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排水方式
屋顶排水方式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类。
一.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意指屋面雨水自由地从檐口落至室外地面。3层及3层以下或檐高小于等于10m的中、小型建筑物可采用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的挑檐尺寸不宜小于0.6m。
二.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通过排水系统,将屋面积水有组织地排至地面。即把屋面划分成若干排水区,使雨水有组织地排到檐沟中,经过水落口排至水落斗,再经水落管排到室外,最后排往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
有组织排水又可分为内排水和外排水两种方式。内排水的水落管设于室内,构造复杂,极易渗漏,维修不便,常用于屋面面积较大的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屋顶,一般多层建筑则应尽量采用有组织外排水方式。
有组织排水广泛应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高标准低层建筑、临街建筑及严寒地区的建筑也应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
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时,应使屋面流水线路短捷,檐沟或天沟流水通畅,雨水口的负荷适当且布置均匀。屋面水落管的数量,应按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规定,通过水落管的排水量及每根水落管的汇水面积计算确定。对排水系统还有如下要求:
(1)每一屋面或天沟,一般不宜少于两个排水口。
(2)两个雨水口的间距,一般不宜大于下列数据:
有外檐天沟 24m
无外檐天沟、内排水 15m
(3)雨水口中心距端部女儿墙内边不宜小于0.5m。
(4)屋面流水线路不宜过长,因而屋面宽度较小时可做成单坡排水;屋面宽度较大时,例如12m以上宜采用双坡排水。
(5)水落口负荷按每个水落口排除150--200m2屋面集水面积的雨水量进行估算。当屋面有高差时,如高处屋面的集水面积小于100m2,可将高处屋面的雨水直接排在低屋面上。当为无组织排水时,低跨屋面受水冲刷的部位,应加铺一层卷材附加层,上铺300-500mm宽的C20混凝土板材加强保护;当为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加设水簸箕。如高处屋面面积大于100m2时,高跨屋面则应自成排水系统。
(6)檐沟或天沟应有纵向坡度,使沟内雨水迅速排到水落口。纵坡的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檐沟、天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用石灰如渣等轻质材料垫置起坡。
(7)檐沟净宽不小于200mm,分水线处最小深度大于120mm。
(8)水落管的管径有75mm、100mm、125mm等几种,雨水管内径不得小于100mm,管材有铸铁、水泥、塑料、陶瓷、PVC等。水落管安装时离墙面距离不宜小于20mm,管身用管箍卡牢,管箍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1.2m。
三.有组织排水常用方案
有组织排水通常采用檐沟外排水、女儿墙外排水及内排水方案。
1.檐沟外排水
(1)平屋顶挑檐沟外排水
挑檐沟外排水是使屋面雨水直接流入挑檐沟内,再由沟内纵坡导入水落口。此种方案排水通畅,但施工较为麻烦,设计时檐沟的高度可参建筑体型而定。
(2)坡屋顶檐沟外排水
外排水檐沟悬挂在坡屋顶的挑檐处,应采用镀钵薄钢板或石棉水泥等轻质材料制作水落管则仍可用铸铁、塑料、陶瓦、石棉水泥、PVC等材料。檐沟的纵坡一般由檐沟制挂形成,不宜在沟内垫置材料起坡。
2.女儿墙外排水
房屋周围的外墙高于屋面时即形成封檐,高于屋面的这段外墙又称做女儿墙。如将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处做出坡度为1%的纵坡,让雨水沿此纵坡流向弯管式水落口,再流入墙外的水落斗及水落管,即形成女儿墙外排水。
平屋顶女儿墙外排水方案施工较为简便,经济性较好,建筑体型简沽,是一种常用的形式。坡屋顶女儿墙外排水的内檐沟排水不畅,极易渗漏,宜慎用。
3.内排水
内排水方案的屋面向内倾斜,坡度方向与外排水相反。屋面雨水汇集到中间天沟内,再沿天沟纵坡流向水落口,最后排入室内水落管,经室内地沟排往室外。内排水方案的水落管在室内接头甚多,易渗漏,多用于不宜采用外排水的建筑屋顶,如高层及多跨建筑等。
4.其他排水方案
上述几种排水方案是最基本的形式。在实践中还可根据需要派生出各种不同的排水形式,如蓄水屋面常用的檐沟女儿墙外排水方案,为使水落管隐蔽而做的外墙暗管排水或管 道井暗管内排水等。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