用。因“反”为“饭”省(“饭”指“食物”),“米”指“大米制品”。“米”与“反”联合起来表示“大米制作的食品”。
“粄”是客家语和海南话(海南闽语)的特色词汇,在客家语里是各类糯米、粘米糕点的统称。
“粄”做成的传统特色小吃,在我国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台湾等省份的客家人居住地较常见。
客家人爱吃粄,爱做粄。一年四季,逢年过节,每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日子,客家人的餐桌上都不会缺少粄做的美食。
红桃粄(Fung Tau/To Ban),糯米粉加上粄红,揉成面团之后包上之前磨好的馅料,“倒模”之后蒸熟,就成为了人们喜爱的美食。
桃粄寓意吉祥,过年、嫁娶、搬迁等一般都会见到它靓丽的身影。过年过节时,还是不可缺少的拜神祭祀的供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红桃粄外,客家人还研制出了各种“粄”。
庆贺家中有新添男丁做的“新丁粄”(Sin Den Ban);
清明节必吃的“艾粄”(Ngoi/Nge Ban);
农历入伏时吃“仙人粄”(sin jan Ban);
艰苦时期用以招待贵客的“糖糕粄”(tong gou Ban);
嫁娶时男女双方家里都要蒸“人缘粄”(jan Ban)以馈赠亲友;
中秋节希望远方的游子归来团聚的“忆子粄”(zi Ban);
每逢传统节日,打醮或庙会等活动时,客家人都要做的“七层粄”(cat Ban);
作为新年礼物,客家人馈赠亲友的“发粄”(Bot Ban)也叫“碗粄”等等。
碗粄.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粄的吃法多种多样,除作为小吃,蒸熟后直接食用外,还可以酿、煎、煮等等。
盛夏时节,用黄粄煮糖,清凉解暑,或者切片香煎,滋味也美不胜收。
粄,据说是客家先民在不断地南迁过程中,借鉴北方面食的制作方法,结合南方的物产特色和饮食习惯,融合创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它们与客家人一起,历经岁月沧桑,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粄在其他地方还有另外的叫法,你知道是什么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蛋燕 美丽的误解
很多人听说过血燕、白燕、毛燕,但未必听说过蛋燕。不过,蛋燕与前面三种可不是同一种东西。
蛋燕,是福建福州地区(以闽侯、永泰、长乐、古田质量最好)的一道特有的传统小吃,属于闽菜系。它口感滑溜,弹性十足,入口难忘,以嵩口镇的最为出名。
关于它的名字的由来,还与大名鼎鼎的“铁印直行”的故事有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传明朝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曾来到福州嵩口,不巧嵩口衙门里没有一个人,皇帝命随从在衙门口击鼓,看看人都到哪去了。
结果看到一群人扛着锄头、裤腿挽着,裤腿上全是泥巴。
皇帝就问,你们是什么人,这里衙门的人都上哪儿去了?带头的一个回答说,我就是这里的官。皇帝觉得奇怪,怎么官不像官、兵不像兵,看上去跟农民似的。
一问才知道,这里很穷,周姓官员就带头下田耕作,手下的都跟去劳作,看上去跟农民似的,全身都是泥土。
时间近中午了,皇帝肚子饿了,周姓官员穷到都要自己带着属下下地干活,更没有美味佳肴进献给皇帝了,只好将厨房里仅剩的几根番薯,蒸了给皇帝吃。
皇帝边皱眉头边啃番薯的时候,紧挨衙门的邻居煮了一碗祖传蛋面送来,皇帝当即丢下番薯,大快朵颐地吃起面来,品尝之后龙颜大悦,啧啧赞叹。
一番询问之后,知道了这面名字叫做蛋面,或许是口音南北差异,皇帝将“面”听成了“燕”,连连称赞:“蛋燕,香也!”皇帝金口一开,从此蛋燕之名扬天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嵩口司这位周性官员深得民心,也令正德皇帝龙心大悦。回京后立即赐给他一枚铁印并下一道御旨,嵩口司凭此铁印,任何公文都可直达皇帝,无须州、府传递。
从此以后,“嵩口司铁印直行”的故事便一直在民间流传。
蛋燕做法简单,就是把地瓜粉和鸡蛋按比例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然后放置平底锅中,摊成薄皮状,固定成型后捞起放凉。
蛋燕做法“百搭”,可做成炒蛋燕、煮蛋燕、拌蛋燕、清汤蛋燕等等。
泱泱华夏,地大物博,蕴孕了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化和饮食风俗,而用方言表达的地方美食,虽偶尔会令异乡人迷惑不解,但这却也是地域文化的迷人之所在,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你的家乡有哪些方言与美食的有趣故事呢?欢迎一起来分享。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