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西宁的天气格外冷,家住海湖新区的赵占梅老人家,一家人相聚一堂,其乐融融。中午时分,赵占梅一盘酸菜炒粉条上桌,老伴、儿子、女儿、孙女,一哄而上,一大盘酸菜炒粉条不一会就被吃完了。好多年没腌酸菜了,11月初,赵占梅老人腌了五十斤酸菜,一个月来,家人都盼着能早点吃上酸菜炒粉条。看着老伴、孩子们吃得开心,寻常百姓家的酸菜文化和故事,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家庭酸菜文化 一份浓浓的爱
“十几年前,西宁的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腌酸菜,老百姓都有冬天腌酸菜的习惯。冬日里,不吃点酸菜炒粉条,那就不像冬天。我儿子特别喜欢吃酸菜,每天都要吃,以前每年冬天腌三百斤大白菜,五六十斤红萝卜,还有一二十斤花菜,过了年还没等到开春,这些菜就吃得精光。”赵占梅说。
(这是记者拍摄于2010年的照片,赵占梅腌酸菜的日子成了孙子孙女的狂欢日)
那时候大家腌酸菜,是因为冬天西宁市场上新鲜蔬菜少,辣子、茄子、大白菜、土豆,就这老四样,而且冬天菜价还特别贵,几大缸酸菜一个冬天就过来了,酸菜粉条也成了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家常菜。
“每个老西宁人都有自己的家庭酸菜文化,这个词或许不常听到,但却是实实在在。我今年69岁,自打结婚后,每年冬天腌酸菜必不可少,那时候家家户户腌菜,左右邻里相互帮忙,有说有笑,邻里之间关系非常和谐。几十年前家家户户都困难,买肉凭票,家里有亲戚来了,酸菜粉条炒肉是必不可少的,那个年月,酸菜粉条炒肉就是天下最美味的,客人吃得开心,我脸上也有光彩。”赵占梅老人笑着说,家庭的酸菜文化其实包裹着浓浓的爱,这些过往的美好故事,她永远也忘不了。
(上周,天气比较暖和,兴海路一家属院内,居民将大白菜洗好晾晒,准备腌酸菜)
“我家里有七八年不腌酸菜了,原因是现在物流业发达,冬季市场上各地新鲜蔬菜应有尽有,水果更是琳琅满目,价格也能接受,谁还天天吃酸菜,我们院子几十户人家现在几乎没人腌酸菜了。今年少腌了点酸菜就是儿女们喊着想解解馋,话说回来,酸菜亚硝酸盐含量高,吃多了也不健康。”赵占梅老人说,现在和老伴上岁数了,也更注重饮食健康,酸菜还是要少吃。
传统不能丢 酸菜年年腌
湟中区田家寨镇的张夏,前几天就已经张罗着腌了近两百斤大白菜、包括雪里蕻。张夏说,每年冬天腌酸菜的传统还是不能丢,现在市区里的菜市场、超市就在家门口,新鲜蔬菜啥都有,买菜也方便,大家的饮食习惯和消费观念改变很快,冬日餐桌上应有尽有,酸菜也不过是偶尔换换口味。农村地区,虽然买菜也很方便,但冬天里,家家户户腌酸菜那是必须的,酸菜粉条热炕头,男人们盘腿坐着、小酒喝着,屋子里酸菜粉条的香味飘着,这才是家的味道。
(虽然腌酸菜的人少了,但市场上大白菜等蔬菜应有尽有)
楼房里太热 酸菜没法腌
家住长江路的陈虎今年47岁,由于住在高层,想腌点酸菜却没地方放,前几年他买了个菜缸,腌了一点酸菜放在楼道里,酸菜还没吃到嘴里就已经变质了。“这酸菜缸就得放在老院子的煤房里,冬天酸菜缸里结上一层冰,敲开冰层,捞出的酸菜才地道,现在老百姓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也就只能做点泡菜了。”
“前几天我特意买了个泡菜坛子,萝卜、大头菜、豇豆、尖椒、生姜洗干净放进去,放几颗八角、花椒,加盐、白糖、凉白开,最多三四天,酸辣可口的泡菜就能吃了。用泡菜炒酸菜粉条也不错,不过和地道的酸菜比起来口味还是差很多。”陈虎说,除了泡菜,他媳妇偶尔腌点花菜,花菜制作简单,红萝卜擦成丝、芹菜切段,放小坛子里,加辣椒、花椒面、盐搅拌后放冰箱,两三天后就能吃了,虽然和传统的腌制法不同,但口味差不多。
记者/邓建青 文/图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