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挺幸福的。社会大环境安定,学习上负担不重,避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家家都有房,手上有粮票的,计划经济年代,人人经济水平差不多,吃饭的时候,经常你家送来几个饺子,我家送去几个包子,闻到鸡汤的味道,没准邻居家的娃就直接窜到那家去分吃了。大人们也是乐呵呵的敞开大门接待。到了晚上,全家围在一起,盯着14寸的黑白电视,简直幸福的上天。
80年代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程,因为见证了黑白电视机、港台连续剧、新加坡连续剧、国产优秀动画片、万元户的诞生、牛仔裤、甚至还有可口可乐和肯德基。经济方面更是见识了让无数父母为之疯狂和追随的股票证券的产生。那时候,街上基本上全是公交车和自行车,看到一台桑塔纳就觉得很高档了。
80年代也是一个碰撞更替的年代。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随着国门开放,西方各种文化行为的传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集团与个体的碰撞、各种新奇的事情让80年代的人应接不暇。
1、80年代的春晚--有喜庆
首届春节晚会始于1983年2月12日20:00,晚会整体欢乐、喜庆、热闹,让每家每户都看的开开心心。看完后,男人开始模仿赵忠祥老师吹头发,女人开始模仿刘晓庆老师画口红。从83年开始,每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务必是结束年夜饭后,齐齐围在电视机旁,一睹晚会风采。还记得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吗?帅气的男人跳着迪斯科,头发刷的油亮亮,热情四溢,瞬间火遍了全中国。人人都会哼一句:"你就像那一把火“! 冯巩也是从春晚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为每家每户的大年三十带去了很多欢乐!
2、80年代的年夜饭--有年味
80年代的年夜饭,从来就是家里的一件大事。早在春节前一个多月,家家户户都开始进行采买了。穿新衣,过新年,放鞭炮,饭桌上冷盘、热菜、炒菜、肉汤,看的孩子无比眼馋。孩子的饮料就是桔子粉、酸梅粉冲泡的桔子水或酸梅汤;大人们就是一起喝起了白酒,一顿饭吃下来热热闹闹,年味十足。彼此插诨打趣,你敬我往,其乐融融!老人坐在上首,看着儿孙满堂,幸福的笑开了花。孩子们拿的压岁钱,几毛钱都高兴的不得了。
3、80年代的电视节目--太精彩
80年代,一台黑白电视就能让全家的晚上齐聚一堂,等着《上海滩》(1985年引进),大家认识了周润发和赵雅芝。
等着《大侠藿元甲》(1983年引进),大家认识了米雪、黄元申
还有最经典的《射雕英雄传》(1985年引进),大家认识了黄日华、翁美玲、苗侨伟、杨盼盼、曾江、刘丹。不仅演员个个成了经典,电视剧里的主题歌和各种剧中插曲也成为了经典,至今仍在传唱。人物的贴纸更是买的风声水起,贴的本子上到处都是。
除了电视剧,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几乎算得上是传奇,各种中国传统水墨原素运用的那是登峰造极,也是一大经典之巨作,曾经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无限的想像与视觉的美好盛宴。《九色鹿》、《雪孩子》、《邋遢大王奇遇记》、《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都出自上美之手。哪怕现在随便哪一部拿出来,仍然让人看的津津有味。
4、80年代老物件--有情怀
那时候的年轻人喜欢吹口琴,吹奏的时候模样非常潇洒帅气,整个身体会随着音符的节奏感晃动,很激情很阳光!一曲终了,周围的女孩子都不禁听入了迷,也同时羞红了脸。
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一件这样的双卡录放音机,那真是让周围孩子无比羡慕的呀。早上调到广播电台,周围邻居都能跟着听新闻,晚上吃完晚饭,放进去卡带,周围邻居也能跟着沾光听着歌。不过呀,这种机器用的真的不会太频繁,毕竟买电池、用电也是要钱的呀!
这种娃娃,几乎每个孩子人手1个。全身塑料,但没有任何异味,脱下衣服就是裸的。四肢还能随意旋转,还是卸下重新再装上去。材质也比较硬。但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它。
5、80年代小零食--特解馋
每到天热,总想着从爸妈那里扣几分钱去买一根过嘴瘾。
四季必备啊,冷饮热饮都好喝。
这简直就是大爱呀,用家里的大饼干罐子,每次都能装满,没事就抓一把放嘴里。
80年代的营养品。甜甜的,香香的,不仅可以泡着喝,还可以用手抓粉干吃,小时候也是一大乐趣,家长不在家的时候,抓着当糖吃。
80年代简直有太多回忆了,怎么说都说不完。怀念那时候一放学,三五同学就约着一起跳皮筋,而不是回家写作业上各种课。也没有手机,人有很多私人时间可以静下心来看书,第二天见面时感觉特别亲切。父母下班就会去菜场买菜,赶回家烧饭做菜,而不是经常加班,没时间陪伴。
80年代的我们现已到了四十不惑,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一肩挑。小时候的快乐大家还记得吗?你们还有哪些80年代的经典回忆,欢迎来一起分享哦。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