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吃面食,各种面食制品层出不穷,挂面便是其中一种。挂面有圆有扁、有细有宽,但多是长长的,那是带着中国人刻进骨子里的长寿安康、绵延不绝的美好寓意。
中国关于挂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彼时的“须面”是当做礼物送人的佳品,再到元代的《饮膳正要》,才有了“挂面”这一名字的出现,挂面的制作已经积累了一套独有的技艺:
“将和好的湿面团搓成小手指一般粗的面条,盘挂于木头架子上,下坠一个较短的圆形木棒,粗面条在木头的压力下逐渐被拉细拉长,并自然风干,就成为挂面”。
黑小麦面条,便是从古法中汲取前人智慧,融合现代技术,将享受过沃土生长、泉水灌溉、精心养护的黑小麦磨成面粉,以挂面的形态,把这口传承千年的历史和美味还原出来。
01.
原料的选择
筋道,是对面食的最高评价,而原料的选择,则是决定挂面是否筋道的关键一步。
小麦面粉的面筋蛋白中,麦胶蛋白形成绳索状结构,为面团提供延展性和流动性,麦谷蛋白则为面团提供弹性。所以,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黑小麦,从种子时期就以其天赋异禀的营养含量,为这一系列工艺流程奠定了原料基础。
传统的石磨工艺,低速研磨、低温加工,把黑小麦中的营养物质最大程度地保留下来,麦粒只是褪去了外衣,呈现出最质朴的形态--面粉,用手撮起一抹,再捻开,细腻而柔软。
到和面时,面粉、食盐、面头和其他辅料要严格按照比例添加,比如水温要控制在30度左右,这个温度和面,面粉的蛋白质吸水快,筋道正好。水质对面团筋度也有影响,水质PH值过低,会导致蛋白质和淀粉分离,PH值过高,又会导致面团弹性降低。而水的硬度过高,会使面粉的亲水性降低,从而降低了面团的弹性和延展性。
馋味过海的黑小麦面条,是用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百脉泉泉水和面,水质清澈晶莹,甘冽如饴,才和出了筋道的面团。
02.
制面的工序
挂面看起来普普通通,制作挂面的时间和工序却非常之繁多。从和面到制作完工,要经历熟化、切割、晾晒等十几道工序。整个过程,都在考验手艺人的耐心,每一个步骤,都裹挟着人类与挂面的情感羁绊,互相带着质朴的感情,用慢功夫、等待一个好结果。
确实是急不得。就像面团的熟化,只能慢慢来,用充足的时间,来自动调节面团内部的组织结构,让水分最大程度地渗透到蛋白质胶体内部,让面团内部结构逐渐稳定。这样再进行反反复复地研压时,面团才能形成具有强度和弹性的湿面带。
干燥,是整个流程中技术性最强的步骤,稍有不慎,做成的挂面就会发酥、发潮、发酸。传统工艺中,自然晾晒全靠天吃饭,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室内干燥技术不断成熟,面条在低温度、高湿度、长时间的干燥工艺下,湿面带经过温热的洗礼,被封印的麦香彻底散发出来,挂面也变得韧性十足,保存时间更长。
03.
下锅煮面
一系列反反复复的流程,都是为了挂面下锅后的汤清面弹、麦香诱人。
晾晒后的挂面,切成规规整整的长度,才装进包装,到达你的手里。自此,黑小麦喝饱了天然矿泉水、睡足了高品质碱性土壤、补够了生物营养源,才借着古法匠心的分寸感和现代科技的精心,带着时间和自然的馈赠,从麦粒蜕变成挂面。
这样的挂面,再不必吊足食客的耐心,甚至期待着与食客在味蕾之间的交融和升华。水开之后下锅,4分钟左右掀开锅盖,能看到热气腾腾下的面条,灰黑色的面条根根分明、不停翻滚,浓浓的麦香味随着筷子的搅动四散开来。
面好出锅盛进碗里,才让人真切感受到,这样的一口面,曾经历过千年的传承,经历过240多天的阳光雨雪,经历过十几道工序,带着经久不散的特殊麦香,在此刻绽放。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