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客家篇】
粄,读音‘bǎn’,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也是客家人的专属记忆。
粄的演变史也是客家人生产生活的进程史,如今粄虽已不是主食,但绝对是客家特色风味小吃代表之一。
广东烹饪协会金牌厨师、客语出品部中心总监翟丙林介绍,客家人南迁后,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会了在山地上种植木薯、番薯、芋头等根状或茎状淀粉类农作物,饮食中也慢慢在稻谷中混合进这些杂粮,“粄”就应运而生了。
随着节气、环境变化,粄可以衍生出很多种做法、形态。
比如清明节有“清明粄”,客家民谚说:“清明时节,百草好做药”。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艾草等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制作成清明粄,有养生、药用两大功效。
端午节有仙人粄,客家人端午节也会吃粽子,但更特色的食物是仙人粄,此食物虽称为“粄”,但它其实是凉粉凝胶一类的食品,是用一种叫仙人草(又称凉粉草)的植物熬制而成。
还有碗粄,也叫发粄。翟丙林特别推荐发粄,这是一种过年过节时吃的食物,红色,外形喜庆且有个好意头。
发粄蒸熟后,从碗面隆起来,像一座尖顶的小山峰,且出现裂缝,客家人称之为“笑”,意为恭喜发财,红红旺旺、喜事降临的吉兆。所以发粄裂口越大越好。
还有,发粄(糕)谐音发财、高升,因为发粄寓意着发财、发家等含义。
【粤厨推荐】
客家红发粄
推荐人:广东烹饪协会金牌厨师、客语出品部中心总监翟丙林
、
材料:
粘米粉、水、糖、耐高糖酵母、红曲米粉(上色用)
做法:
1、粘米粉、水、糖、耐高糖酵母、红曲米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2、完成步骤1,然后封口发酵至两倍高(表面很多大气孔,有点漏气回落的迹象),室温大约1小时就能发酵好(发酵过度蒸出来会有股酒精味)
3、发酵完成后蒸锅将水煮开,期间加入砂糖、泡打粉、水搅合;
4、完成步骤3后,倒入模具装满,水开后上锅,旺火10分钟,转中火10分钟以上。
5、蒸好后不要着急脱模,待到还剩一点余温的时候再脱模,此时口感最佳。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