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_周增梅
筠连筠姜主要分布于四川筠连,于 2019 年 12 月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于其姜辣素含量很高,姜味浓郁,在传统中医药中广为使用。近年来筠连筠姜发展较快,四川省内均有分布。为促进筠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对筠姜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发现姜农种植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多年重茬,不合理施肥、用药,以及盲目熏地、耕地太浅等现象,造成土壤板结、病虫害频发、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特总结筠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以期提高筠姜产量和品质。
1 整地与施基肥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方便的微酸性至中性砂壤土、壤土或黏壤土。 播种前,每 667 m 2 施腐熟农家土杂肥 3 000~4 000 kg (或麸饼肥 150 kg )、过磷酸钙 50~75 kg 、硼砂 1 kg 、硫酸镁 2 kg 、硫酸锌 2 kg 作基肥,施肥后细耙翻耕,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平整起厢,厢宽 1 m ,厢高 15~20 cm 。
2 选种与消毒
选择根茎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质地坚硬、无病虫为害的姜块作种姜。 种姜用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或 80% 三氯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 2 000 倍液)加25 g/L 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 1 000 倍液浸泡 5~10 min ,洗净杂物后再捞起晾干,即可直接掰种种植,或催芽后掰种种植。
3 掰种
以每块质量 75 g 左右为标准进行掰姜种。 催芽后掰种,掰种时应对姜种进行块选和芽选,剔除断面变褐、幼芽基部发黑等不正常的姜块,每块保留 1 个壮芽,去除多余的芽,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芽生长,以确保种植后全苗和旺苗。 有条件的还可根据种块大小及幼芽生长强弱进行种块分级, 种植时根据分级情况种植,便于大田管理。
4 播种
3~5 月气温回升、土壤温度稳定在 16℃ 以上即可播种。 每 667 m 2用种 300~500 kg 。 行距 35~40 cm ,株距 25~30 cm ,每 667 m 2 按 4 500~5 500 株播种。以厢面两边开沟,两沟相距 35~40 cm ,沟深 7~8 cm 。 沟内每 667 m 2 施复合肥 10 kg ,并使肥料与沟土混合均匀。 播前 1~2 h 浇透底水,使土壤湿润,将姜块水平放入沟内,并确保幼芽方向保持一致,覆盖 5 cm 厚的湿润细土。 盖土后在厢面喷施乙草胺等除草剂,或覆盖地膜、稻草等防除杂草。
表 1 筠姜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5 肥水管理
5.1 出苗期
出苗期, 土壤过于干旱应注意浇水促进出苗,降雨过多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田间积水。
5.2 幼苗期
幼苗期追肥宜轻施,以氮为主,促进发苗,于姜苗高 30 cm 左右,并具有 1~2 个小分枝时,进行第1 次追肥,每 667 m 2 施腐熟人畜粪 500 kg+ 尿素 5 kg ,或者磷酸二铵 10 kg , 土壤湿度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75% 左右。
5.3 旺盛生长期
三杈期前后进行第 2 次追肥,每 667 m 2 施腐熟人畜粪 1 000 kg+ 尿素 7.5 kg ,或者三元复合肥( 15-15-15 ) 20 kg 。 根茎膨大期进行第 3 次追肥,此时期追肥以钾为主,每 667 m 2 施硫酸钾 15~20 kg ,或者高钾复合肥 25 kg 。 土壤湿度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80%为宜,根据土壤湿度,适时做好排灌工作。
5.4 中耕、除草与培土
生姜出苗后,结合施肥、除草,进行中耕和培土3~4 次。
5.5 遮荫
筠姜属耐荫植物, 高温强光容易使茎叶受伤,进而影响姜叶的生长,阳光猛烈时,应适当用树枝遮荫,或用遮光率为 30%~40% 的遮阳网遮荫,以利于筠姜正常生长。
6 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措施。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3 和 GB/T 8321.1 的规定。
6.2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姜瘟病、茎基腐病、白星病、枯萎病等,虫害主要有姜螟、小地老虎等,防治方法见表 1 。
7 采收与储存
霜降( 10 月 23~24 日)前后筠姜地上部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后就可收获。 挖姜时注意防止机械损伤,及时摘除吸收根、剪除地上残茎。 采收后用干净河沙进行分层贮藏保鲜。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