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甸县勒平社区,磨豆腐这项手艺传承了上百年。如今,村民们靠着这项老手艺,磨出的豆腐不仅滑嫩可口、豆香味浓,还成了勒平社区一部分人家的主要产业,美味的豆腐磨出了红火日子。
颗粒饱满的大豆
挤豆浆
煮豆浆
豆腐脑
颜色雪白、口感细腻的豆腐脑
一大早,勒平社区大勒平一组村民段绍菊便开始忙碌起来。将浸泡了一夜的大豆,倒进粉碎机碾成浆糊,过滤豆渣后挤出豆浆。接着,将豆浆倒进锅中煮熟,再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石膏水,静置二十分钟左右,与石膏水发生反应的豆浆便凝结成了豆腐脑。
在这个环节,放石膏水靠的是经验的积累。石膏水放少了,豆腐太嫩,不成型;石膏水放多了,豆腐太硬,口感不行。段绍菊家制作的豆腐滑嫩可口,这与用石膏水的深厚功力大有关系。
“我家做豆腐的手艺是祖传的,到我们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主要做白豆腐和毛豆腐,想要白豆腐口感好,必须选本地豆,石膏也要适量,压的时间不宜太长或太短,吃的时候筷子要夹得起。”段绍菊说。
豆腐脑放进模具压干多余水分
成型的豆腐
豆腐在酸水中浸泡
接着,段绍菊将豆腐脑舀进用纱布垫底的豆腐模具里,盖上纱布,铺上竹板后,放上重物压实。豆腐花般的豆腐迎来脱胎换骨的重压,多余的水分被压了出来,二十分钟左右,掀开包裹豆腐的纱布,一整块润滑爽口、豆香怡人的嫩豆腐就新鲜出炉了。
豆腐放进盒子里发酵
段绍菊家不仅白豆腐做得好,毛豆腐更是一绝。将白豆腐切成九立方米大小的方块,在压豆腐沥出的水里浸泡四个小时后,待豆腐吃起来有一点微微酸的时候,再放进木盒子里,经过一天时间沥水、五天时间发酵后,豆腐内各种微生物快速生长,水嫩的豆腐便披上了米黄色的绒衣,甚是可爱,一块块毛豆腐挨挨挤挤,抱团成了一块柔软的“棉被”。
放进盒子里的第二天,让豆腐沥水
豆腐放进盒子里的第三天开始长毛
放进盒子第四天 米黄色的外衣上长出了雪白的绒毛
放进盒子的第五天、第六天,发酵成熟的豆腐块块相连
“上乘的毛豆腐是黄色的,口感软糯细腻,装进盒子之后,从第二天开始还要每天翻动它,这段时间要发酵六天、七天才成熟。”段绍菊说。
腌制豆腐
腌制好的油豆腐
施甸人喜欢在冬天里将毛豆腐蘸上高度白酒,再用辣椒面、花椒面、草果面、盐、生姜丝包裹起来后倒上菜籽油进行保存,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这寻常人家最普通的美味,成了记忆中温暖动人的部分。更值得一提的是,勤劳智慧的勒平人还将这一代代传承的绝佳美味送进了千家万户。
美味的油豆腐
腌制油豆腐
“进入冬季,豆腐生意最好的时间就从这两个月开始,最多的时候做七、八百斤,最少的时候做四五百斤,每年做十多万斤,卖到施甸、保山、昌宁,每年的收入在三十多万元。”段绍菊说。
文图:杨磊 杨丽娟 瞿柯楠 段茸茸 王志林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