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逢年过节去看望长辈,或者是去医院探望病人,你会带点什么礼物呢?有的人也许会买上两瓶好酒,有的人也许会买一盒特别流行的保健品,更多的人则会买上一束花或一个水果篮,表达一下心意。
四十多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无论去看望什么人,通行的做法就是去国营商店去称两包果子。当时的果子有好几种,有酥饼、蜜饯、金果棒等等,全都是散称的,用的还是手提的杆秤。称完以后倒在包装纸上,很熟练包装成长方形,加上一张表示吉祥如意的红纸,再用纸绳扎紧。两包一起捆扎做成提绳,就成了一份最通行的礼物。
当然,如果要去的人家有未成年的孩子,顺便买上几分钱的糖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大白兔或者小孩酥,没有哪个孩子会不喜欢。
1990年代后,果子糕点逐渐淡出礼品市场,去人家做客更多的是买一箱牛奶、一大包膨化食品,或者是一串香蕉。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曾一度流行送方便面,送麦乳精、豆奶粉等。礼多礼少,表达的都是一番心意。
礼轻情意重,礼尚往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一直传承不息,但从礼物的演变中,人们能够读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读出我们的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文/胡波 钢笔画/朱亚文 漫画/曹一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