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我们介绍了我国四个同名的(lǐ)县,分别是甘肃礼县、四川理县、湖南澧县和河北蠡县,这四个(lǐ)县读音一模一样,是音同字不同的“同名县”。
有朋友问了,这么多同音的县,坐车的话会不会坐错了?四个(lǐ)县分布在四个省,而且相距遥远,如果去的话肯定要先到所在的省,而一个省只有一个(lǐ)县,所以一般不会有坐错车的现象。
除此之外,全国还有不少类似的同名县,比如山西祁县和河南淇县,辽宁义县和河北易县,陕西镇坪县和河南镇平县等等!不过这些“同名”县都分布在不同的省份,相距都比较远,所以一般也不存在坐错车的情况,对人们影响有限。
那么有没有一个省内,有两个音同字不同的县呢?你别说,这种情况还真有,它们就是云南省的宜良县和彝良县。
这两个县读音一模一样,也是音同字不同,而且两县距离还不远,都在云南东北部,相距仅420公里。这么近距离的两个“同名县”很容易让人混淆,导致很多外地人经常会分不清。
宜良县位于云南中部偏北,隶属于省会昆明,全县面积1913平方公里,辖4镇2乡,总人口约38万。
“宜良”之名始于元初,迄今已700余年,“宜良”含义,康熙《宜良县志》释为:“宜之为言,善也;良,易直也。顾名思义,则邑人朴茂,习俗简易可知。
宜良县城距离昆明市区只有52公里的路程,是当地是有名的农业大县,山地与盆地相间,盆地错落于群山之间,有4个比较著名的坝子,是粮食的主产区,素有“滇中粮仓”、中国花卉苗木之城”的美誉。
宜良地方特产也别具特色,特色美食宜良烤鸭,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宜良烧鸭、宝洪茶、干巴菌被誉为“宜良三宝”,另外,都督烧麦、北羊街竹编、阳昇扎染等美食和特产在当地远近闻名。
宜良境内的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位于宜良九乡彝族回族自治乡境内的九乡溶洞群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喀斯特地质公园。以雄、险、奇、美等特点而著称,景区总面积167平方公里,是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溶洞景观最奇特的洞穴群落体系。
景区以洞穴景观为主,以六绝奇景著称;一绝有层层叠叠、清水粼粼的梯田,二绝有落差达30余米的洞中雌雄瀑,三绝有横跨200余米高绝壁的天生桥,四绝有厅堂式溶洞雄狮厅,五绝有崖高80余米的惊魂峡,六绝有“滇中第一幽峡”荫翠峡。
这里还有被誉为“世界上最弯的公路”68道拐。位于宜良县城西郊通往靖安哨村的盘山公路,为明清时期的“通京大道”,亦称“茶马古道”,公路依山梁而建,弯弯曲曲,短短6.8公里,就有68道弯,垂直高度达500米,弯道最为密集,远远超过著名的贵州晴隆24道拐抗战公路和湖南矮寨的20道拐,可称为“天下弯道最密集的公路”,是世界公路史上的一个奇迹。
另一个彝良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隶属于昭通市,全县面积2804平方公里,辖3个镇10个乡和5个民族乡,人口约60万。
秦代此地属历史上那个著名的夜郎国。宋朝时置易良部,元代时称益良州,清代又叫夷良州,又有易娘,益良,益梁,夷良等多个同音名称。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置彝良县,因字义相近,县名沿用前代夷良州同名称。
彝良因为处在乌蒙山区,交通不便,发展相对缓慢,在2020年5月才正式退出贫困县的行列。境内居住着回、苗、彝等17个世居民族,因为少数民族较多,当地的特产美食也以民族小吃为主。正是其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民族小吃别具特色,声名远扬。
彝良名特菜肴及小吃闻名滇东北;桐子叶粑粑、猪儿粑、廖家灰包炸洋芋、羊肉米线、红烧米线、白水江清汤连鱼、连渣闹、腊肉炒豆豉巴、天麻气锅鸡、坨坨肉、盖碗肉、腊肉胡豆饭等。这些特色小吃光看名字就让人口水直流了。
彝良最知名的当属牛街古镇了;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牛街古镇始建东汉时期,初兴明朝洪武,鼎盛清朝乾隆,古镇距离县城78公里,介于川滇边界,位于镇雄、彝良、威信、大关、盐津5县的交汇点。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这里就商贾云集,商业繁荣,至今有着“小香港”的美名。古时因逢农历的牛、羊日赶大、小场,而得此名。
古镇内如今仍保留完整的明清时期所建的街道两条、木竹质结构“串架房”民居400多间;有地域特色建筑风格的“吊脚楼”、“四合院”、中西交融的名院豪宅还有十余处。
古镇沿河而建,小桥流水,林木成荫,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入影;古老的街道上,渔夫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逸,人处其间恍若桃源,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古镇素有“小江南”之美誉,使来过的游客无不流连忘返。
可以说宜良县和彝良县是全国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县城了。因为彝良与宜良发音一致,距离又不远,加上彝良的“彝”字相对生僻,所以有不少外地人会误认为宜良就是彝良的“简称”,导致很多人分不清楚,从而买错了票上错了车,着实有些尴尬。如果你要去(yí)良,一定要看好车票哦!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