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民俗风情图谱”系列一:纤手摊来玉色匀,泰山煎饼味酥香
不管走到哪里,提到山东人,自然就是山东大汉,论男则豪爽、仗义,论女则贤惠、率直,在外地人的印象中,他们都是吃着煎饼卷大葱长大的。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煎饼色如金、韧如丝、挌时候,长久如一不易变,在文化性格上的确契合山东人的特点,尤其是煎饼主产区泰安人的特点。
煎饼这种食品,现在已经不是泰安人的主食,是健康食品的代名词,是地方特产、馈赠远方亲友的礼品,其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摊煎饼、吃煎饼这种根植于血脉的民俗地域文化,却是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吃着煎饼长大的泰安人,走到哪里,也忘不了那一口煎饼的鲜香。
泰安人为什么爱吃煎饼?这要追溯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太阳崇拜,大汶口文化时期,这一地域的人们己熟练会种植稻、黍、豆、小米、小麦等农作物。他们每年于农历的六月十九日给太阳过生日,把谷物碾碎,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给大地带来丰收。这就是煎饼的最早雏形。后来,为解决行军打仗军粮携带问题,战国时期蒙骜发明了鏊子,用鏊子摊的煎饼又充饥又易保存,深受广大将士们的喜爱,有了煎饼这个秘密武器,将士们每天吃的饱饱的,所以打起仗来战无不胜,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大功。
后人为了纪念蒙骜,把制煎饼的工具称为鏊子,煎饼作为泰安人的馈赠礼品和主食,逐渐在山东地区流行开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和欢迎……如今,随着泰安人走向天南海北,泰安人餐桌上离不了的煎饼,也变成了一种特色美味小吃,走出了泰安,走向更大的市场。
过去几乎家家院里有一盘石磨,用来磨做煎饼的糊子。磨好糊子后,在院子里支起鏊子就开始摊煎饼了。母亲用耙子摊煎饼,手脚必须麻利,不仅又热又累,还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先在鏊子上放上一勺子浆儿,用丁字形煎饼耙子耙匀,再沿弧形刮薄、刮匀,待浆略变颜色,说明煎饼已熟了,这时便用铲刀迅速将煎饼的边缘戗起,然后两手分开轻握煎饼边,将煎饼从鏊子上揭下来,整齐地码放在盖帘上,这一张煎饼也就算摊好了。
泰安煎饼食用方便,可以和自己喜欢的食材任意搭配,由于它象纸一样薄,就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菜肴放在上面卷起,用手拿着吃,别具风味,近似西餐中的汉堡包。其实煎饼的吃法有很多。比较经典的吃法是煎饼卷大葱。泰安煎饼不仅仅可以单独卷大葱、大酱食用,而且还可以卷很多食品,所以在泰安流传着“一张煎饼包天下”之说。(记者: 刘建新)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