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大学吃食堂怎么减肥(重温大学食堂的味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07 19:08:01
导读

文丨三风子@bigfun社区小序时维九月,热得批爆。全国人民敲锣打鼓齐蛋疼,千呼万唤shi出来的当下,又到了这个批爆的时节,一个充满了苍蝇,蚊子,知了,叫油子以及无数发情的男男女女瞎几把自我感动的时节。貌似每年六七八九月份总有种蛋蛋的哀伤,来自“长亭外古道边”,或者是那“嘿嘿嘿又嘿,看那山高水也深”,再或者是校园角落里的:A男:“我喜欢你”B女:“对不起,你是个好人”……毕业了,开学了。一窝正处在

文丨三风子@bigfun社区

小序

时维九月,热得批爆。

全国人民敲锣打鼓齐蛋疼,千呼万唤shi出来的当下,又到了这个批爆的时节,一个充满了苍蝇,蚊子,知了,叫油子以及无数发情的男男女女瞎几把自我感动的时节。

貌似每年六七八九月份总有种蛋蛋的哀伤,来自“长亭外古道边”,或者是那“嘿嘿嘿又嘿,看那山高水也深”,再或者是校园角落里的:

A男:“我喜欢你”

B女:“对不起,你是个好人”

……

毕业了,开学了。

一窝正处在荷尔蒙分泌巅峰状态的男男女女们,从此就要打着铺盖卷从学校滚蛋了,前往更高深的学府,要么走入社会这座更牛逼更炫酷的大学。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过去的回忆。

最近看着街上三三两两的jk,从那清凉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身影中,我不由得生出一阵感动,原来现在的孩子营养这么足啊(意味深)……嘛,同时也勾起了很多学生时代的回忆。

然而如今的我早已是奔三路上油腻青年,不复翩翩年少时。大块大块的青春早被无情的岁月吃干抹净,虽然想和诸君讲讲以前的故事,充其量也只是捡拾些许青春的渣滓罢了。

今天算是“青春渣滓”系列的创刊号,而我又是个站内站外有名(大嘘)的馋人,不免要提到一些吃吃喝喝的话题。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很简单。回忆大学四年的“吃饭史”,如果能为今年升学的同学提供帮助,做一个所谓的“大学吃饭指南”,那就太好了。(不过应该没有想不开的同学打算报白师这种穷山恶水的学校吧……但读过拙作,起码对大学的饮食江湖也多少能有些了解,这是好的)

总之就是写点个人的经验谈,或引起回忆,或勾起兴趣,此文之意,无非如此罢了。

当然一篇文章固然是写不下的,打算作为三篇:食堂篇,校外篇,宿舍篇,还望各位读者,各位同学,各位看官多多指教。

大学的吃吃喝喝,离不开食堂。

我是白城师范学院毕业的,地地道道的稀饭(师范)生。白师地方不大,手里一把瓜子边走边嗑,绕学校逛了一圈都没能吃完,您说这地方大么?甚至都比不上隔壁医专的规模,更别提什么“大学城”了。学校只有四个食堂,也没别的称呼,就叫一/二/三/四食堂。

白师学子的吃饭问题几乎都在这里解决,偶尔也有取校外打猎(打牙祭)的,那就要放到后面说了。

诸君应该知道,大学的食堂饭菜价格不一,但大多还是很亲民的,比起外面动辄二十多块还吃不饱的外卖要强得多。毕竟食堂面向的都是一个月千把块钱生活费的学生,太贵的饮食在这里没什么市场。

食堂的餐点各不相同,但有几样还是差不多的。就像少林寺武僧练武,总得从罗汉拳,韦陀掌开始练起。有几样共通的饭食,貌似每个食堂都能看到。

套餐盒饭。这个是每个食堂必有的几个档口,和高中初中食堂一样,会做些常见的小菜,像是溜肉段,炒羊杂,香辣肉丝,蒜薹烧肉,木樨柿子等等,都是家常菜,吃得也蛮顺口的。如果没什么特别想吃的,或者到了饭点儿还决定不了吃什么,都可以去看看。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还算是个正经学生,按时上课下课,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寝室,四点一线,当时上午下课回寝室,最常吃的就是这个。

中午的食堂总是特别热闹,可谓人山人海:一边是人山,一群喘着粗气的青少年男女堆在档口前面插来插去(指插队打饭,别想歪了);一边是人海,到处都有扔书扔包扔文件架扔发卡占位子的男男女女。

一番腥风血雨,打打杀杀,偶尔还能看到结伴打饭的情侣让人咬牙切齿(小岑:我恨不得拿个手榴弹把他们都炸了),最后的最后才轮到我点餐,好在爱吃的菜都还有不少,幸甚也哉。套餐盒饭区的供应量很大,有足够人山人海消耗的“肉山菜海”。

后来我嫌食堂人多,吵吵闹闹的无法安心用餐,就打包带回寝室吃了。一边看动画一边塞饭,岂不美炸了?

还有一家不属于校内食堂但也做套餐饭的,叫王老师红烧肉,好像在校内浴池旁边。

这里还有趣事一桩。每次订王老师红烧肉的盒饭,我们都会掩嘴窃笑,不为别的,因为我们导员的外号就叫“红烧肉”。

唉,说来惭愧,这个外号还是我给起的。大学的时候玩心很重,写文章也好为人也罢,多半都是在骂世讽世。导员姓刘,做事有些“彪”,总是一脸牛b烘烘的样,看着胖乎乎的,很是油腻,所以就叫他红烧肉了。

不过有一说二,王老师红烧肉的菜品比起食堂的盒饭味道更好,毕竟是小锅小灶,精炖慢熬,除了油而不腻的招牌红烧肉以外,青椒鸡片,鱼香茄条,狮子头这些家常菜也做得很精致很好吃。食堂的套餐盒饭虽然量大,但并不太讲究,一做一大锅,真可谓“大锅饭”了。

套餐盒饭吃几次还行,吃多了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像现在外卖的小碗菜一样。但王老师红烧肉是我们寝室有段时间的指定用餐单位,顺带一提,红烧肉汤拌饭香得一匹!

麻辣烫。麻辣烫算是全国范围内的快餐业大户,年轻人的心头好。

要想开胃解馋又营养平衡,就吃麻辣烫。有人说麻辣烫不卫生不健康,卫不卫生我们说了不算,更何况不少麻辣烫都是公开厨房的,至于健康这东西……啥东西吃多了都容易出问题,氧气吸多了还中毒呐!

所以偶尔吃一顿还是可以的(自我安慰)。

况且有些时候几顿不吃也是真的想念。因此学校这种地方自然也会开几家。

连锁经营的杨国福麻辣烫比较出名,三食堂二楼就有,自选荤菜丸子,面是附赠的,很适合胃口大的学生党。

同样在二楼还有一家个人开的,以前寝室孙四哥很喜欢去吃。他家的麻辣烫主打骨汤,汤好菜鲜,可以看到大骨在汤锅里熬着,真正的货真价实骨汤麻辣烫。可惜没有荤菜,他家是全素的麻辣烫,我自然是没吃过。

后来那家麻辣烫关门歇业,听说是麻辣烫老板的老婆跟人跑了,估计是心灰意冷,于是金盆洗手,就此退出大学食堂这片江湖。

麻辣烫是最最平民化的快餐,可简可奢。初中时和朋友去吃,一勺麻酱,面类要冷面,青菜全要,加一起也不到十块,但味道也就那么回事……

但最奢侈的也很吓人。大四实习去广东东莞石碣镇。头天去了,第二天就是台风假,中午几个同学没地方吃饭,又对岭南的饮食文化不甚熟悉,好在附近有家杨国福麻辣烫,但不像学校里的店那样赠送面类,我怕吃不饱,点了许多东西。结果上了桌却闹出不小的笑话。大家都是小碗,唯独我那个碗长得跟脸盆似的,结账发现吃了四十多块,罪过罪过。

好在滋味还是可以的。

煮泡面。大学怎么能离得了泡面呢?纵然不是一顿不吃满地打滚的那种成瘾,但也算是大学生活的标准配置。

不过煮面就要劳烦食堂了,宿舍里用个热得快都tm跳闸,更何况锅碗瓢盆的厨具呢?

印象中四个食堂似乎都有煮泡面的档口,因为煮面的档口同时也是“水吧”,兼卖饮料小零食,也可以买到酒。不过我只吃过三食堂的泡面。三食堂一二楼都有这样的档口。

吃煮面大多是当做早饭的。大学里起早与吃早饭都是稀罕事,我吃早饭也就那一阵子。当初学院搞晨练,早起跑步,强身健体,保卫祖国(x。早上从宿舍门口跑开始绕着女生宿舍楼,静思湖(白师体育馆后面的人工湖,俯瞰跟大蝌蚪似的),最后兜个圈子在三食堂门口解散。

活动开了胃里也舒展开了,和寝室哥儿几个顺道去三食堂吃早饭。

我们吃得最多的是二楼的煮面。往往都是先去二楼点个煮方便面,加一火腿肠一卤蛋,所谓“一生一世”是也。

三食堂二楼档口的卤蛋很有意思,卤煮时间刚刚好,相当入味,但又不至于太咸,香料味并不浓。

只吃一碗面对我和几个哥们儿来说不太够。找个什么东西占上位子,我们还要去一楼买几个包子。

说到包子早点,三食堂是相当有牌面的,早饭的时候一溜档口都在卖早点,偌大一个一楼就像糕饼面点的集散地一样。您如果看过《大宅门》里白景琦跟着涂二爷、赵五爷去办药材,应该能想到这样的场景,只不过药材换成了早点罢了。

三食堂的包子馅儿料花样很多,素馅的茄子丁,青椒鸡蛋,甚至还有麻辣豆腐,猪肉鱼丸。

麻辣豆腐与猪肉鱼丸的包子,我只在学校食堂吃过。

两三个包子,加上一碗泡面,一根肉肠一只卤蛋,这就是一顿简单好饭。

除了吃泡面,我偶尔也会看看煮泡面的手法。这里边多少也有些技术含量。

那职人们煮泡面的架势,很有气魄,很潇洒。开水下面,撒粉菜,酱包过水即空,快剪刀好似爱德华,肠作片纷纷投入,一气呵成。

当初看印度三哥开挂般的种种技艺,不少同学纷纷称奇,其实我们也不缺这样的人才。这也许都是生活的磨炼啊。

因为早饭对泡面需求量很大,档口摆出来的那几只小锅几乎是迭连不断的煮水下面,老板每煮一份递一个号牌,我们几个常来光顾的食客她也认识,不用记号,老板都能给记住。

后来早操不做了,除非上午有事出门才会去吃顿早饭,否则都是一天两顿。但食堂泡面我却一直没忘记过。

我对煮泡面的感情很特别,这是我大学的第一顿与最后一顿饭。

大一初到学校,人生地不熟。打发走了陪同入学的祖父母和舅舅,同寝尚不熟悉的舍友和我结伴吃饭,但坐了一天的车,是谓旅途劳碌颠簸之苦也,又收拾了很久寝室,我也没胃口胡吃海塞,到食堂一楼看到有煮泡面的就点了一份,姑且对付过去算了。

之后三年半(有半年实习)发生了不少事,也吃了不少的东西,泡面自然也吃过很多次,但却再也没吃过一楼的煮面。

也许我对为我做第一顿饭的这个档口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吧。

毕业临走的前一晚,我和相熟的朋友在食堂吃晚饭,我还是吃泡面。填饱肚子后,我们去买了回家的车票,回来逛逛图书馆,拍了照片。这时寝室早已不是刚来时候的“上床下桌”(六人寝),而是上下铺的社会主义大炕(十六人寝)。

留在大学的最后一晚,就这么着了。

轻轻滴,我来了,

重重地,我走了(大学时期胖了二三十斤),

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一个学妹和学姐,

我,毕业了,在泡面的味道里。

麻辣香锅。这也是不可不提的B级美食。

菜,肉,丸子,粉,想吃什么随便夹,既便宜,还管保。当然最重要的是便宜,两个塑料盆夹得高高的,也花不到三四十块,而且还白送米饭。就算五六个人往死里撑,也不过几十块,比起动辄数百的大宴要划算的多。

但我们最常吃的与麻辣香锅有些区别,好像还有点区别,是三食堂的是麻辣养生锅。

养生锅哪里养生呢?兴许因为带着汤吧,其他地方都是麻辣香锅,多为“干爆”,吃起来油腻腻的,没几瓶饮料就着会很难受。

以前寝室都是穷哥们儿,没钱吃什么大餐。想打打牙祭都是吃麻辣养生锅,夹肉夹菜不亦乐乎。但内行不会一上来就冲着培根和各种丸子猛攻,真正的“老饕”先不忙着夹明面上的菜品,而是让老板取速冻的肉片,五花肉肥牛和羊肉,这才是好东西。

随后就是取号牌等着,到水吧(煮泡面的那地方)买几瓶宏宝莱的荔枝汽水,一人两三碗饭,这就已经很饱了。

他家很良心,米饭都是白送。

这是共通的吃食,特色菜就得专门寻访,这也是考验食客的时刻(冷笑话)。

先说三食堂。

三食堂的饭,我首先想说巴西烤肉拌饭,刚进食堂大门就能找到,整个学校仅此一家(二楼有家土耳其烤肉拌饭,味道不如他家,但量很实惠)。

这家的饭没什么特别的,不算太好吃,也不算难吃,就那样吧。

为什么说这么普通的饭呢?因为这饭让我度过了每个月最艰难的那段时间。

大学都是自己管自己的开销,刚拿到生活费是皇帝,中间姑且是个地主,后面就成乞丐了。

加上我那时候手游氪金,买喜欢的CD和游戏,都花了不少钱,吃饭就只好从廉从简。能填饱肚子就是好饭。

他家可以多加一块钱的饭,拌在整份饭里,然后分两个餐盒装……说到这里您应该懂我的意思了吧。当初没什么钱的时候总是这样:早上不吃,中午吃一份,晚上再吃另一份。

最便宜的一份八块钱,可以吃一天,很划算了。而且还有烤肠和水煮蛋,加上里面的生菜和肉,营养均衡。

但这种不算最穷,最穷的时候就只能白馒头就开水了,好在我几乎没遇到这样的窘况。

当然绝大多数时候手里都会有几个闲钱,特别是大四那段时间天天给同学当枪手,一份论文降重就够我吃几天肉的。

同是在一楼,我还记得一家卖蛋堡的,同时也卖鸡腿饭。鸡腿并不好吃,煮得不太烂也不入味,很干,最好吃的是同样在卤汤里煮的干豆腐丝,吃着很肉头(东北土话:很有肉感)。

二楼有家铁板烧盖饭,这也值得一书。但不是因为味道,是因为人情。

这家的经营者是两位老人,人很好,经常吃甚至可以暂时赊账。我宵夜的时候总是点这家的外卖,每次都是一位老大爷骑着车送到我们宿舍楼下。有一次我写东西写得昏天黑地,快八九点钟才吃上饭,结果去取饭发现钱没带,这可就尴尬了……

但老大爷很大度,笑着说下次补上就成。

谁知道我下次会不会去订他家的饭呢?能说出这种话,说明大爷也是经历了很多事的人。后来我如约补上了这次的饭钱,也由此结识了一个比我大几十岁的朋友。

其实这样的事并不少见,后面要说的“蜀香面缘”等等餐馆都是如此。开在大学里或者大学附近,多多少少都会带着点象牙塔里的淳朴之风。(可惜象牙塔早就不那么干净了,可怜纯白象牙塔,不如贾府石狮子,悲夫)

这家铁板烧饭也有不同的档次。起初五块钱能买到最便宜的土豆泥盖饭,这是最便宜的饭。大一的时候花钱没有节制,也不好意思问家里开口。有天晚饭实在饿得不行,但又不想去食堂,最后还是寝室大哥请我吃了一份土豆泥盖饭,这得算是救命饭了。

可惜后来每年价格持续上涨,一份土豆泥盖饭也直逼十块钱。再往后大二暑假回来,这家店也没了……那两位老人去了哪儿更是不得而知,希望老人身体康泰。

二楼入口的地方有一家“家的味道”,是快餐,也有小锅煎肉这样的菜品。中午的时候这里人很多,和套餐盒饭的档口一样,人挨人人挤人人山人海。

但这家我只吃过一次,刚念大学的时候军训结束,我们那天晚上迎新晚会,演我编导的历史剧,我和一个演员在这里吃过午饭。

三食堂也有烤肉来着。但没这么正宗,就是铁板上煎丸子,煎培根之类的,撒上各种香料,配饭吃。

这种烤肉在我大二大三的时候经常拿来当晚饭,因为他家到很晚才打烊,大概十点多在营业。那时候沉迷写作,在舰C吧写舰娘同人,叫《微甜日常》,后来觉得水平不足就暂且搁置了,说不定有的同学知道这个。

每天从早写到晚,除了专业课几乎都不去上,直到晚上写完一整章才想起没吃饭,赶快叫了份烤肉的外卖。吃完之后匆匆睡觉,期待着明天大家的评论。

连载开始的时候几乎天天都是这种日常。

写东西写到忘记吃饭这事儿,现在偶尔也有,不过家里常备着一些应急的零食。

每次享受着写完作品的慵懒,以及夜宵的美味时,我都会想起那时的烤肉,想起那时舍友并不理解,但依旧累并快乐着的自己。

三食堂离我们下课路上最近,从文科综合楼后门穿过篮球场,就能看到食堂的牌子,同时也是宿舍到图书馆的必经之路,我常在这里用餐。

但说起必经之路,四食堂也一样,和三食堂几乎是一条直线,再往前走就是图书馆了。此外四食堂好像和理综楼挨得很近。可惜我对四食堂的印象没多深。只在一家吃过咖喱饭,挺好吃,可惜滋味太淡,土豆块太小。

脆皮鸡饭。眼看着一大块焦黄酥脆的炸鸡被切成小块码到饭上,撒酱料粉料,配菜是黄瓜丝。

银芽炒面,其实就是豆芽炒面,好像还可以加个水煮蛋,量也很大,能加面加辣。

记得四哥很爱吃这里的汤饺子,汤是鲜汤,飘着辣椒油,碎蒜苗,饺子是手工包的水饺,白白胖胖充满希望(x

四食堂的事就这么多。

对了,四食堂只有二楼是食堂。一楼有家奶茶店(好像)和复印社,还有一个小小的档口,卖紫菜卷饭和关东煮,也是一位老人经营,紫菜卷饭一般,但关东煮的汤很鲜。

一食堂是我继三食堂之后吃的最多的一家校内食堂。

这里以前有一家广式烧腊的店铺,老板看起来应该是南方人,留着小胡子,黑黑瘦瘦,很是干练。我们点的叉烧饭,烧鸭饭,鸡腿饭,都是现取现切,手法相当利落。烧腊饭的配菜是圆白菜,偶尔也会迎合东北口味,提供黄瓜丝和辣白菜。

我以前并不爱吃圆白菜,但他家的却是例外。这里的圆白菜是用烧鸭的鸭汁煮的,带着烧鸭的油香,吃起来软嫩无比。摆盘的时候一小撮圆白菜聚到白饭旁边,晶莹剔透,如玉片般温润,从此我算是知道了《陶庵梦忆·蟹会》说得“鸭汁煮白菜如玉板”是什么感觉了。

他家的服务很到位。老板话不多,忙活后厨,前面点餐收钱都是老板娘在负责。这家是夫妻店来着。老板娘人长得很漂亮,待人接物客气得体,应该是受过很好的教育,而且递饭收钱必用双手接过。

遗憾的是这家店在我大二以后就不见了,然后那里多了家卖照烧鸡肉饭的。

照烧饭的这家经营者是一位老妇人,还有几个年轻人负责后厨。大二那时候多半上午有课,下课顺道去一食堂买一份照烧鸡肉饭,午饭就这么解决了。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如此,一来二去竟然也成了这家店的熟脸。

这家用的照烧汁比别处味道更浓厚,肉块也不小,唯独饭加的少,如果想吃饱要多买一份。

配菜有时候是拌的白菜,有时是他们自己腌制的辣白菜。辣白菜配照烧饭,很有意思。

对餐馆来说地段很重要。要么闹市街头,要么交通要冲。

比如三食堂附近不是教学楼就是宿舍,一食堂是很多文科各系和音乐/美术的学生下课必经之路,四食堂挨着文化交流中心和图书馆,理综楼。

然而对比前三个食堂,二食堂显然要偏僻很多,附近一圈全是没什么人住的老旧宿舍楼,是整个学校的“边缘地带”。但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二食堂里好吃的东西也不少。

我们最常吃的是饺子和炒菜米饭。

饺子平时不常吃,惟有冬至。冬至吃饺子的典故我在旧作《岁时风俗纪》里说了很多,于此不多赘述。

我们冬至吃饺子,多少也有去国怀乡的感觉。

我和寝室大哥五哥虽说家在吉林省内,也要做几个小时的车。二哥甘肃,四哥陕西,老任山西(三哥后来转系了,老任搬了过来),这就更远了,回趟家都跟去天竺取经似的,有九九八十一难等着。

现代通讯倒是方便,视频聊天也成了常事,但人在家外难免思乡。有些事平时能忘掉,可越是一些节日,越会让人有些多余的想法。

大学这种地方挺神奇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比如四哥,明明分数不低,却报了我们这种三流的本科;我当初想去海南师大,也阴差阳错来了这里……

同是天涯沦落人,师范都是人↑人(x

几盘饺子,外加一碗饺子汤,这就是我们的冬至了。好在离着寒假也没多久,学生时代放假总是接连不断的。

其实饺子还是自己家包的最好吃,因为那是一个家庭传递了几十年,我们吃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味道。

不知道今年冬至的时候,二食堂又会有多少吃饺子想家的后辈呢?

炒菜米饭和套餐饭没多大区别,但二食堂的大师傅手艺不错,做出的菜就像餐馆卖的一样,点什么几乎都能做(要是您想抬杠点鲍鱼龙虾,老板tm砍不死你)。

这也是我们打牙祭的好地方,但回忆不多。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我点过一次爆炒羊杂,结果谁都没吃,那一盘我都包圆儿了。大家都不太爱吃下水,从此我也引以为戒,基本不点动物身上的零部件了……

二食堂还有铁板烧饭。和三食堂的类似,不过要高端很多,铁板烤一大块鸡/猪/牛扒,再煎一个虎皮荷包蛋,吃的时候也是用小号的铁板盛着,下面垫一块略大一圈的木板。

蛋和肉排盖在上面,顺便浇上浓浓的黑椒汁或者咖喱汁。

吃这道菜和吃锅巴的乐趣相仿,因为铁板是预热过的,肉蛋和酱汁摆铁板上……

嗤啦——

这是听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

和烤肉拌饭一样,如果外卖的时候如果多点一份,老板会把汤汁浇在另一份白饭上。当初没钱吃饭也会叫一份这个,量大管饱味道好,吃一顿顶一天都没问题。

对了,还有白山烤肉。能在食堂吃到烤肉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不过这里的烤肉都是烤好了的,曰:烤肉套餐。

往往有一份青菜,一份金针菇(或者干豆腐),一份肉,后厨烤好了给你端上来。

记得梁实秋先生写过讲究的小姐太太吃烤肉,都嫌烟熏火燎,不会自己亲自动手,都是后面烤好了摆盘上桌,与今天说的烤肉套餐仿佛近之。

烤肉套餐会附赠一份二两米饭,觉得不够吃就要单买了。

有个姓李的同学很豪快,直接把饭倒在烤肉的小锅里,向来借着余热做个烤肉拌饭,风味不坏。

大学食堂的吃喝,多半是便宜且量大。比如麻辣烫会附送一份面,香锅养生锅和烤肉也会赠米饭。

正是这些既便宜,味道还也不错的饭食,支撑起了很多人将近四年间的人生。

无数的悲欢离合,无数的蛋疼岁月,都在这吃吃喝喝的夹缝中度过。

但这并不是大学饮食的全貌。因为除了食堂还有校外的众多餐馆,这也值得单列一文,也就是《校外篇》了。

我们下次再说吧。

诸君的学校有什么美味也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同分享。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大学吃食堂怎么减肥(重温大学食堂的味道)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2952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