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为群众办事”近日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川南采访分队和重庆分队在泸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联系下一起来到了位于叙永两河镇天生桥村川南仅有的一家砂锅生产地,以采取原材料的地名和传承人的姓氏来取名的吊洞龚砂锅,这个吊洞龚砂锅还是四川省非遗项目,现在的主事人龚开贵已经是第七代传承人了,目前由他的两个儿女共同打理。
在拍摄的过程中龚琴给我们介绍了制作的工艺流程。小工艺有75道手工工序,大工艺有四道分别是:备泥 制作 晾晒 烧制。因为备泥是在一个名叫吊洞的山洞里采取的,为了大家的安全就没有拍摄到备泥的过程。
两河吊洞龚砂锅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已列入四川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砂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炊具,古往今来,它以其独有的特质,盛行于世间,宽汤文火正是其烹饪的特点。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砂锅是备受欢迎的烹饪工具,对于砂锅的记忆,想必泸州人并不少有,小时候母亲熬药的药罐、煨汤的炖锅都是用砂锅。然而烧制砂锅的传统技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位于叙永县两河镇的吊洞砂锅,依然保留着最本土、原始的传统烧制技艺。吊洞“龚砂锅”的第七代传承人龚开贵依然坚守传统技艺,目前为川南地区手工制作砂锅唯一的人。
龚琴介绍到他们吊洞龚砂锅发源于湖北孝感,在明朝末年时期,龚家就开始从事砂锅制作,已有400余年历史。龚家祖先带着砂锅技术来到了叙永县两河镇吊洞一带,发现吊洞里面的泥土适合制作砂锅,就开始在当地以烧制砂锅为生。56岁的龚开贵是吊洞砂锅的第七代传人,当地人都称他“龚砂锅”。8岁时,龚开贵便开始和父亲学习制作砂锅,四五十年来,他的双手和泥巴早已有了亲人般的默契。在龚开贵的手里,黑漆漆的泥巴一会儿便成了一个个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茶罐、酒杯、花瓶、人像、动物等,“只要我看到过的,就能用泥巴做出来”。
由于吊洞砂锅一直传承着传统的手工烧制,所以成品不如机械化的精细。“烘烤、烧制的技艺虽然好,但不够精细,接受度不高。”龚开贵说,他今后将慢慢引进一些机器,将砂锅做得更加精细。同时,龚开贵正着手将烧制砂锅的每道工序用砂锅泥像做出来,虽然构思需要时间,但具体制作只需15天左右。
在他的小作坊内,龚开贵将祖辈留下来的砂锅制作足迹一一保留,做成了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阵列着龚开贵祖辈遗留下来的各个时期、各种各样的砂锅器皿、工艺品等,最早的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霜保留至今,虽落满灰尘,却写满历史。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