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坊村村民杨绪麟,认识的人都亲切的称呼他为老杨,因为他做的一手地道的郑坊豆腐,三代传承至今,不失其味,被推选为顺昌县郑坊豆腐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凌晨一点半,乡村的夜晚万籁寂静,田间的虫鸣和偶尔的犬吠,并未破坏这样宁静氛围,忙绿了一天的村民们,睡梦正酣。
30多年来,在这样的夜晚和灯光中,老杨早已“顺其自然”,与老街融为一体,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这间不到30平米的小作坊,承载着他一家人的生计,更是祖辈技艺的传承延续。 上好的黄豆是做出好豆腐的基础,需要选择豆粒饱满的新豆。经过几个小时的浸泡,黄豆吸足了水分,豆粒更显亮黄饱满。机械化磨豆已经取代了传统人工石磨盘,大大缩短了磨豆的时间,短短几分钟后,30斤黄豆变为白色浓浆。
往磨好的浓浆加入一定比例的烧开的清水,不断搅拌,这个步骤叫做洗浆,让浓浆中的豆汁充分溶入水中,形成生浆。 再用竹制滤网铺上滤布,架在锅上,将生浆中的豆汁过滤至锅中进行煮浆,温度调控在80至100度之间,煮至沸腾。恰逢圩集,老杨准备好了30斤黄豆,能制作出60斤的豆腐,比平常多了点,但他从不担心卖不掉。
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人珍惜食材一样,做豆腐的手艺人,也十分珍惜黄豆的馈赠,见不得浪费。过滤后留在滤布上的豆渣,并未完全榨干,其中还有不少豆汁。把滤布提起包紧,用力拧,人力不足时,再辅以石头压在其上,利用石头的压力把豆渣中的残存的豆汁榨出,再倒入锅里煮。
工序过半,凌晨3点多的夜更深了。在等待豆汁沸腾的期间,老杨也获得了一根香烟的休息时间。坐在矮凳上的他,凝望着装满豆汁的电锅,若有所思……
俗话说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卖豆腐。豆腐人,每天三更睡五更起,起早贪黑,磨浆、洗浆、榨浆、煮浆……再伴着清晨的鸡鸣,将辛苦制成的豆腐担到早市上叫卖。因为辛苦,当下,以制作郑坊豆腐为生计的越来越少,老杨的坚持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不同于其他豆腐以石膏、卤水点制豆腐,老杨家的豆腐是以酸浆点制,做出来的豆腐口感更加嫩滑。调浆的时机和比例是关键,整个过程约要半小时,“豆腐花”在锅中逐渐凝结。再将“豆腐花”舀至模架中为其正形,盖上盖板,放置石头挤压出豆腐水,一架架白嫩的水豆腐成品。
无论是调浆点豆腐、压豆腐等关键步骤,三十多年的丰富经验,让老杨几乎精确的把控着时和度。凭借指尖触摸豆腐的压力触感,就能判断豆腐在石头压力下的的老嫩程度。这些经验积累下来的感觉,及制作过程中的专注、耐心、细心,为郑坊豆腐注入了灵魂。
豆腐制作完成,天光微亮,一旁的早起妻子已默契的准备好了老杨爱吃的煮粉条,慰劳丈夫为家庭生计,通宵的忙碌,老杨则不忘替妻子留下一杯新鲜温热的豆浆,感激30年如一日的陪伴。
作坊内,妻子则有条不紊做着油炸豆腐的准备,门前矮凳上,老杨则轻松吃着早餐,香味引来了猫咪垂涎。对于郑坊豆腐这一最后的工序——炸豆腐,老杨认为妻子做的更好。
3厘米大小的豆腐块,在油温合适的锅中翻滚,片刻后,色泽金黄的郑坊豆腐出锅。老杨说,刚出锅的豆腐,简单的配以酱油、陈醋最是美味,郑坊人都好这口,一吃就能吃上一两斤。
恰逢圩集,睡了一夜的街巷渐渐热闹,人来人往。对于忙碌一夜的老杨来说,将当天做好的豆腐卖完才算结束。摊位上分带称斤装好,无需叫卖吆喝,靠的是“刷脸”,顾客熟练的掏钱拎走,没有讨价还价,无需再过称,检验是否缺斤少两。“平常2小时左右,就能销售一空,逢年过节,更是用抢来形容,不够卖。”大家的认可,是老杨坚持的动力。
儿子大学毕业后就在福州上班,过往祖父和父亲辛苦熬夜的回忆让他对做豆腐望而却步。手艺后继无人?老杨表示顺其自然,子孙自有子孙福 。(池亮亮 文/摄)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