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联
对联的产生,有人认为与《易经》里的阴阳理论和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有关。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中华民族的确历来喜欢它成双成对地出现。文学的源头《诗经》中就有大量的整句、排比句、复沓句(段),窃以为,整句就是对联的滥觞。《诗经•卫风•硕人》写到庄姜的美貌,是文学史上为人乐道的经典:“(第二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四个“如”,是明显的排比句。柔荑与凝脂,都是名词都是偏正短语。蝤蛴与瓠犀,都是名词一个动物一个植物。“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整句;巧笑对美目,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倩和盼都是动词。以上四对,如果不考虑平仄,算是对上了眼的。而“螓首蛾眉”,螓首对蛾眉,就连平仄也无争差了,当然这是无意的巧合。
先秦诸子散文,承继了风骚的优良传统,排比、整句(整句,不妨视作不严格的对偶)运用得相当熟练,为了增强气势为了加强说理。
到了汉赋,骈偶就成了作者有意而为之的事了。而骈文是对偶的直接源头。
真正促使对联产生并走向规范的产婆兼奶妈的,是齐梁时提出“四声八病”并大力实践的周颙和沈约以及其他文人。
到了唐代,近体诗成熟后,五律七律中律联的水平“乘着诗歌的翅膀”登峰造极。
据历史记载,后蜀主孟昶,于公元964年的除夕,在卧室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最早的春联。
鄙人有个疑问。正如刚才所说,唐代诗歌中的对偶水平已经达到巅峰了,然而到了五代十国的孟先生这里,为什么他写的对联反而不及格了呢?请看鄙人替您分析分析。
这天下第一春联的下联没问题。上联呢?“新年纳余庆”,平平仄平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都是平声,属于律诗里的拗句,本当为“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字可平可仄)。在唐诗里没问题,但是,作为春联不行,春联的要求更加严格。鄙人的结论是,要么后蜀末代皇帝不懂对联,要么这个所谓的历史记载有假。
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第一个重视春联的人,他下令各家各户都要张贴春联,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头百姓。为了将这一文化盛举落到实处,朱先生为此专门微服私访。兴致高时,还即兴创作,比如他替某屠户兼阉猪匠撰写的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除了杀气腾腾还带有不吉利的“死”字不适合做春联外,上天入地大刀阔斧,想落天外气势恢宏,不愧帝王气度,不失联中精品。不得不说,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推广普及对联这一卓越创举,将知识分子专属的雅文化大众化,将文化从文人墨客私密的桌上贴向千家万户公开的门上。之后相沿成习六七百年之久,千秋文化传承大业,厥功甚伟!
近年,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兴起,文学文化出现“繁荣”的迹象,却也泥沙俱下。中有一些未入流者,无知者无畏,看热闹不过瘾,粉墨登场,愣充内行。据敝人狭隘的认知范围,“今日头条”上与“对联”有关的信息铺天盖地,附庸风雅人满为患,可惜佳构太少,我们对不起传统文化,也愧对这个伟大的时代。
基于此,鄙人不揣浅陋,愿将所知道的点滴知识和一得之愚奉献。以期抛砖引玉,也请方家赐教!
一般对联票友,最容易出错的是平仄。鄙人就先说说七言对联的平仄。七言对联里,只有两种基本的格式。甲式: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乙式: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下面讨论几个问题。
第一,七言对联是在五言对联的前面各加俩字,所加的两个字的后一个字,要和五言对联本身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反。这是常识。
第二,有句相传已久的对对联的口诀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口诀过于粗放,尤其是对于“诗钟”来说基本行不通。就一般对联来说,也不够严谨。个人认为,至少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1)孤平、三平、三仄要避免。甲式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个字不论,换作仄声,就犯了“孤平”。假如自作聪明,将甲式的上下联颠倒一下,变成“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就犯了“三平”“三仄”的大忌。
(2)七言对联里,上下联不宜只有两个平声字或两个仄声字。属于失重。比如甲式上联“平平平仄平平仄”、甲式下联“仄仄仄平仄仄平”、乙式上联“仄仄仄平平仄仄”、乙式下联“平平平仄仄平平”,都是五平两仄或者五仄两平,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的现象。这个时候,最好在适当的地方救一下,以便七字之中平仄字数的比例是三比四或者四比三。
将七言对联这个基本功做好了,其他长联短联就好办了。短联,自不必待言。长联呢,按照以前专家的说法,如果上下联都只有两三句三四句,每句的末尾字,上联最好分别是平平平仄,下联最好分别是仄仄仄平。至于更长的对联,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当然,假如对自己的创作要求严格,另当别论。
好了,我们最后聊聊平仄。
我觉得,既然是传统文化,就最好按照传统来做。个人不主张采用所谓的“中华新韵”写诗写对联。因为那是懒人思维。打个比方,我们大陆通行简体字,而像鄙人这样偏好繁体字的“老古董”,按照宽容的态度,鄙人发表文章出版著作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要求媒体刊登拙文出版社出版拙著时务必使用繁体字呢?显然说不通。标准越简单,越易得操作。避难就易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中国有七大方言区。它们各具特色,五彩纷呈。有的比较接近古汉语,比如赣方言的临川片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方言的平仄与中古汉语一致,得天独厚,占尽风光。当然,泱泱大国,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不才试着为解决困扰我们的平仄问题,尽点绵薄之力。下面就以《佩文诗韵》为例探讨。
在《佩文诗韵》里,平声与普通话的第一声第二声的重合率非常高,仄声古今差异稍微多一些。这样,问题就相对好办了。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我们首先把平声部分的常用字细读一遍,把其中极少数不是平声的列出来。之后再把仄声部分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的列出来。大家在作诗填词写对联的时候,可以有个参照。未列出的字,表示该字与现代汉语的平仄保持一致。
下边所列,稍作说明。
与现代汉语保持一致的多音字不单列出来。
同平或者同仄的多音字,也不特别指出。
三、一个字,可平可仄,两可的标为“两”,如望、看、听、忘等字,可以是平声也可以是仄声,读音不同意义一样,写诗作对,可以灵活运用。这种情况在古汉语里较为多见,现代汉语罕见。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充分展现文字的独特魅力。
四、一个字,有平有仄的多音字,就像现代汉语的多音字一样,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标注为“多”。
五、鉴于各出版社所依据的版本不同,内容不尽相同。本人依据的《佩文诗韵》,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内中亦不免有有待完善之处。笔者手头暂时没有其他版本可供参照,网络又不十分可靠。故而遗漏讹误在所难免。还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不胜感激之至,不胜荣幸之至!
上平声
现代汉语三、四声
多音字
可平可仄
一东
讧、倥
梦(不明)、恫、侗、总、艟
砻、冻、懵、泛
二冬
纵(纵横)、
从、茸、淙、共、喁、壅、憧、纵
雍、溶、凇、汹
三江
淙
撞
四支
痿
陂、离、施、迟、司、思、坻、嶷、治、尼、其、睢、噫、氏、弥、比、剂、澌、箠、隋
萎、匜、比(比邻)、褫、酾、籽、仔
五微
衣、痱、
诽、欷
六鱼
誉、趄(趑趄)、据
予、疏、除、与、茹、且、躇、咀、虑
狙、龉、嘘、如、淤、纾、龉
七虞
俱
输、瞿、蒌、酤、母、膜、瓠、芋、喻、枸、麌
驱、瓿、龉、瓿
八齐
缔、篦、
齐、妻、题、缇、媞、折、澌、批、泥
挤、诋、霓
九佳
柴、楷
十灰
咳
裁、栽、虺、悝、培
悝
十一真
驯、竣、纫
纯、振、磷、填、傧、驎
泯、琎、谆、娠、畛、嶙、瞵
十二文
闻、坟、斤、员、缊、贲、堇
蚊
十三元
袢
敦、论、媛、援、反、宛、缊、贲、蕴(蕴藻念平声)、阮、怨、蜿、溷、纯
十四寒
拌
翰、滩、澜、漫、摊、曼、弁、犴、敦、谰
看、叹、镘、谩、莞
十五删
患
犴
潸、患、讪
下平声
一先
竣
先、填、牵、研、县、钱、煎、缠、穿、缘、员、溅、卷、纯、佃、键
鄢
二萧
翘、劭
僚、娇、燋、烧、摇、昭、标、杓、夭、徼、哨、娆、橇、獠、料、繇、摽、鹞、嘹、燎
佻、劭、峤、轿
三肴
炮、跑、泡、剿
钞、姣、掊、枹
胶、敲、筊
四豪
操、漕、旄、膏、劳、芼、涝、嚣、咎(古皋字)
挠
五歌
过、娑、沱、颇、那、瘥、傩、驮、献
峩、轲、么、磋、
六麻
呀
衙,苴、污、些、哆、咤、吾、婼
爹、桦
七阳
磅
张、王、庆、泱、苍、行、汤、浪、亢、潢、傍、障、桁、頏、攘、抢、炀、蒋
望、忘、偿、妨、飏、穰、防、榔、吭、砀
八庚
趟
盟、檠、迎、行、橙、睛、轻、令、并、裎、顷、榜、请
评、侦
九青
经、庭、蜓、醒、娉、溟、町、瞑、嫇
暝、廷、听
十蒸
烝、乘、胜、征、凝、冯
凭
十一尤
留、油、湫、收、不、驺、沤、娄、叟,噍、蹂、咻、桴、欧、句、呕、诹、区
瘤、售、勠、枹、篓、蒌、鞣
十二侵
紝、椹
临、沈、深、任、喑、祲、湛
吟、妊
十三覃
参、湛、三、憨、淦、渰、澹
眈、颔
十四盐
盐、潜、渐、厌、沾、苫、淹
砭
十五咸
帆、监、鑱、嵌、掺
巉
上声(第二列现代汉语一、二声,另两列相同)
一董
总、侗、幪
懵、曚、
二肿
拥
茸、
壅、詾、溶、恟
三讲
四纸
捶、弛、揆
氏、褫、髀、瀰、箠、訾、比、坻、悝、岿
酾、哆、籽
五尾
蚁、亹、豨、虺、蜚
诽
六语
衙、予、苴
龉、茹、纾
七麌
估
麌、咻
嵝、篓、蒌、偻
八荠
荠、醍
坻
诋、徯、缇、瀰
九蟹
楷
十贿
嵬
十一轸
菌
纯
泯、畛、囷、嶙
十二吻
坟
十三阮
壸、焜、鳟
反、饭、蜿、宛
鄢
十四旱
十五潸
莞
潸、绾
十六铣
娈
卷、栈、蜓、钱、黾
键、搴
十七筱
娆、湫、娇、标、僚、昭、夭、燎
摽、佻
十八巧
佼、姣
挠、茅、筊
十九皓
潦、缲
缫、夭、涝
二十哿
娜、颗
沱、傩、颇、那、娑、隋
哆、轲、么、爹、峩
二十一马
哑、且
哆
二十二养
鞅、脏(肮脏)、慷、慌
榜、蒋、攘、苍、泱、抢
穰、吭、榔
二十三梗
请、顷、睛、裎
并
二十四迥
茗
溟
胫、泞、町、醒
二十五有
纠、赳、殴
叟、欧、蹂、溲、浏、培、掫、篓、鲰
二十六寝
吟
沈
噤
二十七感
澹、颔
眈、嵌
二十八琰
渐、渰
二十九(豆+兼)
湛、掺
巉
去声(第二列现代汉语一、二声,另两列相同)
一送
梦、恫、衷
砻、瞢、冻、凇
二宋
纵、共、从、雍、封
三绛
憧、艟、淙
撞、虹
四寘
锤、岿
治、思、戏、吹、迟、贲、施、槌、柴、澌、其、岿、施、睢、司、陂
哆、萎
五未
衣、痱
欷、蜚、诽
六御
瘀
虑、与、疏、茹、沮、除
誉、狙、淤、如、嘘
七遇
输
污、酤、输、瞿、恶
驱
八霁
丽、题、齐、泥
妻、挤、缔
九泰
十卦
噫、瘥
十一队
敦、徕、裁、回、栽
十二震
遴、娠
填、振、傧、琎、磷
谆、驎、瞵
十三问
闻、斤、员、缊
十四愿
论、怨、溷、曼、敦
喷
十五翰
玩
翰、漫、犴、摊、滩
叹、看、暵、谰、谩、澜
十六谏
栈
患、绾、谩、讪、汕
十七霰
娈
县、缘、燕、援、媛、佃、钿、煎、穿、缠、牵、先、研、瞑、填
十八啸
疗、僬
燎、徼、料、鹞、噍、摽、轿、烧、娆、鹩、哨、嘹
劭、摇
十九效
桡、钞、胶
敲
二十号
糙
操、劳、涝、芼、漕、膏、旄
二十一个
播
驮、那、些、过、磋
二十二禡
暇
咤、桦、杷
二十三漾
诳
浪、障、亢、王、傍、炀、张、行、汤、桁、頏、潢、防
望、忘、砀、吭、飏、妨、偿
二十四敬
令、行、庆、请、榜、娉、迎、轻、并、盟
檠、评、侦
二十五径
听、乘、胜、莹、经、庭、烝、凝、橙
听、胫、经、泞、醒、廷、暝、凭
二十六宥
留、繇、句、蹂、沤、收、犹、油、鞣
售、瘤、偻
二十七沁
任、祲、临、妊、深、沈
吟、噤
二十八勘
勘
三、参、澹、憨、淦
二十九艳
厌、沾、盐、潜
砭、苫、潜、兼
三十陷
监、帆、淹
泛、谗、鑱、淹
入声(第二列现代汉语一、二声)
一屋
屋、竹、服、福、熟、族、菊、轴、逐、伏、读、犊、渎、牍、黩、椟,粥、缩、哭、幅、斛、仆、叔、淑、菽、独、啄、秃、扑、辐、掬、濮、鞠、匊、塾、醭、蝠、孰、髑 #勠(普通话第四声,古代汉语平仄两可)
二沃
足、烛、局、鹄、督、赎、躅
三觉
珏、捉、卓、诼、涿、琢、剥、驳、璞、喔、濯、镯、擢、学
四质
出、实、疾、一、壹、吉、失、漆、橘、膝、七、卒、悉、戌、佶、嫉、茁、尼(多)
五物
佛、拂、屈、掘、吃、绂、弗、崛、厥、怫、不(多)、倔
六月
发、伐、罚、卒、竭、窟、歇、突、忽、蹶、筏、厥、阀、咄、惚、凸、渤、蝎、滑、核、矻、孛、撅、曰、讦、
七曷
遏、达、活、钵、脱、夺、割、拔、拨、聒、掇、喝、跋、魃、獭、撮、钹、泼、捋、鸹、咄、妲
八黠
黠、扎、拔、滑、鹘、八、察、杀、刹、劼、茁、戛、嘎、刮、刷
九屑
节、绝、结、穴、说、舌、洁、别、缺、决、折、切、辙、诀、噎、杰、别、哲、玦、截、讦、瞥、抉、楔、捏、竭、涅、撷、颉、跌、揭、孑、凸、薛、桀、迭、侄、掇、拮、批(多)、橇(两)
十药
薄、阁、博、郭、约、爵、酌、托、削、灼、凿、泊、搏、嚼、勺、杓(多)、涸、攫、箔、亳、礴、昨、格、斫、摸、貉、膊、噱、瘼、泽、娜、矍、昔、芍、踱、燋(多)
十一陌
石,白、泽、伯、宅、席、籍、格、帛、戟、额、柏、积、夕、隔、栅(多)、翮、革、窄、责、惜、掖、舶、择、摘、虢、谪、瘠、箦、翟、鬲、骼、只、帼、掴、咋、蝈、哑(多)
十二锡
锡、击、笛、滴、檄、激、析、皙、摘、狄、荻、戚、涤、吃、霹、踢、剔、嫡、迪、淅、蜥、霓(两)郦(多)
十三职
职、国、德、食、蚀、极、直、得、北、黑、则、殖、植、棘、织、识、逼、唧、即、亟、匐、幅、螣(多)、嶷(多)
十四缉
缉、辑、戢、集、急、湿、习、十、拾、什、袭、及、级、揖、汁、蛰、执、汲、吸、翕、歙
十五合
合、答、閤、杂、匝、蛤、沓、拉、搭、趿、咱
十六叶
帖、贴、牒、接、蝶、叠、捷、颊、楫、谍、协、侠、夹、荚、勰、睫、浃、挟、铗、喋、褶、摺、辄、苶
十七洽
狭、峡、匣、压、鸭、乏、劫、胁、插、押、狎、掐、夹、呷、胛
2019年9月11日胡黄小光作于龚坊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