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绥中县火锅(绥中哪个火锅店出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3 09:39:34
导读

火盆和烙铁具有极强的地方风韵和传奇色彩,它伴随东北人度过无数个严冬,为人们带来无限的温暖和乐趣。历经几番更新和改造,后来已经面目全非,甚至连主要功能也发生了改变。据资料介绍,火盆的发源地在东北,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满族的祖先发明并流传下来的,它是人们冬季里御寒取暖并保存火源的用具。烙铁跟火盆是一对亲密的搭档,它是在火盆里扒火、压灰的工具。原始的火盆是泥做的,它不是来自市场的商品,而是

火盆和烙铁具有极强的地方风韵和传奇色彩,它伴随东北人度过无数个严冬,为人们带来无限的温暖和乐趣。历经几番更新和改造,后来已经面目全非,甚至连主要功能也发生了改变。

据资料介绍,火盆的发源地在东北,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满族的祖先发明并流传下来的,它是人们冬季里御寒取暖并保存火源的用具。烙铁跟火盆是一对亲密的搭档,它是在火盆里扒火、压灰的工具。

原始的火盆是泥做的,它不是来自市场的商品,而是自家动手或是请人制作而成。火盆的大小及形状略有差异,没有统一的规格及模式,通常是根据主人的喜好来制作。一般盆口约35厘米,盆高约20厘米,盆壁厚约3厘米。别看火盆的外表很简单,其制作过程却很讲究,从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火盆的原材料是黄土和麻刀,其中黄土和成的泥是盆体,麻刀形同混凝土里的钢筋,起到加固和防裂的作用。还要有一个做模具的瓦盆,要形状得体且样式好看的才行。再来一张牛皮纸,隔在模具和盆泥之间,起到易于脱模并光滑火盆内壁的作用。要选择粘度适宜的上好黄土,并用筛子将土里的沙粒及杂质筛净。可用散麻或拆开的麻绳做麻刀,切成1寸左右长的小段,揉搓得越松软越好使。将黄土和麻刀的掺合比例掌握好,就可将它们和成泥了。和完的泥要醒几天才能用,期间还要往泥的表面喷上几遍水。据说醒过的黄泥才好使,否则泥性太大,成盆后易裂易变形。

合成的麻刀泥不能太干,太干了不易摁压和拍打,会造成盆体密度不够而影响质量;也不能太稀,太稀了立不住胎,制不成盆。在着手制作之前,还要将醒好的麻刀泥进行反复的调理,像揉搓打果子的面团一样,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才行。大体的制作程序是:将模具倒扣在一块平板上,再将经过浸泡的牛皮纸贴在模具上,用清水贴,禁用浆糊,要贴得平展、无皱无褶才行。然后将醒好的麻刀泥揉成约一寸粗细的泥条,沿着模具由下往上一圈一圈地缠绕,边揉泥条边缠绕,一直到缠满为止。接着是由下至上的摁压和整形。这个环节至关重要,要手指灵活、用力均匀,准确观察泥胎形态,适时调整操作手法。泥胎半凝固的时候,还要往盆面刷一层泥浆,起到光滑、美观的作用。手巧的制盆人,还会将盆沿镶上花纹,在盆面刻上花瓣或吉祥的文字。一个火盆做好了,把它放在阴凉处,七、八天后就可拆模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有炭火从中不断地烘烤,火盆的硬度还会大大增强,只要没有较重的磕碰,可以用几十年。

后来的火盆是生铁铸造的,也有用铜片刨制的,其形状要比泥制的好看,多了一圈七、八厘米宽的盆沿,铁盆约有七、八毫米的厚度,铜盆的厚度更薄一些。金属火盆导热快,释放温度比泥火盆高得多,正因为如此,主人的炕席常被它烙坏,为此它的下面总要垫上一块木板或抹布。老式金属火盆在1958年“大炼钢铁”那阵子,多数被主人上交给公 社了,剩下一些也很难看到。当时补缺的自然是最原始的泥制火盆,所以笔者才得以看到。

为保持热源,从灶坑扒进火盆里的暗火(未燃尽的草木灰)必须用烙铁压实,不烧烤食物、不使用烙铁熨烫时不能随便翻动。炭火的体积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慢慢变小,以致初时的满盆变成最后的盆底。只要不是频繁地翻动,一盆暗火持续不灭的时间足以达到24个小时。次日早晨做饭时,用盆底的暗火烧红麻杆,吹几口或摆几下就能见明火,真正的“死灰复燃”了,用做点火的引柴比火柴还要好使。

烙铁是最简陋的原始工具,有了火盆之后人们就发明了它。它是一块双面弧形的三角铁,约有10毫米厚,形状像小炮弹头,高粱面饺子般大小,后端接一根约30厘米长的铁把柄。它除了有扒火、压灰、探取火盆里埋藏食物的原始用途外,还有近代的熨烫和引火的功能。过去农村人都是自己手工缝制衣裤,普遍用碎布自制布鞋,还要经常缝补衣裤、鞋袜等穿戴,虽然没有现在的棱角和线条, 但个别部位还是需要熨烫的。把烙铁插在火盆里,必要时也可两把烙铁轮换用,温度适合时用来熨烫裤腰沿、裤脚边及那些用来做鞋、缝补的零碎布料,那是既方便快捷、又经济实用的原始熨烫工具。也有人图方便,随手就把烙铁当成了点烟的工具,同时还能省下一些火柴。可恶的是,我们在影片或小说里看到,被烧红的烙铁成了握在敌人手里的刑具。直到现代,人们利用烙铁的原理发明了熨斗,初期是用炭火做热源,后来出现了电气混合熨斗,更加广泛地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之中。

后来又有“锅撑子”加入了火盆一族,那就是用3根S形铁条支撑着一个铁圈的锅架。有了它的加盟,火盆的功能扩大了许多。烧树枝的山区人把灶坑里的木炭火扒进火盆,压实后把锅撑子放在上面,用那种微火烹制“砂锅焖肉”,从早晨焖到晚上,能焖出一道绝美的菜肴。在火盆上不仅可以做饭炒菜,还可以用暗火给饭菜保温,使主人随时吃上温热的饭食。火盆成了一个简易炉灶,具有了取暖、引火和煮食的多重功能。

与烙铁为伴的还有一双铁筷子,那是两根前端尖细、中间拧着麻花纹、末端连着一条细铁链的小铁棍儿,是夹取火盆里烧烤的诸如花生角、地瓜干之类小食物的专用工具。后来火盆消失了,火筷子很快另谋他就,成了铜火锅的下属,专门负责夹木炭。

冬天是农闲的季节,特别是进了腊月,除了青壮劳动力在外劳 作,家庭主妇在炕上做些针线活儿,老年人和儿童都过起了猫冬的日子。那时的房体普遍不太严实,加之没有任何取暖设施,以致泥墙皮挂霜,室内存水结冰,全家最暖和的地方就是火炕上的火盆旁。“快脱鞋上炕烤烤火。”这是冬天里招呼客人的第一句话;随后要用烙铁把火盆里的暗火拨一拨,露出红火炭以增加温度,这是对尊贵客人的最好礼遇。

猫冬的人们围在火盆旁,有讲不完的瞎话、猜不完的谜语。有条件的人家抓来几把花生角扔在火盆里,再烫上二两老白干,几个人边烘烤、边唠嗑、边剥花生吃,轮换着喝那壶烫热了的老白干。在那个温馨的氛围里,不知人们道出了多少乡情,什么男婚女嫁、人情往来,不管是天南海北还是古往今来,统统都在热聊范围之内。火盆里埋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藏着孩子们童年的梦想。

学龄前我常去前卫狄家沟的姥姥家,在那里,我知道了火盆的用途,享受了火盆的温暖,也尝到了来自火盆里的美味。初冬季节天将渐冷,姥姥家就开始使用火盆,直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才停用。在那大约5个月的时间里,那个火盆里的暗火是从不熄灭的,除了点煤油灯之外,做饭点火、点烟从来不用划火柴。天冷时靠近火盆烘一会儿,去外面也能挺一阵子。晚上把潮湿的鞋子立在火盆旁, 次日穿起来温热干爽,感觉好极了。舅母从缸里往外捞酸菜、在菜板上切酸菜时,手被冰得通红,她时不时地把手伸在火盆上,边揉搓边翻动手心手背,简单烘烤一下继续去干活儿。姥姥在火盆里给我烤过粘豆包,烧过地瓜、土豆和小鸟,我还在那里烤过花生粒和黄豆粒。烤透的粘豆包软软的,表面有些黄褐色的糊皮,吹去一层灰土就可入口。烧地瓜要选择细小的才好熟,埋在暗火里耐心地等待,大约10多分钟后,看到火盆里有灰柱腾起,那是地瓜里冒出的气体,表示差不多烧熟了,扒出来后,把稍硬的地方用手捏一捏,言之为“串串气”,整根地瓜也就熟了。烧鸟是用黄泥裹起来烧,烧熟后剥皮就像剥松花蛋一样简单,一根毛也不剩,一点儿也不糊。烤花生粒、黄豆粒等小食品不能直接埋在暗火里,要把它们放在小筛片上、煨在火里烧烤才行,否则会找不到,落在火盆里还会烧出一 股焦糊气味。在我看来,凡是出自火盆且是现烤现吃的食品,都可堪称美味,都是回味无穷的佳肴。

[作者简介]揣忠,1952年生, 绥中县前卫镇人。1968年离开学校,曾务农、干木工、做临时工、当车间负责人,后来任林业财务会计、林场场长、果品经销经理、森防站长、社会保险机构负责人等职务。业余爱好文艺、体育。2013年在绥中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岗位退休。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绥中县火锅(绥中哪个火锅店出名)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4661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