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科任 李嫒嫒
数字经济基础底座
“数字地球作为打通天上卫星资源与地上行业应用的承载平台,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底座。”北京市顺义区委书记、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工委书记(兼)龚宗元在峰会致辞中表示。
数字地球作为空天信息产业的重要一环,已经走入百姓生活,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不仅在空天信息技术上进行了全链条科技创新布局,而且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让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发展由大变强。
空天信息是构建空天基础设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各领域、行业的应用深度融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表示,数字地球科学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前沿科技领域之一,不仅为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撑,还可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减灾、科技创新、社会经济、教育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未来,空天信息将拓展更多技术应用场景,打造覆盖空天信息全产业链的生态。
数字地球技术发展按下“加速键”。中科星图董事长许光銮表示,公司积极探索北斗高分融合的产品型态和应用模式,构建线下、线上共创共建、融合发展的产品体系。作为国内数字地球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先行者和领军企业,中科星图制定了集团化、生态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将以数字为钥,开启地球智慧之门,构建可计算数字地球,链接真实世界,赋能千行百业。同时,从行业应用走向大众应用市场,探索数字消费新生态,激发数字消费新动能。
抢占新业态风口
“高性能计算技术是持续提供高效数字地球服务的基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在峰会上表示,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上传输的信息流是算力对数据进行粗加工后的结构化抽象;而在智能时代,互联网上传输的智能流是算力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与精炼后的模型化抽象。“低门槛、高品质的消费侧体验将带来技术大规模普及。”
从数字地球到可计算数字地球,离不开技术的驱动。中科星图副董事长、总裁邵宗有介绍,学术创新每走一步,都会助推可计算地球创新发展。这些创新将赋能可计算地球的构建。数字地球的演进模式分为数字地球、可计算数字地球、智能地球三个阶段。为实现上述目标,中科星图规划了“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数据上云、计算上云和应用上云,未来将赋能千行百业。“我们希望可计算地球今年能够赋能两万家企业,要让大众像用水用电一样使用空天基础设施,打通空天信息触达大众最后一公里。”
构筑可计算数字地球需要社会各界鼎力配合、携手同行。“当前,数据获取手段和速度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孙显表示,构建小型化、低成本、高分辨率卫星星群已成为趋势,深度学习和遥感相结合,显著降低了专业应用门槛,催生出全新的应用模式。目前,数字地球的典型创新应用涉及典型目标识别、大区域精细分类和城市建筑物精细重建,与数字地球融合推动行业应用,持续提供数据与基础模型服务,将继续赋能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推动全链路遥感下游应用智能化转型,打造可推理、可预测的数字地球,持续提供基础服务。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超算系统、超算中心、超算应用软件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在会上介绍,国家超算互联网基本形成了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总体布局,对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升,有效支撑原始科学创新、重大工程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高品质生活。
数字地球让大家看世界越来越清楚,背后是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国家水网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不均衡、区域性缺水问题突出的必要路径,也是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设施。”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建云表示,国家水网工程的建设需要数字技术支撑。数据信息是国家水网安全、绿色、智慧建设和管理的基础,知识平台是国家水网精准、高效、智慧调度和运行的关键,而数字孪生是国家水网智慧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抓手。
当前,数字地球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政务管理、智慧应用与民生科技等领域不断落地开花。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