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木制渔船图片(木质渔船制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5 11:50:02
导读

黄海之滨,海州湾畔,赓续了数千年的连云港海洋渔业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诸多灿烂的明珠。这其中,赣榆手工制造木质渔船已经走过了2000多年的风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手工制造木船已经和现代生产渐行渐远。而今这一技艺已被列入了《江苏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成为重点保护的非遗财富。传统的大型木质渔船近日,记者来到了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石羊河畔的吴公村。村民说,

黄海之滨,海州湾畔,赓续了数千年的连云港海洋渔业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诸多灿烂的明珠。这其中,赣榆手工制造木质渔船已经走过了2000多年的风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手工制造木船已经和现代生产渐行渐远。而今这一技艺已被列入了《江苏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成为重点保护的非遗财富。

传统的大型木质渔船

近日,记者来到了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石羊河畔的吴公村。村民说,他们是当年徐福东渡专门制造楼船的“圬工”后裔。“圬工”的原义是对瓦工的旧称,指砌砖、盖瓦等工作,在这里成了制造木船匠人的专称,而吴公村的村名其实是“圬工”一词同音演变而来。吴公村曾出土大量的造船木头。然而遗憾的是,当地向导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村里最后一位传承了造船手艺的老船匠刚刚去世,没有留下相关的资料和物品,村里也没有保留下来造船的遗址和实物。

旧时木质渔船制造现场

历史文献资料显示,赣榆制造木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命徐福率领船队和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徐福在赣榆造船并率领庞大船队两次泛海东渡,成功抵达日本列岛,至今赣榆留有多处徐福造船的遗址、遗迹。除了柘汪镇,其周边沿海地区仍然留有木质渔船制作的传统。那么除了柘汪镇吴公村,还能在其它地方寻访到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吗?

“这些年国家很重视非遗的保护,海头镇有一位世代传承木船制造的村民仲维春,他是木质渔船制造技艺的连云港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地宣传文化部门的同志向记者提供了一个让人欣喜的消息。

非遗传承人仲维春制作木质渔船模型

仲维春家住海头镇南朱皋村。在他家的院子里,仲维春一口气搬出了两艘小型微缩版木船。鲜明的纹理,锃亮的原木色泽,精巧的部件,一艘20多米长的木船就这样按比例缩小成精致的80多厘米长的模型。“虽然小,但是零部件甚至制作流程跟大船没啥区别。”年过六旬的仲维春告诉记者,他的父亲、爷爷、祖上都是造木船的工匠,自己从十三四岁能拿动锯子起就开始学做木船。至今他依旧清晰地记得,最先做的是小帆船,后来逐渐开始造小型挂浆船、带柴油机的大机船,当时采用的是潍坊产的斯太尔柴油机。

谈到木船制造,仲维春如数家珍:制造木船选材很严格,当年做船肋骨用的是槐木,外包板用的是楠木。后来因为材料稀缺和森林保护的原因,逐渐改用东北落叶松。造木船是个苦力活,全靠手工,造木船也是个技术活,需要匠师计量、画图,整个工程有20多道工序,从初学到全学会至少需要3年。

老船匠制作木船

《江苏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对木质渔船制造的传统工艺流程进行了整理:画图出大样、出样板,根据样板选用较硬的木头来做。在海滩上选好地段,在每月的大潮时用泥土把四边围好,把材料运进去,用石块铺垫若干个硬墩,放上主龙骨,再制成船的各个部位的肋骨模型,然后按模型尺寸要求制作真正的肋骨和站柱。接着是将浸泡了两至三天的木板用火烤成一定的弯曲度用螺丝固定成型。每一条船在整体结构组装完成后,捻工要把船上的每条缝、每一个钉眼包括内外都捻上用桐油浸泡过的麻丝,然后再用桐油与石灰制成的油灰封牢。晾晒5到6天后再用桐油涂刷2到3次,最后在船面上竖起桅杆,用白布涂上桐油做桅篷,这样一条船就全部制作完成了。待涨大潮时把泥坝挖开,船就可出海了。

“‘捻船’是造船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序,是个很神秘的技术活,干这活的人叫‘捻工’。”连云港非遗专家徐洪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专门就极富地方特色的“捻工”进行了介绍:钉好的新船俗规一定要立着垫高,绝对不允许翻着垫高。“捻船”的时候现场热烈而富有民俗气息:一二十个捻工同在一条木缝上操作,用斧头敲打平头凿子,将麻絮塞紧在每条木缝里。捻工作业时,由一个人领唱,众人相和捻船号子,用统一的节奏敲打,使全船的每一条缝受力均衡。“乒乒乒、乓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统一动作的捻船声如同唱戏打鼓一般,因而捻工又被称为“打排爷”。斧凿的铿锵声、船体的共鸣声节奏鲜明,周围数百米都可以听到。

捻工们集体捻船

沧海桑田,潮起潮落。随着时代的发展推进,木质渔船制造行业也在经历着一次次蜕变。仲维春回忆,1986年的时候,他们这个行当生意兴隆,每年能做20多条10到20米长的船;1998年至2000年,因为海况不好鱼虾减少,同时国家实行造船许可证制度并推动船只改革,木船制造生意逐渐没落,订船的人少了。2005年开始,基于船只制造饱和,同时国家全面加强海洋渔业生态保护,渔船的制造订单更少了。到了2014年,国家加大了渔船木改钢的推行力度,木质渔船的制造基本停止了。

传统技艺——木质渔船制造

“我们希望这个手艺往下传,让后代知道这个船怎么造。”仲维春表示,虽然后来渔船制造技术和材料不断升级,但是渔船的制造工序和方式基本没变。即使木质渔船现在不再制造了,仲维春也没有闲下来,从去年开始他做起了木质渔船模型,把一二十米长的渔船缩小到十分之一,工艺和真船一样,就成了观赏品。有不少年轻人对此非常感兴趣,拜在仲维春门下学做微缩版木质渔船。

不仅如此,成为木质渔船制造技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后,仲维春在连云港市、区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多次外出到沭阳、临沂等地学习非遗传承的经验和做法。这两年,仲维春成了各种文化旅游活动的常客,石桥桃花节、厉庄樱桃节、塔山冬季旅游节等等,他都会带着自己的微缩版木船去现场展示和推广。那凝结两千多年历史,铭刻在无数“圬工”“捻匠”和他们子孙记忆中的木船,成为了浓缩的非遗珍宝,仍将以新的形态传承下去。用仲维春的话说就是:“现在我们很自豪,能把传统的制造手艺记忆在心里,很荣幸能把这个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

作者: 杨洪斌 龙步青 朱落心

来源:学习强国 江苏学习平台

展示各级项目 ,宣传申报成果;

提高传承意识,普及保护知识。

黄海之滨,海州湾畔,赓续了数千年的连云港海洋渔业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诸多灿烂的明珠。这其中,赣榆手工制造木质渔船已经走过了2000多年的风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手工制造木船已经和现代生产渐行渐远。而今这一技艺已被列入了《江苏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成为重点保护的非遗财富。传统的大型木质渔船近日,记者来到了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石羊河畔的吴公村。村民说,他们是当年徐福东渡专门制造楼船的“圬工”后裔。“圬工”的原义是对瓦工的旧称,指砌砖、盖瓦等工作,在这里成了制造木船匠人的专称,而吴公村的村名其实是“圬工”一词同音演变而来。吴公村曾出土大量的造船木头。然而遗憾的是,当地向导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村里最后一位传承了造船手艺的老船匠刚刚去世,没有留下相关的资料和物品,村里也没有保留下来造船的遗址和实物。旧时木质渔船制造现场历史文献资料显示,赣榆制造木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命徐福率领船队和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徐福在赣榆造船并率领庞大船队两次泛海东渡,成功抵达日本列岛,至今赣榆留有多处徐福造船的遗址、遗迹。除了柘汪镇,其周边沿海地区仍然留有木质渔船制作的传统。那么除了柘汪镇吴公村,还能在其它地方寻访到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吗?“这些年国家很重视非遗的保护,海头镇有一位世代传承木船制造的村民仲维春,他是木质渔船制造技艺的连云港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地宣传文化部门的同志向记者提供了一个让人欣喜的消息。非遗传承人仲维春制作木质渔船模型仲维春家住海头镇南朱皋村。在他家的院子里,仲维春一口气搬出了两艘小型微缩版木船。鲜明的纹理,锃亮的原木色泽,精巧的部件,一艘20多米长的木船就这样按比例缩小成精致的80多厘米长的模型。“虽然小,但是零部件甚至制作流程跟大船没啥区别。”年过六旬的仲维春告诉记者,他的父亲、爷爷、祖上都是造木船的工匠,自己从十三四岁能拿动锯子起就开始学做木船。至今他依旧清晰地记得,最先做的是小帆船,后来逐渐开始造小型挂浆船、带柴油机的大机船,当时采用的是潍坊产的斯太尔柴油机。谈到木船制造,仲维春如数家珍:制造木船选材很严格,当年做船肋骨用的是槐木,外包板用的是楠木。后来因为材料稀缺和森林保护的原因,逐渐改用东北落叶松。造木船是个苦力活,全靠手工,造木船也是个技术活,需要匠师计量、画图,整个工程有20多道工序,从初学到全学会至少需要3年。老船匠制作木船《江苏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对木质渔船制造的传统工艺流程进行了整理:画图出大样、出样板,根据样板选用较硬的木头来做。在海滩上选好地段,在每月的大潮时用泥土把四边围好,把材料运进去,用石块铺垫若干个硬墩,放上主龙骨,再制成船的各个部位的肋骨模型,然后按模型尺寸要求制作真正的肋骨和站柱。接着是将浸泡了两至三天的木板用火烤成一定的弯曲度用螺丝固定成型。每一条船在整体结构组装完成后,捻工要把船上的每条缝、每一个钉眼包括内外都捻上用桐油浸泡过的麻丝,然后再用桐油与石灰制成的油灰封牢。晾晒5到6天后再用桐油涂刷2到3次,最后在船面上竖起桅杆,用白布涂上桐油做桅篷,这样一条船就全部制作完成了。待涨大潮时把泥坝挖开,船就可出海了。“‘捻船’是造船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序,是个很神秘的技术活,干这活的人叫‘捻工’。”连云港非遗专家徐洪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专门就极富地方特色的“捻工”进行了介绍:钉好的新船俗规一定要立着垫高,绝对不允许翻着垫高。“捻船”的时候现场热烈而富有民俗气息:一二十个捻工同在一条木缝上操作,用斧头敲打平头凿子,将麻絮塞紧在每条木缝里。捻工作业时,由一个人领唱,众人相和捻船号子,用统一的节奏敲打,使全船的每一条缝受力均衡。“乒乒乒、乓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统一动作的捻船声如同唱戏打鼓一般,因而捻工又被称为“打排爷”。斧凿的铿锵声、船体的共鸣声节奏鲜明,周围数百米都可以听到。捻工们集体捻船沧海桑田,潮起潮落。随着时代的发展推进,木质渔船制造行业也在经历着一次次蜕变。仲维春回忆,1986年的时候,他们这个行当生意兴隆,每年能做20多条10到20米长的船;1998年至2000年,因为海况不好鱼虾减少,同时国家实行造船许可证制度并推动船只改革,木船制造生意逐渐没落,订船的人少了。2005年开始,基于船只制造饱和,同时国家全面加强海洋渔业生态保护,渔船的制造订单更少了。到了2014年,国家加大了渔船木改钢的推行力度,木质渔船的制造基本停止了。传统技艺——木质渔船制造“我们希望这个手艺往下传,让后代知道这个船怎么造。”仲维春表示,虽然后来渔船制造技术和材料不断升级,但是渔船的制造工序和方式基本没变。即使木质渔船现在不再制造了,仲维春也没有闲下来,从去年开始他做起了木质渔船模型,把一二十米长的渔船缩小到十分之一,工艺和真船一样,就成了观赏品。有不少年轻人对此非常感兴趣,拜在仲维春门下学做微缩版木质渔船。不仅如此,成为木质渔船制造技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后,仲维春在连云港市、区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多次外出到沭阳、临沂等地学习非遗传承的经验和做法。这两年,仲维春成了各种文化旅游活动的常客,石桥桃花节、厉庄樱桃节、塔山冬季旅游节等等,他都会带着自己的微缩版木船去现场展示和推广。那凝结两千多年历史,铭刻在无数“圬工”“捻匠”和他们子孙记忆中的木船,成为了浓缩的非遗珍宝,仍将以新的形态传承下去。用仲维春的话说就是:“现在我们很自豪,能把传统的制造手艺记忆在心里,很荣幸能把这个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作者: 杨洪斌 龙步青 朱落心来源:学习强国 江苏学习平台扫码关注我们

展示各级项目 ,宣传申报成果;

提高传承意识,普及保护知识。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木制渔船图片(木质渔船制作)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542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