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一种食物的受欢迎程度?
看看它在民间俗语和文学家们笔下出现的频率有多高就知道了。
- “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 “香椿芽炒鸡蛋,肉鱼都不换”
-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 “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
- “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
香椿芽炒鸡蛋、荠菜馅儿饺子、热呛马兰头、野葱鸡蛋饼、凉拌折耳根、芦蒿炒腊肉、酸辣地耳菜、蒜蓉马齿苋、苦菜豆腐汤……
在无数文人墨客与老饕的眼中,时令野菜,是胜似鱼肉、堪比黄金、令人流连忘返的存在。
美食家苏东坡老先生更是自创“东坡羹”,将大白菜、大头菜、大萝卜、野荠菜等野菜融汇于一碗之中,据说获得了朋友们的交口称赞,在和尚、道士之间更是大受欢迎。
如果说野菜尚因其独特的“苦”味而不被所有人接受的话,野菌的大众接受度就要明显高出许多,或炒或熘或炖,均是鲜香扑鼻、滑嫩无比。
为了纪念野菌的味美,宋代诗人杨万里还写了一首让人读之便垂涎欲滴的“蘑菇诗”:
《蕈(xùn)子》
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蒪丝无点涩。
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
菘羔楮鸡避席揖,餐玉茹芝当却粒。
作羹不可疏一日,作腊仍堪贮盈笈。
仿佛人生在世不吃一回蕈子,便枉度了此生。
“食野”的代价
然而,野菜野菌虽鲜,却也不是人人可享得的美味。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的植物种类多达30,000余万种。其中野生蘑菇约有4000种,1000余种具有食用价值。
于是,对于不经常与植物打交道,但又抵制不住自己口腹之欲的人而言,误采误食野菜,几乎就成了常态。
以至于每年一进入春天,有关“误食野菜野菌中毒”的新闻便开始轮番轰炸人们的视野。
以刚过去的2020年为例:
3月4日,湖南一家三口食用“野芹菜”中毒。
4月2日,云南曲靖一村民误食野生蕨菜后中毒。
4月4日,广西横县一家6口误食断肠草,集体急性中毒。
5月12日,甘肃两位市民误食“天仙子”中毒。
5月24日,广西桂林19名村民食用自采野生菌后集体出现不适。
6月11日,云南盈江县一家4口误食野生菌中毒先后死亡。
7月12日,2名广西游客在陕西误食野菜中毒。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例数占到全国食物中毒总例数的12%,死亡人数占35%。也就是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1/3的死亡是由误食野生蘑菇导致的。
也正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少类似中毒惨剧的发生,各地政府、市场监管部门每年从四月份开始,便陆陆续续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强化野生菌、野菜等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图、文、视频并举向民众宣传介绍外观相似但食用后果迥异的植物,并轮番检查各大市场。
不过,对于真正追求那“一口鲜”而且动手能力极强的吃货朋友们而言,“可能有毒”根本无法劝退他们对美味的向往。毕竟在某种意义上,美食就是冒险,是对勇敢者的犒赏。
正如王安石所说,“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每一个美食爱好者都坚信,只要自己足够勇敢,就一定能够尝遍人间至味。
如何正确吃野菜
这是一门学问
那么,要怎样才能做到“万菌从中过,次次不翻车”呢?
老实说,很难。
因为,如果你又认真看多几个“中毒事件”的新闻报道,应该不难发现一个事实:
食用野菜、野菌“翻车”的,并不完全都是不知深浅的毛头小子,即便是对于“食野味”已有一定经验的人,也难免栽跟头:可能被极为相似的品种蒙骗,也可能在烹饪火候上“老马失蹄”。
所以,即便是有着“菌子王国”美誉的云南,在当地也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
云南人吃菌子讲究“三熟”:种类要认熟,烹饪要炒熟,去医院的路要查熟。
怎样才能万无一失地享受野菜、野菌?
这是一门科学。但有时候,它可能也是一门玄学。
不过,既然话都说到这里了,阿诚还是要给大家提几个尽可能安全的“吃货须知”:
首先,一条云南省卫生健康委每年都不厌其烦提醒当地居民的短信送给各位:
其次,尽量不在小摊小贩上购买来路不明、品种不确定的野菌、野菜,尽量不在没有可靠指导的情况下独自去山里采摘野菌野菜,不去有肉眼可见污染的地方采摘哪怕是熟悉品种的野菌野菜。
再者,食用不能百分百确认安全的野菌、野菜时,最好留有少量食材作为样本,或者拍照存档,以便在万一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告知医生中毒源。
最后,看再多不同野菜的科普,学习再多有毒无毒蘑菇的差异,预防野菌、野菜中毒的最佳方法最终还是只有一个。
那就是:不吃。
结语:
不过,或许这就是人生吧。美好的事物,总是无法轻易获得的。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