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是中国传统淡水鱼中的典型代表,被誉为“鱼中之王”,在江南地区自古就是朝廷的上等贡品。鲥鱼和长江刀鱼、河豚一起被称为“长江三鲜”,享誉海内外。
在国内,在长江流域出产的鲥鱼最负盛名,历史产量也最高。除了长江以外,钱塘江和珠江也曾是野生鲥鱼的主产区,分别以富春江鲥鱼和西江鲥鱼为代表。这三大产区的鲥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是不可多得的水产珍品,备受市场好评。
鲥鱼
时至今日,三大水系中的野生鲥鱼无一幸免,全部都已不见踪迹。其中,钱塘江鲥鱼在1970年就已经难觅踪迹,长江鲥鱼在90年代销声匿迹,珠江鲥鱼在本世纪初走向绝境。鲥鱼的生存危机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人工繁殖迫在眉睫,一场与时间的拉力赛就此展开。
“殊途同归”的三江鲥鱼
鲥鱼主要分布在中国近海,从渤海到南海均有野生种群的分布,与这些海域相通的内陆河流则是鲥鱼的重要产卵场。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鲥鱼每年洄游时都会形成壮观的鱼汛,渔民们早已在鱼群繁殖的必经之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最辉煌的时候,仅仅是赣江的一个鲥鱼产卵场就有20000多条发育成熟的鲥鱼亲本,规格在2~4公斤左右,当地渔民很轻松就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渔获。
鲥鱼
长江水产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在70年代鲥鱼的捕捞产量一度高达1574吨,从1979年开始,鲥鱼的捕捞量逐渐下滑,80年代维持在12~192吨之间。从1986年开始,种群数量最多的长江鲥鱼已经无法形成鱼汛,此时的钱塘江鲥鱼已经绝迹多年,珠江的鲥鱼勉强还能维持一定产量。
正常情况下,一条雄性鲥鱼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发育成熟,雌鱼则需要4年。因此,亲鱼一旦遭到过度捕捞,种群规模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再度恢复。而无论是在长江、钱塘江还是珠江,鲥鱼的过度捕捞现象都非常普遍,很多渔民无论大鱼小鱼都一网打尽,野生资源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
长江渔民在汛期捕鱼
比如在珠江口,当地渔民历来都有专门的作业方式:用小网目编织成400~500米的“滩边罟”。在涨潮时,鲥鱼的幼鱼和其他小型鱼类均被大量活捉,更要命的是,这种作业方式每年可实施100多次,幼鱼的损失量超过13万尾,严重影响珠江鲥鱼后代群体的补充,导致资源急剧衰退。
在江西九江的湖口县,很多渔民也同样用密网捕鱼,当地在一年内捕捞的鲥鱼苗重量曾多达7.74吨;在江苏靖江的一个水产收购站,3公分左右的鲥鱼苗就曾收购了22.7吨。这些珍贵的鱼苗资源对渔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几乎都是盲目捕捞而开出的“生态罚单”。
赣江
同一时期,国内在内陆江河修建了大量的水电大坝,水质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诸多因素共同导致三大江河里的鲥鱼种群陷入了危机。
鲥鱼的人工繁殖,终究是晚了一步
拯救一个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突破人工繁殖,鲥鱼也不例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长江水产研究所就和江西、江苏等地的科研机构组建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在峡江和南昌等地开展鲥鱼的人工繁殖试验。
在1982年,研究人员在峡江江段的产卵场捕捞了一定数量的鲥鱼亲本,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成功培育出了3万多尾鲥鱼的幼鱼,这一成果当时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然而受技术经验的制约,人工培育的鲥鱼成活率并不高,放流到长江中基本是九死一生。
在1986年,长江中的野生鲥鱼陷入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资源严重衰退。次年,我国渔业部门宣布在长江流域禁捕鲥鱼,禁渔时长为3年。不幸的是,3年之后的监测结果却显示,鲥鱼资源不仅没有恢复,反而越来越少了。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水电大坝的阻隔带来了“硬伤”。在赣江上游的梯级电站建成后,每年夏季前来繁殖的鲥鱼群体都被阻挡在坝下,只能通过人为捕捉的方式辅助催产,效果远远不如自然繁殖。长此以往,鲥鱼产卵场的范围越来越小,后代自然也就越来越少。
峡江水电站
另一方面,鲥鱼的人工养殖还在紧锣密鼓地攻关当中,时间上越来越紧迫。在1990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对在池塘中驯养的珠江鲥鱼进行了人工繁殖并获得了初步成功,但同样也存在后代成活率低的问题。
试验的结果是:人工繁殖的鲥鱼不断死亡,难以取代野生的幼鱼,即便放流到赣江中也是有去无回。之后,专家小组陷入了一个用技术都无法解决的困境:用于人工繁殖的鲥鱼越来越难找,很多专业渔民连续多年都未捕捉到一条鲥鱼。最后,相关的研究不得不被迫终止。
1998年,江苏省的渔民在鱼汛期捕获到一条1.5公斤重的鲥鱼——自此以后,人们再也没有发现过鲥鱼的踪迹。现在看来,如果长江和珠江中的鲥鱼种群能再坚持5~10年,后代存活率低的问题或许就能够得到解决。只可惜,前后十多年的人工繁殖试验,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从国外“嫁接”是最后希望?
中国是鲥鱼最主要的分布地,但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近海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鲥鱼种群,其中就包括越南。如今,国内三大江河中的鲥鱼均已绝迹,那么从国外进行“嫁接”会是鲥鱼最后的希望吗?
鲥鱼的分布范围
关于在越南繁殖洄游的鲥鱼,相关记载非常少见,不过在全球鱼类数据库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安达曼海曾有人发现过繁殖的鲥鱼群体,普吉岛(泰国最大的岛屿)的渔民还曾采集到两个鲥鱼标本。经研究鉴定,这两个标本和中国的鲥鱼是同一物种。
种种迹象表明,鲥鱼在东南亚国家(泰国、越南、缅甸等)尚有一定的种群基础,但由于缺乏权威的物种鉴定,人们难以从分子生物学的水平上分辨出“真假鲥鱼”。在众多的冒牌鲥鱼中(湄公河鲥、美洲西鲱、长尾鲥、云鲥等),有专家通过鉴定后指出:云鲥有可能和中国的鲥鱼是同一物种。
上图是市面上三种不同的鲥鱼
云鲥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这一物种目前并不存在生存危机,种群数量较多。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那么将国外的云鲥“嫁接”到长江或者珠江流域或许是使中国鲥鱼“起死回生”的好方法。
但问题又来了:即便两者是同一物种,但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在外观性状、生物学习性等方面必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分化,引入到长江中是否会引发新的生态问题呢?另外,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种群,中国的鲥鱼在演化上具有其独特性,国外的鲥鱼真的能够替代这种生物特性吗?
云鲥
对于国外的鲥鱼,目前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理清具体的分类地位和生态习性,在生态安全上也应该做出严谨的评估。
国内是否还有野生的鲥鱼?“嫁接”国外的云鲥是否可靠?对此,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