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青海农业特色(青海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06 19:07:28
导读

青海取名自天空之镜—青海湖,地处中国西北部,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皆在青海,农业繁盛,文化绚丽,今天让我们走进青海,感受其农业文化遗产的风采。青稞酒青海地处高寒,人们习惯以酒为伴,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别有一番酒趣。青稞酒的代表产品是互助牌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主要原料,

青海取名自天空之镜—青海湖,地处中国西北部,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皆在青海,农业繁盛,文化绚丽,今天让我们走进青海,感受其农业文化遗产的风采。

青稞酒

青海地处高寒,人们习惯以酒为伴,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别有一番酒趣。青稞酒的代表产品是互助牌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有300多年历史的&34;青稞传统酿酒工艺,结合科学配方勾兑而成,酒味醇香,清亮透明,具有饮后不头痛、不口干、醒酒快、加温饮用口味更佳独特风格,获中国公认名牌称号。 

酿造青稞美酒,是青海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它原名&34;,因产地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首府威远镇而得名。互助地处祁连山脉南麓,气候温和,盛产青稞,当地群众常以青稞为原料,采以香甜的泉水,熬出度数较低而味道甜美的酩酒自饮或待客。一年四季,威远镇一派酒香,人们说,这里的麻雀儿也会饮二两酒呢! 

传说很久以前,山西的客商带来了杏花村的酿酒技术,用上好青稞熬出了比汾酒更高一筹的美酒&34;。从此,它便誉满高原,行销西北。互助酒属于清香型酒,香味纯正,酒液澄明,闻之清香扑鼻,入口醇和绵软,回味甘冽悠长。它采用威远镇河畔的一口古井之水,与当地所产青稞原料相配制酒,恰到好处,真可谓天然浑成,酒香不散。传说,此井乃八洞神仙宝葫芦中的玉液琼浆化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今互助酒已形成了从踩曲、制坯到煮馏等完整系统的酿造技艺,有着独自的科学配方,已形成独有的体系和特色。现在,其工艺既保持了传统的特色,又逐步采用了当代的新方法,生产条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日趋提高,花色品种日益繁多,声誉与日俱增。

祁连牦牛

祁连牦牛产区祁连县地处相对封闭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公认的“超净区”之一,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域内峨堡镇、阿柔乡、八宝镇、默勒镇、野牛沟乡、央隆乡、扎麻什乡,县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764.1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552.05万亩。

祁连牦牛长期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属传统游牧放牧饲养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同时由于具有野牦牛的遗传基因,其肉质富含18种氨基酸,铁、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体现出品质好、肉质鲜美、肌纤维较粗、色泽暗红、腥膻味小的特点,具有其它牛肉无法比拟的独特风味。

祁连牦牛的来源与青藏高原民族变迁有着密切关系,使藏族群众长期驯养昆仑山、祁连山的野牦牛相传至今。牦牛古称“犣”、“豪牛”、“髦”、“犛”等,善走险峻山路,称为“高原之舟”,是藏族牧业和藏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在藏族宗教艺术和民间工艺中,可看到各种牦牛图案,宗教祭祀和法事活动中佩戴牛头面具演示舞蹈等,均证实牦牛图腾崇拜的历史风俗根深蒂固地留存在藏民族的文化生活中。

刚察黄蘑菇

黄蘑菇是刚察县的特色产品之一,其鲜味独特,口感极佳,颇受世人欢迎。它的蛋白质含量极高,富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并含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生长的生理活性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

刚察黄蘑菇因肉嫩味鲜,营养价值高,被饮食行业誉为生长在草原上的“软黄金”,是刚察县人民家中必备的美食之一。当有贵客临门时,好客的主人便会以此来招待客人。黄蘑菇一般七八月份生长,现在有好多牧民将采摘好的黄蘑菇带到县城买卖,这已成为牧民另一项主要经济收入。

如今随着经济的增长,游客的不断增多也有很多已包装好的黄蘑菇,是游客必定购买的美食之一。

青海湟鱼

湟鱼,学名裸鲤,鲤亚科,裸鲤尾。体长形、全长60厘米左右、稍侧扁,头锥形,口呈马蹄形,唇狭窄、无须,身体无鳞,故称裸鲤,体背灰褐色或黄褐色,腹部灰红色或者浅黄色。裸鲤栖于青海湖及环湖各河流,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为了适应高原环境,湟鱼脱去身上的鳞,变成无鳞水鱼,在青海湖里繁衍栖息,成为青海湖特有的鱼种。湟鱼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耐盐和碱的鱼,但它们却是淡水鱼。由于湖水很冷,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十年才能长一斤,若不加以控制捕捞行为,将导致湟鱼资源枯竭,青海湖也将成为“死湖”。为此,国家将湟鱼列为了保护动物,最近的一次封湖令一直到2010年,这保证了越来越多的湟鱼能从这里出发,去往产卵地,给青海湖湟鱼暗淡的生存前景带来了无限生机。

每年的6、7月份是湟鱼繁殖季节,也是观鱼的最佳时节,为了繁衍后代,湟鱼只能选择一趟艰苦的跋涉。盛夏之际,他们密集成群,逆流洄游到青海湖五大支流受精排卵。通过浅滩时,背鳍露出水面,恰似千帆竞发,最终在适宜的产卵地方形成数十里河道“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真可谓是生命演绎的奇迹。成为刚察草原上一道靓丽而神奇的景观。为保护湟鱼资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关爱渔业资源的良好风尚。刚察县委、县政府每年在此期间都要在沙柳河畔举行“青海湖观鱼放生节”。

门源奶皮

奶皮,是门源地区独特的回族民间奶制品,是牛奶煮沸后扬动起泡,再静止一段时间后由悬起的脂肪沫等凝结而成的物质,是牛奶的精华部分。

门源奶皮精选青藏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牧草和雪山泉水养育的牦牛、犏牛的新鲜奶汁为原料,在继承回族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营养需要精制而成。富含优质蛋白,脂肪以及钙、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门源奶皮白中透黄,油花点点,一张奶皮如同一轮皓月挂空;如同一幅女人的笑脸;如同超薄型白面大锅盔一样。奶皮上面蜂窝满布,沙孔密集,就像一片蓬松的海绵,其味不油不腻,鲜嫩香脆。其状似饼非饼、似糕非糕、似酥非酥、似柔非柔。美味可口,让人食之不厌,留恋永久。

“青海奶皮数门源,门源奶皮在麻莲。”门源回族自治县麻莲回族乡是门源奶皮的主要产地。奶皮,是数百年的延续的回族民间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是分散经营、无序竞争、缺乏市场空间的状态。

2001年,门源县麻莲乡从培育奶皮产业,上规模、成优势、提效益、强品牌、闯市场,带动群众致富的目的出发成立了麻莲乡奶皮协会。协会在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改善加工工艺、提高质量、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以及购买奶牛、扩大规模信贷资金等方面为加工户提供了大量支持。到2004年,全乡生产的奶皮质量明显提高,产量还突破了13万张,创收达104万元,其产量和收入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

湟源排灯

青海湟源县地处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的接合部,是通向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的平台和青藏旅游线上的&34;,也是唐蕃古道和丝绸南路上的要塞,素有&34;、&34;、&34;之美称。

青海省湟源县排灯起源于18-19世纪的清代中期。当初商家为在夜间招徕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招牌,内燃蜡烛,十分醒目。此后又逐步发展成为有底座、图案、形式迥异,能横跨街道的排灯,每逢元宵佳节便进行展出,成为湟源县城的一大文化亮点。湟源排灯首次正式出现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当年的正月元宵节展出了过街排灯。20世纪初的清光绪后期,京津洋行从苏杭购回纱灯、宫灯、彩灯,悬挂在洋行里外,为湟源排灯的发展增色添彩。

湟源排灯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10-20年代(民国初年)。那时,每当元宵之夜,彩布篷街,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排灯齐亮,如同白昼。那时排灯从古城西门(即拱海门)到东门(即迎春门),一条排灯组成的长龙延伸到万安街、张家尕铺;另一条直下丰盛街,至火祖阁。这里是湟源商业繁荣地区,也是排灯集中区,悬挂的排灯有一百多架。排灯,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太平盛世的称颂。

湟源排灯形式多样,有长方形、卧桥形、梅花形、扇子形、立柜形、椭圆形等,大都由四格组成,意为&34;周而复始,四季长春,永葆其年,千秋万代。每格由长3尺,宽2尺方格的纱窗组成,排灯两面,共八格,长约丈余。惟在拱海门首挂&34;排灯,迎春门尾挂&34;排灯。万安桥有&34;排灯一架,张家尕铺有&34;排灯一架,排灯用料是苏、杭上等丝纱,由国内绘画高手或名师手工制作。绘画内容丰富多彩,分别取自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宗教故事等。每架排灯以连环画形式,集中展现一个故事或某段情节,因而人物生动,场面活现,栩栩如生。尤其是当蜡烛火焰旺盛,灯光闪烁之时,画面人物静中有动,惟妙惟肖。

后来的湟源排灯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形式上,把原来的悬挂式改为落地式,形状有立柜式、中堂式、屏风式、影壁式等;艺术门类除了绘画外,又增添了堆绣、刺绣、羊皮绣、皮影、剪纸、书法等,画面还展现了昆仑神话、河湟文化等,尤其是湟源作为昆仑文化的发祥地和西王母故里,特有&34;、&34;、&34;、&34;、&34;、&34;等排灯,使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湟源排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湟源排灯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湟源皮绣

湟源皮绣是湟源人民创造的一种卓越的手工工艺品,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当年茶马互市的产物,黄河北岸,西海之东,湟水源头,湟源百姓凭借其精湛的工艺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创造出来了属于他们的民族瑰宝——湟源皮绣。

这个浓缩了多元文化的艺术精品,用毛线、皮绳、马鬃及丝、绒、棉等多种颜色的绣线,运用平绣、网绣、盘金绣、拉锁绣等针法。并根据不同题材、不同物象、不同纹理、不同要求,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构成各种优美的图像、花纹,再加上结构虚实结合,明暗对比,增强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

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青海省湟中县地方传统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工序十分繁杂有下料、焊接、砸、灌胶、构图、抛光、煞金、抹金、开金、压光等。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是湟中银铜器加工工艺的技艺,该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可分为银器和铜器两种加工工艺。银器加工工艺素以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由于受佛教文化影响,艺人们常用“八吉祥徽”(宝伞、金鱼、宝瓶、胜利幢、法轮、吉祥结、右旋海螺、妙莲)和曼陀罗、妙翅鸟、龙、凤、雄狮、怪兽、祥云、宝焰等作为装饰图案。湟中银铜器可分为银器和铜器加工制品。皆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银器制品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湟中银器工艺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湟源陈醋酿造工艺

湟源陈醋又名黑醋,青海省特色传统名产之一,是以青稞、麸皮为主要原料,加入草果、大香、豆寇、枸杞、党参等100多种中草药,经过60多道生产工序,酿出质地浓稠、香味浓郁、冬天不冻、夏天不腐的陈醋。青海湟源陈醋酿造历史悠久,约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初年平定罗布藏丹津叛乱之后,丹噶尔地(湟源)休养生息,民力复苏,清政府将“茶马贸易”集市移之丹噶尔,于是,湟源地区商贾云集,农牧业、民族商贸业再次蓬勃兴起。

幕氏酩馏酒

酩馏酒是一种用古法酿造的青稞酒,青海当地人普遍认为该酒有驱寒活血的作用。夏天,人们到慕家村可以欣赏农村山水;冬天,外面大雪纷飞,人们可以在屋里煮酒吃肉。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金仓岭上的慕家村是青海省酩馏酒的发祥地,其酩馏文化拥有400年的历史,酩馏酒在青海民间久负盛誉。

几百年来,慕氏家族运用传统工艺酿造酩馏酒,以家庭为传承方式,口传身教,使酩馏文化香飘万里。大约从明末清初,慕家的祖先就守候在这灶台前,开始了数百年的坚守。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得更早的族谱,清嘉靖年间以前慕家的家族历史只是粗略的口传。从嘉靖往后有名有姓的第一代传人算起,至今已传至第五代传人了。

酩馏酒酿造技术是以家庭为传承方式,口传身教,慕氏家族运用传统工艺酿造酩馏酒,就是典型的青海酩馏酒的缩影。其酩馏酒有着香型清雅、用料考究、工艺独特等特点,不仅在青海民间享有较高声誉,而且在国内外也已小有名气。当进入老烧坊,满鼻的酒香让人飘飘欲仙了,房屋中间仿佛从岁月中穿越而来的灶台,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焜锅馍馍

焜锅馍馍是在金属的焜锅模具中烤制而成,故群众习称“焜锅”。焜锅是在普通发面里卷进菜油,抹上红曲、姜黄、香豆粉等民间食用色素,再层层叠叠地卷成红、黄、绿各色交织的面团(藏、回族同胞在和面时,有时掺进鸡蛋和牛奶),揉成和焜锅形状大小相同的圆柱状,放入焜锅内,埋在用麦草为燃料的灶膛或炕洞内的火灰里。

焜锅壁较厚,传热缓慢,麦草燃料火力均匀,热度适中,半个小时后即可出锅。烙出的焜锅馍馍,外脆内软,绽开如花,色彩鲜丽,异香扑鼻。它的特点是省时,省事,制作简单,松脆好吃,携带方便,经久耐贮。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青海农业特色(青海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2663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