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是徐霞客从小就给自己立下的人生目标。作为古代伟大的旅行家之一,在写《徐霞客游记》之前他就已经开启了游历之旅。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他无意于仕途却流连于名山大川之间。在交通如此不便利的条件下,他能走遍大半个中国,其困难可想而知。若只是游山玩水也罢,他带着考证、探求的目的前往每一个地方,最终写下了《徐霞客游记》——这是一本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著作,详细记载了中国地理,水利、地貌、人文的情况,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著作,被翻译成几十国语言,流传世界各地。
这个人 烟霞之客 当壮游四方
明神宗万历年十四年,一个叫徐宏祖的婴孩出生在江苏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这个孩子的先祖就是当年与唐伯虎一起被卷入科举舞弊案的徐经,正因为这场劫难,徐经从此对科举万念俱灰,以至于他并不要求后世子孙挣得什么功名。不屑于功名之教,不拘于圣人之言在当时也可谓是另类的家风。徐宏祖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长大,一次,徐宏祖外出游玩,途中受困,三天未回家,仆人们都急坏了。等到他归来时, 父亲并没有责骂他反而大笑道:“你这小子,太像我了。你眉宇间有烟霞之气,我看啊,你是烟霞之客,以后应当壮游四方。”
从此,徐弘祖便叫了徐霞客。
徐霞客自宁海出西门开始了壮游旅程
改名后的徐霞客一生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到他在云南不幸身患重病才终止了大半生的游历,回到了江阴老家,56岁之际逝于家中。他的一生都在为年少时“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奔忙。
这条路 踏遍华夏 笔耕不辍
徐霞客的壮游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他28岁以前,这个时期他凭借自己的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第二阶段是他28岁至48岁的时候,在这20年中,他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第三阶段为51岁至54岁时,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这段旅程 以躯命游 一诺千金
在这段旅途中值得一提的是徐霞客的母亲,老人家不仅支持他的壮游,甚至还陪儿子出游过几次。明朝天启四年,已八十高龄的徐母竟然陪徐霞客做了一次游历。本来徐霞客怕母亲年事已高,不同意母亲去游历,而徐母却说:“向固与若言,吾尚善饭。今以身先之”,他们游历了宜兴诸洞,一时成为佳话。
旅途中的危险是经常遇到的,一次在湘江船上遇到强盗,他的财物都被洗劫一空。朋友愿意出资帮他回家,并劝他“再生不如息趾”。他却坚定地回道:“不欲变余去志”。后来,他用家中的田产做抵押,借到一笔路费,再次登上征途。万里四十四年,他在游黄山时,正赶上大雪,此时已封山三月,有的地方大雪齐腰深,登山石阶上全是冰。但这并没有使他畏惧,“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他就是这样用铁尖头的拐杖凿冰,艰难登山前进。对于旅途中遇到的困难,他看得非常恬淡:“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埋吾骨也”,徐霞客进入“以躯命游”的境界。
在他的旅途中,除了惊心动魄的种种,还有一诺千金的情谊。崇祯九年,徐霞客已经五十岁了,正当他打算重新踏上旅途的时候,有一个和尚找到了他邀他一起去鸡足山。这个和尚法号静闻,特别崇敬鸡足山迦叶寺的菩萨,还曾刺破自己的手指写就血书《法华经》。纵然徐霞客已经去过鸡足山,可见静闻如此虔诚,他打算陪他再走一趟。可这次的旅程并不顺利,在经过湖广地界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强盗,静闻和尚受伤了,还没到广西就圆寂了。此时只剩下徐霞客自己一个人,身上的盘缠已所剩无几,再走下去是到不了鸡足山的。很多人都劝他回去吧,反正鸡足山去过了,静闻和尚业已圆寂,就没有去的必要了。然而他说,我要继续去鸡足山。当地人不解。徐霞客答,我答应过他,带他去鸡足山,这是我对他的承诺。
“可是,他已经去世了。”
“我会带着他的骨灰去,答应他的事,我要帮他做到。”
就这样,他一路艰难,把自己身上所有能典当的东西全部换成钱了,带着静闻的骨灰翻越广西十万大山到达四川,越过峨眉山,沿着岷江,到达甘孜松潘。渡过金沙江、渡过澜沧江、经过丽江、经过西双版纳到达鸡足山。就这样他把骨灰埋在了迦叶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鸡足山
结语:他留下的笔记有两百多万字,可惜只保留下来一小部分,后人编成《徐霞客游记》。现存《徐霞客游记》的第一篇是5月19日所作,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游记》对于地理学家是一份珍贵的地理科学报告,对普通读者而言,它更像是一本旅游指南,书中那一片片壮阔辽远的风景,一座座高峻雄伟的山峰,似乎正在催动我们渴望冒险的心,在攀登中获得乐趣,在探索中寻觅真知。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纪念邮票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旅游频道)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