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一种充满诗意的鸟儿,古人常常用它来寄托哀怨情思:“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宋词里更有词牌名《鹧鸪天》,而在中国南方,鹧鸪自古就是美味的野禽,《本草纲目》记载:“南人专以灸食充庖,云肉白内脆,味胜鸡雉”。
在汕头澄海,有一家专做鹧鸪的餐厅,我们的潮汕美食之旅便以它开场,一下飞机就打电话到店里:“老板,我们两个人来吃喔,帮忙留位!”“好,帮你们留四只鹧鸪好吗?大概几点到?我先杀起来……”
逢源鹧鸪饭,吃饭的地盘就是个大棚,白瓷砖墙砌成了隔间,电风扇吹散暑气,这环境,开了二十多年还宾客盈门,那一定是好吃的!
老板笑眯眯,坐在帐台,帮我们点菜,菜式超简单:一个打边炉,一份炒饭,都开店至今的经典。
这个吃法,据说是老板二十四年前的原创,如今已经传遍了南粤,但发家确是在这里,这让我想到了之前专门找去的潜江小李子油焖大虾和台山黄鳝饭,都是鼻祖店。
店门口的笼子里装着最重要的食材,中华鹧鸪,灰褐色羽毛带白色花斑,生来俏丽,有细小绒毛在空气中飞,师傅在隔壁杀鸟,我不忍细看。
刚刚杀好的鹧鸪,送上砧板,小弟手熟,一只亮粉色的肉身,转眼被细细切分:翅膀、腿骨和脖颈拿去炒饭,剩下的胸肋骨,扔进清汤涮。
胸脯肉和腿肉,一条条的,堆出小山丘,这就开始打边炉!
潮汕人打边炉,简单一锅清水,红枣枸杞增色,苦瓜芹菜增香,再配点儿萝卜豆腐,衬托食材天然的鲜美。
鹧鸪肉细小一条,扔进漏勺,烫20秒左右,粉红一转白就捞出,不舍得涮老的。
二两左右一只的鹧鸪,肉最好,胸肉洁白细软,宛如豆腐,腿肉是活肉,淡粉红色,更滑更香,真是比妙龄乳鸽还要嫩,软得好像快要在口中融化……释放些许山林草丛的清香。
潮汕打边炉,总配沙茶酱,风味跟福建的不同,更咸,更浓,突出肉味。
平凡的豆腐,蘸沙茶就很美味;生菜稍烫捞出,留个爽脆。
最后还能兜底捞出肋骨和脊椎,细细啃,原味的,过嘴瘾。
第二道招牌菜:鹧鸪炒饭,骨肉事先焖过,加细碎的鸡蛋、香菜和沙茶酱,跟泰国香米一起,大锅猛火炒出来,风味融合、香气诱人。
碎肉埋在米粒中提鲜,挖一勺,有肉有饭,滋味袅袅,偶尔还能挖到迷你的大腿和小小的翅膀,重拾鸟趣。
店里随餐附赠的花生和咸菜,我发明了一个神仙吃法,一粒配一粒,又咸又香,下酒绝佳。
吃得美美的,感慨古意盎然的小鸟原来是这般滋味,而在无数这般不知名的地方,创造着神奇的中华美味,希望能把它们一家家挖掘出来啊!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