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豆粑是什么做的(豆粑是用什么做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3 13:13:40
导读

“豆粑啰,卖豆粑,乡下柴火烫的豆粑。”楼下一位妇女骑着三轮车叫卖着,勾起了我对老家烫豆粑时的回忆。关于豆粑,别处不知兴不兴,湖北黄梅,特别是黄梅县上乡最兴。现在住在街上买到的多为电烤的,要能买到柴火烫的更好吃。儿时觉得烫豆粑很好玩,磨的时候不好玩。说你沒力气推磨就往磨眼里放米料吧,开始配合不好,弄不好料还没喂到磨眼推磨档转来了,打了个正着,打得米料到处是。有时放料的大汤勺还没来得及收回,就被转来的

“豆粑啰,卖豆粑,乡下柴火烫的豆粑。”楼下一位妇女骑着三轮车叫卖着,勾起了我对老家烫豆粑时的回忆。

关于豆粑,别处不知兴不兴,湖北黄梅,特别是黄梅县上乡最兴。现在住在街上买到的多为电烤的,要能买到柴火烫的更好吃。

儿时觉得烫豆粑很好玩,磨的时候不好玩。说你沒力气推磨就往磨眼里放米料吧,开始配合不好,弄不好料还没喂到磨眼推磨档转来了,打了个正着,打得米料到处是。有时放料的大汤勺还没来得及收回,就被转来的推磨档打飞。慢慢才学会了,要刚好推磨档转过去还没转过来时把米料喂进磨眼,并立即把手收回,才不出差错。

烫豆粑好玩,又有豆粑吃。一大屋人帮忙:烧火的烧火、烫的烫、切的切,有说有笑热闹得很。我们小孩就负责冷豆粑。堂屋放一只晒谷的大筐,厨房里大人把烫熟了拿出锅的豆粑放在反放着的筲箕上,他又要忙着往锅里下浆,我们就把豆粑端到堂屋哂筐里摆开让它凉,要把挨锅的那面向上,凉透了再卷起来大人好切,没凉透的卷起来切易成饼,难晒干。因为烫豆粑开始要出锅,所谓出锅就是把锅烧红,把几根干稻草散放在锅里等它烧着,把草灰弄出来,再在锅里淋些菜油,用稻草把把锅用力擦干净,擦亮,这样才好烫,但开始几张豆粑难免有黑色。等豆粑没有黑色后,烫豆粑的大人理解小孩们早就盼着吃,就把早就准备好的腌菜或白糖根据需要包卷起来给小孩先尝。小孩当然喜欢糖包的,也顾不了烫,一张大豆粑狼吞虎咽地几口就吃下去了。

凉豆粑开始觉得新鲜,一张一张穿梭地跑着凉,或跟妹妹争着凉,后来干脆分了,一人凉一口锅的(那时灶上都有两口锅)。到太晚了也跑累了,就打着呵欠巴不得早点烫完。妈妈会说,再坚持一会,快烫完了,烫完了炒豆粑吃,那准备的有点新鲜肥肉,炒的豆粑最好吃。是的,想到那肉炒豆粑就睡意全无,劲头又来了,现在还想起那时候的那豆粑真好吃!也有煮的,有帮忙的伯母、婶娘喜欢加青菜煮的,说喜欢吃汤汤水水,这样胃才舒服。

第二天早晨,早早地去山上扫块石头。忘了说,我家聂西塆是山区,山区向阳的石头上晒东西比晒筐还好,石头是斜的,晒在上面风吹日晒容易干。只是豆粑从箩筐里倒出,一些调皮的豆粑饼象小轮子一样往下一跳一跳的直蹦,非得你下去捡。那时侯鸟多,豆粑晒在山上要看,防止鸟儿吃。特别是老鹰,现在老鹰少,那时很多。它来了,张开始终不须扇动的大翅膀,一双大爪子象几个铁钩样一合,要抓一大盆豆粑去。听说它还爱抓鸡呢。这看豆粑的任务当然是小孩的,有时遇上不是星期天还要缺课,对于好学的孩子生怕今天缺课明天赶不上,不喜欢上学的正好少上一天学。

以前家里烫豆粑不是为了好吃,是为了节约粮食。看起来一次用许多粮食,其实那要吃好几个月。吃豆粑像煮粥样,但煮粥费时,豆粑方便。晚上或中午往锅里多加点水,放下几把干豆粑,加些菜叶,就可以凑合着混过一餐。大集体时,我们山区地少,粮食总是不够吃的。可能那时伙食差,油水吃得少,食量也大,有的人一餐就要吃三碗饭还要喝一碗锅巴粥。有几年,粮不够吃,开荒种点杂粮填肚子,还被当割资本主义尾巴停种。缺粮时我们用红薯渣加上米也烫过豆粑,只是磨浆要稠一点,稀了烫不成,浆下锅时拍拍爆响的,颜色比较黑。

大集体时烫豆粑总是白天磨,晚上烫。因为烫时需要人手多,白天都要去田间务农,只有晚上互相帮忙。那时劳动力定了基本工作日,男人每月28天,女人每月24天,没完成是要惩罚的。虽然那时工分不值钱,每10分工(男人一天的工)到年底结算值两、三毛钱,摊得高时四毛多(那时物价也低,猪肉七角二分钱一斤),如果全家人全年的工分值不够支付全年的口粮钱,就是超支了。没办法还超支时是要牵猪或搬家俱的。

我长大成人了,家里烫豆粑的主力当然是我。磨豆粑,粮食浸湿了,推磨很吃力。像原来山歌里唱的:“樱桃好吃树难栽,米粑好吃磨难挨,米饭好吃秧难插,山歌好唱口难开,幸福生活等不来”。山歌,让我想起那时全塆人都在老屋聂西塆居住时,经常在田间地头听到山歌声。有向细娣奶奶(已故)、胡林香奶奶(还健在,她可能还留有歌本)最会唱山歌。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赛海棠》、《十二月相思》、《十哭》、《十劝》她们都会唱。我堂兄聂吉胜(已故)在秧田薅草时也常唱。夏季的夜晚,吃过晚饭,洗过澡,穿上自制的木拖鞋,扛个竹床,拿个蒲扇打蚊子,到门口坦集中乘凉的地方,那可热闹呢:全村人几乎都集中在一块,有的就坐在门口的石条围成的护栏上;有唱山歌的;有唱黄梅戏的;还有拉二胡伴奏的;有讲故事的;有猜谜语的;有仰躺在竹床上望着天上眨着眼晴的星星,突然流星划过,惊呼:“看,星屙屎!”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将白天劳作的疲劳荡涤得一干二净。直到凉透了,要睡了,才陆续回到各自的家中睡觉,做着各自的梦。

“说推磨子说到哪里去了?”磨推长了时间一个人推不动,需要人在旁边帮忙。喂料的多带点水要轻松点,但豆粑浆也不能太稀呀。

那时看到有人洗米烫豆粑,就热情地招呼着:“呀,你家烫豆粑呀,好发财啊”。“好哇,都发财。晚上来我家吃豆粑啊,一定要来哟。”烫豆粑也叫发财?是的,因为摏年粑、烫豆粑每年只弄一次,而且都在冬季快要过年时,乡里乡亲的就是礼多,爱说恭维吉利话,总盼着发财。豆粑在烫时还要叫隔壁左右、亲房至故的来家吃豆粑,没来的送上几张尝尝,礼来礼去的,甚是亲热。

烫豆粑要根据粮食的糯性加入粘米,太糯了不好烫,粘了也不好烫。加入荞麦粉(花荞,不是苦荞)的豆粑最好烫,因为荞麦易干水气。

烫豆粑要烧火的会配合,柴是干松针最好,它易着火,少夾点一烧就尽。豆粑下锅时火要旺,熟得快,熟了又不要火,所以长期旺火不行,干松针着火也容易,灭也容易。我二伯母最会烧豆粑火,我们几家烫豆粑总是她烧火。每张豆粑在烫前要用油擦锅,擦锅的油把用絲瓜绒做最好,就是留做种的老絲瓜壳,它柔软带韧,不掉毛。

灶上烫豆粑的人要不怕烫,手要快。会烫豆粑的一瓢浆在锅里一旋,刚好一个圆圈,豆粑浆从锅的四周自高往中间一淌,不用补浆。放下瓢,赶紧拿起蚌壳壳,蚌壳壳的凸面刚好跟锅吻合,快速地把浆布匀锅底。慢了豆粑浆烤熟了,就搞不动了,为了不使豆粑穿洞,就得补浆,那就有的地方就厚了。烫豆粑用农家用的斗笠盖锅最好,它透气,易干汽水。我烫豆粑喜欢一个人烫两口锅,刚好这锅浆下好,把那锅上的斗笠拿来盖这锅,取那锅的豆粑。好烫的豆粑,揭开斗笠,豆粑四周自已卷起,双手快速揭起,完好无损,真过瘾!

那时做点事都是互相帮忙,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豆粑烫得多的烫几箩筐,有的从天黑烫到天亮。人多说说笑笑,时间也容易过,互助增进了友谊,体力的劳累换来了心理的愉快!值!

现在都聚居在城镇,热闹,生活也幸福,可冷落了我的故乡一一聂西塆,再也看不到炊烟飘在家家的屋顶,公鸡在门口拍着翅膀,那个时候值得怀念。

作者简介:聂铁贞,黄梅县诗词学会会员,文学爱好者。

编辑:秋 歌

审核:周火雄

终审:聂援朝

图片:网 络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豆粑是什么做的(豆粑是用什么做的)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4753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