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连城五香牛肉
黄连城赵家清真五香牛肉有180多年的历史,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使用花椒、茴香、肉扣、肉桂、良姜等二十多种调料腌制加工而成,以色鲜、香烂、味醇、不含色素而驰名中原。
2
老城火烧
临颍老城传统名吃,历史悠久。做的时候,先将和好的白面擀成圆片,上方香油、盐、五香粉、葱花,从一边卷成条状后,再从一头盘成圆锥状,压扁后擀成圆片,放入锅内烙熟,烙时要翻几次。此法烙成的馍成一圈一圈的螺旋状,故也称油旋馍。此馍外焦里软,吃起来咸香可口,是一种人人喜爱的特色产品。
3
鼓楼豆腐片
临颍鼓楼豆腐片有上百年的历史,是漯河市地方名吃。其做法是将豆腐切为二三公分的薄片,用植物油炸成焦黄色,然后用肉汤加各种调料烧沸后,放入炸成的豆腐片。根据客人所需,挑上几块豆腐片,盛上油沫滚汤,并撒上香菜、葱花等,另配有烙馍、鸡蛋、鸭蛋、肉片、小酒等佐餐。由于味道鲜美,食品现成,很受民众欢迎。
4
繁城壮馍
据传,壮馍是回族同胞在从西方迁来繁城的途中,为防路途遥远天长日久,干粮变质腐败而特意制作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民同胞不断把这一技艺传承创新,发扬光大,进而制作成了如今的壮馍。壮馍做法是用20%的发面、80%的死面炕成;和面用水的热冷,按一年四季不同。其特点是:外脆里软,香酥可口,回味绵长,成为百吃不厌的面食珍品。
5
繁城油酥火烧
油酥火烧的做法:用香油和面,再加上红糖和芝麻为佐料,在炉鏊上焙半熟后,再掺鸡蛋,上炉时表面再粘一层芝麻,然后放在炉子上烘烤。它分甜、咸两种:甜的内包白糖,酥、焦、香甜;咸的,酥、焦、香、可口。吃起来层层薄如蝉翼,如果你一不小心,就会有许多的碎屑掉下来,含在嘴里酥脆味香,又会给你不同一般的享受。
6
繁城烧羊肉
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小吃,河南电视台曾专门作过报道。其特点是:价格廉价,味道鲜美,羊肉烂,量足。到繁城,不吃烧羊肉、壮馍、油酥火烧,就是一大憾事。
7
商桥锅盔
中原名吃---小商桥锅盔,相传是南宋时期小商桥南、北两寨的老百姓,为慰劳岳家军而做的一种面食。当时,群众“用干面,掺水少,和硬块,锅炕之,得食之盔”成盾牌状,既大又圆,赛比锅之魁。此“锅魁”,“飨将士,安军心”,众将士如法炮制,以此做成军粮,食之筋香可口,生面颜色,熟饼味,不干、不霉、不腐,生津味甜,耐嚼顶饥,便于携带,深受将士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商桥锅盔广为流传。当地百姓不断改进制作程序,进而形成了今天的做法:要用上好的小麦面粉,以水搅拌,和成面团,待发酵后再用擀面杖擀成大圆饼,置于平底大铁鏊中,用麦秸火慢慢烘烤,经过三翻六转,待外面微黄、里面鼓软时,方可告成。做成的锅盔整体成圆形,大如锅盖,直径两尺许,厚两寸,可切成小块,能久放,便携带,吃起来暄软好咽,有一股淡淡的、甜丝丝的麦香味儿。如果再配上一碗香辣四溢的牛羊肉杂烩汤,把锅盔撕成小块放进去泡一会儿,再伴着汤吃,香可盈双颊,味能浸六腑,可比天上美食!时间久了,小商桥的锅盔成了当地的风味特色名吃,来往客商无不叫绝。多年后,人们流传一个歇后语:“商桥的锅盔——吃也后悔,不吃也后悔” !意思是:路过商桥不吃这里的锅盔,等于没来过商桥---后悔;吃吧,别的地方的锅盔吃两页儿(一个锅盔用刀切成八等份,一份为一页儿)就吃饱了,这里的锅盔吃四页儿还吃不饱——也后悔。岂不知,这里的锅盔是发面做的,锅盔里有许多蜂窝状的空隙,体积大,重量轻,味道好,吃了还想吃。当地人们还流传着一个俗语:“烙镆省,蒸馍费,要吃锅盔卖了地”!
8
曹窑豆腐
最早始于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该村的豆腐软嫩,入口筋道,煎炒油炸后出锅品样好,做汤不沉锅底,再加上豆腐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日常喜丧宴席必不可少的食品,所以曹窑的豆腐远近闻名,畅销不衰。磨豆腐投资少,见效快,但生产流程较长。首先把豆子筛选干净,用水泡十多个小时,倒在石磨上磨成豆汁;将生豆汁用细布吊单过滤出豆渣,然后把纯豆汁放进大锅内煮沸去掉豆沫,挑豆腐皮,再把熟豆汁起到大缸内两次点卤,将豆腐搅拌均匀起到衬有白布的大筐内,包好后放上压板,压板上放上石头,压出水分,一小时后豆腐即成。以前磨一个豆腐用20斤豆子,可出豆腐40斤;现在一个豆腐用40斤豆子,出豆腐80斤。
以上所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产流程,如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仍有用老旧方式生产豆腐,虽然笨重,但所产豆腐口感仍远胜于机械化所产。
9
樱桃郭麻糖
清代以来,樱桃郭村人在冬季农闲时,生产一种麻糖,由于选料精,做工细,香甜酥脆,不黏牙,越嚼越香,老少皆宜,畅销不衰。麻糖的原料主要是大麦、小米、芝麻等。制作办法十分繁杂,首先把小米碾糁后待用,再把精选的大麦放到筛子里每天用温水冲一遍,七天后大麦生芽二公分长。芝麻用水浸一夜后,用石臼槌掉芝麻皮,用锅炒干,用风扇把芝麻皮吹掉,成白芝麻。其次再把大麦碾成糊,小米糁用开水烫,稀稠适当。然后把大麦糊兑进搅拌均匀,用锅蒸熟,放到大缸里发酵一天后,淋出粘液加白糖若干,再放到大缸里熬稠,从锅内取出冷却成块,以不粘手为止,几个人合力来拉几次,粗细长短根据用户要求,每根糖的空心自然形成,截成节后,放锅内略蒸,撒上白芝麻,晾干即成。
芝麻糖含有葡萄糖和其它醇糖,营养丰富,为滋补佳品,也可作馈赠礼品。除销售本县外,还远销许昌、漯河、信阳、郑州、西安、太原等城市。
10
项记烩面
总店位于临颍老城西街与107国道交叉口路北繁华地段,由黄连城人项成伦先生多年开发创办,店名由著名书画家陈天然题写,是漯河名吃之一。
巡看整个店面,仿古装饰,古色古香,每日宾客盈门,人来人往直至深夜,生意十分兴隆。要吃烩面,需提前买票,然后按号排队等候。项记烩面属于鸡丝麻辣风味,精选南街村优质面粉,采用纯天然香料及中药材二十余种,独家配方。烩面做法尤其独特,其操作间由透明玻璃墙面向大厅分隔开来,可以看见里面六七位伙计拉起面来又快又麻利,如玩魔术似的,每拉好一根面一甩一丈多远,准确无误地投入一口沸水翻腾的大锅内,百发百中。这边临窗台的案子上,一只只大海碗早已依次排开,一位师傅口里大声叫着号,一手捏着小勺,刷刷刷,把独家配料、味精、盐、香菜等舀起来,快速投进每一只碗内。紧接着面熟、捞出、入碗,于是一碗冒着热气的又香又麻又辣的项记烩面正式告成。
项记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面食,味道鲜美,经济实惠,深受广大群众青睐,现已在临颍车站,文化路南段及天津、漯河、许昌、鄢陵、西平、驻马店等地设有分店。不少在外的临颍人常常惦念项记烩面,像思念家乡人、熟悉故乡话一样,已将其当作了一种文化符号,以此来释解乡愁,回味逝去的难忘岁月。据说外地人路过临颍,有人专门在西街口下车,就是为了品尝一下项记烩面。
来源:临颍宣传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