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东北人到了冬天,一定要“猫”在室内,吃上一口暖呼呼的家乡味。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最坚持不懈的传承。而这份传承放在通化,一定和集安高丽火盆有关。
通化市东昌区,有一家名叫老字号正宗集安高丽火盆的饭店。在很多网友评选出的当地美食Top榜上,它常年霸占着首位。
每一段传说都自有其神奇之处,当我走进店门,和老板李云鹏聊起他的火盆店后,我便收获了一段超乎预想的乡味记忆故事。
李云鹏首向我介绍了自家店里的情况:“咱家火盆的食材都是非常新鲜的,肉都必须是当天采购的,熟食必须是自己家现烀的;调料的种类繁多,有十多种;为了搭配火盆,我们店里还有推出很多其他的正宗朝鲜族美食,饮品中还有自家酿的米酒。我们是想把对火盆的这种感情,尽量体现到每一个细节处。”
从开业经营到现在,十余年的时间里,这火盆的炭火烧得越来越旺、火盆上的肉越来越香、回头客也越来越多。李云鹏把日历上一页页的日子,熬制成了独家的酱汁,拌上自己的热情,统统都撒到了火盆之中;那份执着,随着肉香、菜香,不断地蒸腾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在通化出生、长大的李云鹏,不仅是店老板,更是一名专业的厨师。他对味道,有着更高于常人的理解。
“我是地地道道的通化人,火盆是我从小吃到大的美食。与其他同类型的菜肴相比,我认为火盆的特点更为突出。它是用炭火烤制的,有肉、有菜,一层铺一层,最下面是豆腐,然后是豆芽,再上面是肉,接着是米肠;汤汁会席卷着一切,在热烘烘的火盆上煎焅,直到焅干。”李云鹏越说越兴奋,“最后飘出来的味道非常多元,细闻是很有层次感的,但吃起来是很融合的。一般的客人一口吃下去,可能很难单用一个词描绘出到底是什么味道,但就是和平时吃的肉啊、菜啊的味道不同,最后都会感慨说——啊!这就是火盆的味道!”
是啊,这就是火盆的味道。一句话,引发了多少人的共鸣,概括了多少种滋味。
外地人吃火盆,吃的是味道。通化人吃火盆,吃的是一份乡情。
“火盆对我而言,是儿时的记忆,是青春,是家。”李云鹏曾在外打拼过几年,每每想家时,首先会想到火盆,“那时候,一想要吃火盆了,那就是想家了,然后就惦记着该回家看看了。其实不只是我一个人,很多身在外地的通化人都是这样的。我们在家的时候,亲朋好友相聚,一定是要吃火盆的;就算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我们的日常也是吃火盆——这就是我们通化人的生活。”
火盆的味道已经融到通化人的身体里、生命里。这哪是一道美食?这分明是一种清晰文化符号,一份浓情的精神寄托。都说是身土不二,想必这是长期固定的地域类型,滋养出的身心合一的记忆习惯和依赖。
也是,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
最终,李云鹏还是决定回到故乡,在家的土壤里,生炭架锅,升起一缕缕来自于火盆的炊烟。
“以后啊,我就想守着家乡的味道,把火盆做得喷喷香,让外地的朋友一口就记住咱大通化;让本地人更加离不开咱的家。”李云鹏满脸幸福地说道。当被问到家是小家还是大家时,他嘿嘿一笑:“是小家也是大家,反正就是咱们的家!”
简简单单的一袭话,踏踏实实的赤子心。火盆大吗?它装下的不过是通化人的柴米油盐。火盆小吗?它承载了通化人世世代代的不了情。我多想再回到通化,再吃一口火盆,在这飘雪的冬季,让这口通化味道,也温暖着我的心。
记者:杨雪妍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