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钟祥特产小吃(湖北钟祥名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5 10:09:32
导读

这几个市的小吃各有特色,可能了解的朋友也很多,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地方比较特色一些的小吃吧:1、蟠龙菜蟠龙菜是钟祥地区人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离不开的传统名菜,凡大宴必有“龙席”;其吃法在传承中也不断推陈出新:可蒸、煎、炒、馏,可做火锅、下面条、氽汤等。钟祥附近的潜江、天门、仙桃、京山等地也广为流传,很多场合被大家当做“头道菜”应用。现在已经被推广更开了,成为湖北一道名菜。蟠龙菜诞生于明武宗年间

这几个市的小吃各有特色,可能了解的朋友也很多,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地方比较特色一些的小吃吧:

1、蟠龙菜

蟠龙菜是钟祥地区人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离不开的传统名菜,凡大宴必有“龙席”;其吃法在传承中也不断推陈出新:可蒸、煎、炒、馏,可做火锅、下面条、氽汤等。钟祥附近的潜江、天门、仙桃、京山等地也广为流传,很多场合被大家当做“头道菜”应用。现在已经被推广更开了,成为湖北一道名菜。

蟠龙菜诞生于明武宗年间,得名于嘉靖登基之时,迄今已有约500年的历史,其主要原料有鸡蛋、猪肉、鱼肉、葱姜等,菜品特色是色泽鲜艳、肥而不腻、肉滑油润,香味绵长。

切好摆盘的蟠龙菜(又叫盘龙菜、卷切)

“蟠龙”御菜的来历:

相传明正德16年(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是遵奉“兄终弟及”之祖训,立湖广安陆州已故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朱厚熜呢?还是立寿定王朱佑搘、汝安王朱佑梈呢?

最后,由孝皇张太后主传懿旨,在将武宗的遗诏发往安陆州的同时,也给居住在德安的寿定王朱佑搘、卫辉的汝安王朱佑梈发了遗诏。三诏齐发,太后命三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朱厚熜接到遗诏一悲一喜一惊。悲的是皇兄晏驾新崩,啼泣号恸;喜的是奉遗诏即将恭膺大统,君临天下;惊的是安陆州距京城3000多里,德安和卫辉距京城仅数百里,以三千之遥对数百之近,何以先到?

正当他急得手足无措之时,卜师严嵩献计说:“唯世子(朱厚熜的尊称)假扮钦犯,稳坐囚车,方能日夜兼程,既无人敢阻,亦无人应接,不过20日便可到京都。想那寿定王、汝安王,自以为路近无忧,必大张旗鼓,各地官员必争相迎送,20里一小宴、30里一大宴,如此定会延宕。”直说得世子手舞足蹈,为了当皇帝,也不在乎脸面好看不好看了。

忽然,他想到了坐囚车必吃那囚饭,囚粮粗食何以下咽?若不吃囚食,万一被人看出破绽,或故意作奸,或中途加害,不仅帝位付诸东流,即或身家性命难保。此语一出,举坐皆惊,大家认识到此一步举足轻重,不能不慎。

经过磋商,于是给全城厨子下了一道谕令,命即刻进府连夜做出一种“吃肉不见肉”的菜肴,做得出来,重重有奖;若做不出来,满门抄斩!

全城20多位厨子便于二更之内全部聚齐,尽数集于侧宫厨厅之内,因关系全家人的身家性命,人人不敢马虎,个个绞尽脑汁,怎奈题目太难,只有长吁短叹,眼看月过中天,时近四鼓,仍然没有个头绪。

厨子中有个叫詹多的红案师傅新婚燕尔,忽遭这等冤祸,正伤心不已。他的妻子见他久出不归,怕他饿了,遂拿了几个蒸红薯让他充饥。詹多正为做不出“吃肉不见肉”的菜肴而烦脑,哪有心思吃红薯,俩人在推让中把红薯皮弄破了露出了白薯肉,詹多顿时眼睛一亮,大叫“我有办法了”。

“蟠龙菜”,即蟠龙所食之菜

众厨子围了上来,詹多如此这般地细说了一遍,厨子们听了拍手叫好。于是他们取白膘猪肉、精瘦肉与鱼肉等分剁成肉泥,用食盐、香葱、生姜为佐料,用淀粉鸡蛋调和均匀,在用红薯皮包裹蒸熟,其形同红薯,而实为肉肴,于是朱厚熜就靠吃“红薯”就食于囚车,登上了金銮宝座。

嘉靖二年,詹多厨师奉旨进京,再对“红薯”进行改进,做成了一尺半长,一寸半宽,七分半厚的圆筒,包裹的薯皮也换成了用鸡蛋黄和食用红色素调出的鸡蛋皮,蒸熟后切成薄片,盘于碗中,复蒸馏一遍,倒扣入盘,红黄相间,宛如龙形。

如此一改,色、香、味俱佳,嘉靖更是钟情,正式定名为“蟠龙”御菜。

由一个地方诸侯王成为皇帝,自然是“蟠龙升天”,成为“飞龙”了。由于这道菜由厨师詹多发明,在当地又被称为“多菜”,或谐称为“剁菜”或称“詹剁”——粘剁。

卷切/蟠龙菜/盘龙菜

此菜又因为先卷后切,又俗称“卷切”,后来,人们在盘子里将其摆放成龙形,又叫“盘龙菜”。

2、曲米茶(焌米茶)

曲米茶:一种饭食又叫焌米茶。焌(qu)米茶亦叫糊米茶,是湖北潜江、天门、仙桃、钟祥、京山等地广大老百姓喜食的主要饭食,尤其是在三伏天,暑气逼人,一天劳作下来,腹空头胀,十分厌食,唯有焌米茶随时到家随时食用,一日多餐,解渴消暑又压饿。民间用于减肥的一道偏方,名字叫茶,其实并不是茶。而是将日常食用的大米经过炒制,再入锅烹煮出的色泽呈金黄色的米饭。曲米茶能有效分解人体肠道内的油脂,从而起到美体瘦身的功效。

大米、最好是糙米放入锅中翻炒

大米炒至图中金黄色,倒出来晾凉

将炒好的大米放入开水中煮至米粒开花、晾凉食用最佳

曲米茶的制作方法:

原 料:大米。

制 作:将大米放在铁锅中用中火焙炒成黄褐色,然后倒入凉水盆中稍稍淘洗一下,再放入锅中加水煮开(米开花)即可。

特 色:解暑消热、清爽适口,凉后食用口味更佳。

单独食用焌米茶不容易抗饿,因此会配上当地的火烧粑粑一起食用,这样就不会那么快产生饥饿感。下面介绍一下火烧粑粑。

3、火烧粑粑

天门市著名的传统小吃,用老面发酵,用灰火烧熟,外壳呈金黄色,脆而不糊,内肉呈粉白色,软而不粘,有荷叶和南瓜叶的清香,脆软可口,实乃面食中的佳品。

天门张港的火烧粑

将面粉加入适量的清水和匀,加入少量的老面(可用市场上购买的食用发酵粉代替),保持一定的温度发酵,发酵到面团内出现均匀的小气孔为宜,发酵过度则有酸味。做成圆饼形面粑,两面粘上芝麻。

最传统的制法,是先将面粑放在铁锅上烙一会儿,让面粑外面形成一层硬壳(内面还没有熟透),然后用荷叶或是南瓜叶包裹住,埋入灶膛中还未燃尽的灰火中烧烤至熟,这是最正宗的火烧粑。

现在最流行的作法就是用鏊子(ào zi)(一种烙饼的器具,用铸铁做成,平面圆形,中心稍凸 )一次性烤熟。

火烧粑粑在天门附近的几个县市也随着焌米茶广为流传。与此类似的天门美食还有这些:

煮包子:天门传统美食,焦香可口、柔软鲜香

锅盔:天门特色小吃,味道香浓、嚼劲十足

状元糕:天门特色美食,味道香甜、软糯可口

还有一种“豆面粑粑”,小时候各家自己做的。现在感觉已经失传了,小时候偶尔吃过,只能回味。大致跟火烧粑粑差不多,只是里面带馅,把黄豆炒熟后碾碎,切碎辣椒和香料、盐拌匀做馅。后来让父母尝试做过,感觉不到之前的味道了,哈哈哈

4、油墩子

“油墩儿”也叫“油灯儿”

“油墩儿”也叫“油灯儿”,非江浙一带放了萝卜丝的“油墩子”,而是湖北天门的地方小吃——简单来说,就是圆圈版的油条哈,里面添加了香葱。

这个名字很有趣,据说老早以前在油墩儿上面放上一股棉线并点燃,就真的可以当“油灯儿”照明用呢!现在的油墩儿基本难觅踪迹——一是因为油炸食物不太健康,二是费工费时成本高,三是制作油墩儿还是需要点技巧性不易操作,早餐师傅们渐渐放弃了这门传统手艺……

烹饪步骤

步骤1

用老面团和面、发酵

老面团准备:面团材料混合,室温25度以上发酵6小时,25度以下可冰箱冷藏发酵12小时以上,待面团涨发至3倍大,即为老面。 主面团准备:将老面撕成小块,混合主面团、香葱等所有材料揉匀,静置发酵至面皮鼓起大泡,体积膨胀2倍大。 注:油墩儿面团最终应当是粘稠、沾手的“半流动”状,类似果冻,不是干面团哈。 因各家面团吸水性不同,水量请酌情增减。

步骤2

双手各执一筷挑起面来做成一个圈状放入油锅

炸锅准备:平锅置旺火上,倒入色拉油并将油烧至七成熟(筷子放进去可以冒出小泡泡)。

步骤3

双手各执一筷挑起面来做成一个圈状放入油锅

油墩儿成型:两手持筷子,先用左手的筷子挑起一团稀面,再用右手的筷子接住并团成一个圆形,顺着锅边放入锅内煎炸。

此步操作性比较强,对和面的稠稀度和操作熟练度有很大要求。

步骤4

适时翻动油墩子,让两面油炸均匀

依此法一个个地挑制下锅,煎炸至面皮起泡、两面金黄时起锅。

步骤5

将油墩儿放在滤网上滤去多余的油。

刚出锅的油墩儿脆柔可口,香喷喷的好吃看得见

步骤6

童年美味,即便天门也很少见了,不过据说湖北武汉的户部巷现在还有卖哦!

5、天门三蒸

天门三蒸

天沔一带蒸菜盛行,这与当地的环境有关,天沔一带号称“无物不可蒸”。

天沔一带有疑议的朋友可点击这里查看:《飘香4000多年的舌尖美味,来自沔阳还是天门?》

天门三蒸,其中的“三”是概数,不是确数,主要原材料必须荤素搭配,种类越多,这种菜肴就更具特色。

天门三蒸的主要原材料一般不少于三种,肉类、鱼类、菜类必需两类以上,而且每一类还可不只一种。将三种以上主要原材料放在一个蒸笼格子蒸出来,就是天门三蒸(也叫蒸笼格子)。如:有用牛肉、青鱼、萝卜做的天门三蒸,有用狗肉、甲鱼和莲藕做的天门三蒸,有用猪肉、牛肉、洋芋、白菜做的天门三蒸等。最地道的是用猪肉(五花肉)、家鱼(鲢鱼、鳙鱼)、茼蒿做的天门三蒸。

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据《天门县志》记载,在距今六千多年历史的天门石家河文明的发掘物中,出现的有陶锅、陶壶、陶罐、陶甑等陶器和其它文物。石家河文明在当时的部落群中,就已经发展到相当于现在的美国纽约这样一座占有相当地位和规模的城市。呈现出“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的景象。

现在说的天门三蒸主要是指三类烹饪方式,即粉蒸、泡蒸、清蒸,

粉蒸

“天门三蒸”之一——“粉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粉蒸茼蒿,颜色翠绿、清香鲜软;粉蒸猪肉,色泽棕红、滋味鲜美、肥而不腻;粉蒸鸡块,颜色微黄、软嫩味香;粉蒸甲鱼,菜色泽调和,肉质嫩软,胶质味鲜,已被列入《中国名菜谱》,还有一种在天门很有名的“竹蒿打老虎”,亦称压桌的菜,就是用莲藕、猪肉相混后拌上米粉、佐料上笼蒸熟而成。此菜既有莲藕的清香软和,又有猪肉的滑润。

清蒸

“天门三蒸”的另一种蒸法——“清蒸”,是把食物放入调好佐料的汤(水)中,再入笼蒸熟后食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蒸全鸡和清蒸鳊鱼,这两种菜形态完整,原色原味,肉烂脱骨,醇香可口;清蒸甲鱼,汤清汁鲜、鱼裙软柔、肉松味美;清蒸鳝鱼,肉质滑嫩,香味浓郁,已被录入《中国菜谱》。

泡蒸

“天门三蒸”还有一种方法——“泡蒸”。这种方法,现在只有在天门还有厨师会做。据说是在粉蒸无鳞鱼类时,用滚烫的食油处理其表皮,使其表皮形成一些泡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泡蒸鳝鱼,该菜又以干驿地区做得最佳,真是滑腻爽口,鲜醇开胃,回味无穷。至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甚至有的“三蒸馆”广为宣传的“蒸肉、蒸鱼、蒸菜”或“荤蒸(肉鱼类)、素蒸(蔬菜类)、混蒸(肉、鱼、蔬菜合在一起蒸,现在流行于多宝、胡市等地,‘甩蒸笼格子’就是最具特色的混蒸菜肴)”这些只是粉蒸所用的原料或成品,而不是“三蒸”的全部内涵。

如今,“天门三蒸”除了“泡蒸”外,其他两种方法,可以说现今在天门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做,并且都很地道。可见“天门三蒸”名副其实,现在钟祥、潜江、仙桃、京山等地乃至全国也广为流传,并曾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愿“天门三蒸”永世飘香。

6、黄谭米粉

黄潭米粉出自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的特色名吃,以汤鲜、味浓、细滑爽口等著称,是天门人推荐的早餐首选。武汉市户部巷也有黄潭米粉,但是吃到口里全是胡椒粉,和天门市的黄潭米粉味道大相径庭。

天门黄潭米粉

黄潭米粉原始的方法是纯手工制作,制作需30多道工艺,历时10天左右完成,每道工序考究,制作比较复杂。其中对大米的选择尤为重要,大米质量的好坏与米粉成粉质量基本无关,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材料是选用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天门本地产的一种大米压制而成,汤也是以秘方熬制的“糊汤”(糊hù,四声),主要酱料为“籽酱”,黄潭米粉也被称为“传统粉”“糊汤粉”、“糊汤米粉”。吃的时候用油条或天门特产“锅奎”蘸汤,也有一种特别的面食叫“牙滋锅盔”配合着吃,味道别具特色,唇齿留香。

黄潭米粉配油条

《黄潭米粉赋》

天门以西十里,黄潭镇也,盛产米粉。陆子有云: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水好则粉好,粉好乃味鲜。无论黄发垂髫,皆爱食之。世人怒赞:食家之绝唱。黄潭粉不似常德粉之圆润,亦不及长沙粉之扁平,细长,糊状,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则太白,施则太赤,加少许鳝丝,增味亦益色。嗟夫,一碗下肚,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凡间俗事,与我何干!

7、天门酥饼

天门酥饼

天门酥饼是天门乃至周围几个县市的一个小众特色。在改革开放前后,物质还不太丰富的时候,这可是当地春节和婚礼时必备的一种点心。

传统手工包装好的酥饼

春节的时候,大家都带着粉红色的纸包装的酥饼作为拜年礼品;婚礼时作为回礼等。

8、炒蚕豆

焌豌豆,又叫炒蚕豆,是以豌豆配以油盐吵制而成的一种湖北潜江特色小吃。将豌豆洗净、沥干水分。锅上火烧热,下油烧至冒青烟时,放入葱末煸出香味,再放入豌豆煸炒,呈碧绿色时,放少许开水,加盐,盖上锅盖焖一下,继续煸炒,加味精装盘即可。做这道菜时,要注意一点:豌豆要焖一下才能熟;炒时最好用旺火。

焌豌豆,又叫炒蚕豆

以上这些,是这几个县市比较有名的、或是非常有本地特色的小吃美食。这里抛砖引玉,或许还有其他很有特色的小吃,欢迎大家回复留言,给大家讨论!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钟祥特产小吃(湖北钟祥名吃)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5365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