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美食种类不计其数,但大部分都仅在本地人间口口相传,能真正闯出去的屈指可数。
卷馍算一个。
说起卷馍,大部分人的回忆都是儿时那一辆辆三轮小车,车上是一口方形铜锅,锅里是冒着热气的豆芽、面筋。
这辆小车往往在寻常人家中穿梭,在街头吆喝,在阜阳人的记忆里飘香。
卷馍的前世今生
据史料记载,卷馍出现在明朝,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沈万三落泊时所吃,两人因此而桃园结义,上演了《聚宝盆》传奇。
卷馍在早期被称为粉子馍,后来也有叫阜阳春卷的。上个世纪,卷馍一直都是默默无闻,或出现在乡村集市,或徘徊在街头巷尾。
直到2000年左右,卷馍才有了较大规模的连锁店,比如众所周知的田三卷馍。
田三卷馍的出现无疑是划时代性的,它将卷馍从街头搬到了室内,并且跟随潮流不断更新,一步步地缔造了属于自己的卷馍王国。
而大戏院王家卷馍却与田三截然相反,老王在大戏院旁卖了近30年的卷馍,时代变幻,几代人心中的味道却不变,俨然成为了一个活地标。
其实,卷馍在阜阳随处可见,味道也不尽相同,但总的大体方向不会变。也许最好吃的就在你家楼下,就在以前的校门口。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渴望被别人知道,被别人称赞。这两年,阜阳卷馍在网上爆红,北京、西安、合肥等各地均出现了阜阳卷馍摊位。
相比之下,卷馍没有格拉条的粗狂,没有枕头馍的霸气,却有着价格不贵、味道不错、吃起来方便量还大等特点。
也正是如此,卷馍的红火度日后势必会更加高,成为这个城市代表性的小吃。
天下无双的阜阳卷馍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见证了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也经历了卷馍从5毛涨到7块的过程。
价格的上涨阻挡不了阜阳人对卷馍的热爱,无论是街头还是店里,只要一到饭点,你总能看到人们大口吞咽卷馍的场景。
其实,最初的卷馍吃起来是和格拉条一样粗犷,从摊位买一个用塑料袋装起来的卷馍,拎着就走了,但是分量超足。
卷馍呈圆锥形,最顶端几乎是没菜的,所以摊主卷好之后要沾一下卤汁。一开始吃的时候还好,但吃着吃着越来越粗,不得不张大嘴啃上一口,弄的满嘴酱。
再后来,卷馍从街头搬到了店里,人们终于可以气定神闲的坐下来,用筷子夹起来吃了。
卷馍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核心在于面筋、绿豆芽等配料调的好不好,而面皮是否劲道有弹性,则是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评判一个卷馍的味道要从很多方面入手,还要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来定。配菜是否入味,面筋是否软糯弹滑,绿豆芽是否脆爽可口,面皮是否劲道等都是可选项。
在格拉条这一“巨头”笼罩的阜阳美食界,卷馍似乎黯淡许多。论吃的频率,它没有格拉条多,但一日三餐里总能见到它的身影。
不管是从清晨还是到日暮,卷馍都能为阜阳人解决吃什么这个世纪难题。搭配着一碗热乎乎的稀饭,吃卷馍的乐趣会增加许多。
留在心里的味道
卷馍对于阜阳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食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它的信任和依赖。
要问现在哪里吃得到好吃的卷馍,每个人的答案也许不尽相同。但让人铭记在心的不仅仅是卷馍的味道,更多的是和卷馍有关的记忆。
颍州烟火气,尽在弄堂里。
这气是卷馍配菜锅飘出的热气,氤氲辗转间渐渐消散,却留在了阜阳人心里。
来源:吃货阜阳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