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冬至,也是太阳的转折点,在冬至这天,太阳的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不过,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而且在冬至之后,真正的寒冬即将开始,还有小寒大寒二个最冷的节气在等待着我们。家里有老人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从冬至这一天,便开始“数九”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也就是说再过九九81天,便又是春暖花开、春机盎然的时候了~
冬至曾是“年”(“岁首”“元旦”),因此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这一天,吃什么也有着一定的讲究和美好的寓意:
一、饺子
北方人讲究“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这个典故源自张仲景,话说有一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于是张仲景回到家,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他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冬至这天,不少饺子馆会坐满前来吃饺子的人,每家也会全家人一起总动员: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煮饺子,分工合作,干活不累。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因此,为了健康平安地过冬天,不管多忙,冬至都要包顿饺子吃,白菜猪肉、酸菜猪肉、韭菜鸡蛋、韭菜猪肉、三鲜馅可以说是最受欢迎饺子馅排行榜上的前几名。
二、汤圆
江南人冬至要吃汤圆,意喻团团圆圆,阖家圆满。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兴起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改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或“冬至圆”。据清朝文献记载,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汤圆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在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三、羊肉汤
据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后,觉得味道特别鲜美,于是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后来,狗肉慢慢转变成了羊肉,有俗话说:“冬至吃羊肉,暖和一冬天”,既能抵御风寒,又能滋补身体。在四川地区,冬至要喝羊肉汤,简阳、黄甲、金堂已是羊肉汤界的三大代表,羊汤喝起来又鲜又香,毫无膻味,浑身暖暖的。每家有着自己羊肉汤的做法,再用香菜+葱花+小米辣+腐乳的蘸料,搭配豌豆尖、豆泡、萝卜、豆腐、冬瓜、白菜、粉丝等各种配菜,冬至这天吃不完的羊肉汤,第二天再拿来下面。
快到年底了,很多朋友都会天天加班,不过,明天冬至,不管多忙,抽出时间来与家人一起,围坐在餐桌旁,聊聊天、吃顿热乎乎的冬至美食吧~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然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