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十、八十年代,每年过年过节,很多人家都会自己手工制作花生糖,苏子糖,有零花钱的,也会买上一些水果糖,在那个年代,过年能吃上这些糖对小孩子来说是很开心的事情。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里过年的时候,妈妈和外婆也会在年前手工制作花生糖,做法简单,材料也简单,只用先把饴糖放在锅中开火让糖融化,然后再把炒制熟的去外皮花生米倒入锅中充分搅拌,就可以把锅中的花生糖倒在铺满炒面的木板上让它冷却下来,然后就可以切成方便入口的大小供人食用了,但是花生糖存放时间不宜太久所以一半做得分量都不会太多,吃的时候也要特别小心,因为很可能花生糖会粘在你的牙齿上,难以融化,但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这也是一种乐趣,每次粘了牙都会很开心。但随着长大,家里都习惯了去超市买各种口味的糖果,过年的时候再也没有了花生糖的身影,年味也越来越浅淡了。
随着长大,在大街小巷还能听到铁锤敲击着铁片发出的叮叮叮的声音,伴随着叫卖声“丁丁糖,丁丁糖......”这种独特的叫卖方法引起了小孩子们的极大好奇心,而我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见到了丁丁糖,其实丁丁糖的原名是白麻糖,叫它丁丁糖也是因为白麻糖小贩都拿着一个下端锋利的小铁板,用小铁锤敲打铁板发出“叮叮铛、叮叮铛”的声音招揽顾客,由于敲打铁板发出叮叮声,人们也把白麻糖叫做“丁丁糖”。据说丁丁糖还有止咳化痰、润肺之功效,既能当糖吃,也能作一些中药的引子,而且老少皆宜,深受广大顾客的喜爱。
和丁丁糖色泽相似的还有另一款糖,不同的是这款糖糖丝雪白、纤细,如祥龙之须,据说这款糖在民间已流传两千年,这款糖也深得雍正皇帝的好感,还为之取名为“龙须糖”,自此,龙须糖红遍了大江南北,但是在昭通大家都把这种糖叫做丝窝糖,因为制作丝窝糖需要把麦芽糖放在干净的小盆里,坐在热水锅中慢慢化开,让麦芽糖变软,然后将变软的麦芽糖取出,放在案子上反复揉搓,像和面一样,再蘸上糯米粉将中间的洞拉大,扭成“8”字,然后重合,不断重复,直至呈拉丝状,最后把其余材料像沾糯米粉一样混合包入糖丝内,卷起来,整好形就像一个丝线做成的大窝,层次清晰、营养丰富、入口即松、回味甘甜。
花生糖,丁丁糖,丝窝糖都是糖,我还想说一说画,而这画也是独具特色的画,这些画都出自于一个个的民间艺术家之手,而这画就是糖画。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师傅们在一块转盘上画上各种图案,客人能得到什么样的画全凭运气,师傅在一口小锅中放入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客人选好图案,在绘制造型时,由师傅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很快栩栩如生的造型就出现了,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就完成了。记得为了得到一条龙,一只凤凰的糖画,小时候我可没少费力气,每次得到都会小心翼翼的举着它在很多小朋友羡慕的眼光中拿回家,等自己欣赏够了就一口一口吃完。
你们还记得这些糖吗?这些糖你们喜欢这些手工糖吗?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