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兵老庆
1、米面
米面,顾名思义,就是指米做的面。这个面,即面条。
我的家乡濒临长江,是一个以生产水稻为主的“鱼米之乡”。“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就是最好的写照。在饭桌上,米食配合着我们的饮食习惯,变化成很多种的吃法。前面所说的送灶粑粑,就是籼米与糯米磨成粉做出来的。这里说的米面,也是大米作为原料。
把一定数量的籼米与糯米搭配,洗干净后放在水缸里用清水浸泡。等到用手指一捻就碎时,就上石磨去磨。磨时米带水一起往石磨磨眼里填,要细细少少的填,否则磨出的面就粗。
磨出来的米浆用盆或者桶接着,然后用勺子按一定数量,舀到一个专门制作米面的铁皮盒子里。这个铁皮盒子是个长方形,四周很低且敞口的。米浆舀到铁皮上后,用手不断地左右前后晃动,目的使米浆均匀地贴着铁皮。然后把好几个这样盛着米浆的铁皮盒子,重叠地放到煮饭的大锅上蒸。待蒸到一定程度,再一个个撤下来。这时候的米浆,就变成了一张乳白色的面皮。等凉透后,用小刀沿着四周轻轻划一下,一块长方形的大面皮就出来了。再晾一会后卷起来,用菜刀一刀挨着一刀地切。如果想面条细一点,就切窄一点。切出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圆圈,圆圈是有很多层的。然后把这些圆圈放到竹编的大簸箕上,送到太阳下面晒。一直晒到干透,才收回来装起。
吃的时候,把这些干圆圈先放到水里泡一下,就成了一根根长面条。米面,最好吃也是最富贵的吃法是用老母鸡汤下。这是我们家乡生孩子的妇女,在做月子里必吃的大补美食。新女婿上门,也能享受到这个待遇。
米面用排骨汤下,或者用菠菜、青菜下,也非常好吃。当米面从雾气缭绕的锅里捞上来,虽然散发着鸡汤、或骨头汤或菜汤的味道,吃进嘴里,仍然有一股独特的稻米清香。即使什么东西也没有,就是光头米面,放上油盐,也非常爽口。我们小时候过年过节,或者生病的时候,就能吃到它。一碗米面在手,简直是莫大的享受。
对这种美食的营养产生怀疑,是我到中学读书后。开始认识到,米面的制作过程,从泡到磨到蒸到晒,会严重破坏它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最后只剩下一堆淀粉而已。现在农村里会做米面的人少之又少,原因是除了吃的花样增多外,制作米面过程的复杂性也制约了它,再说专门工具也越来越找不到了。不过还没有断种,有的出门走亲戚还带米面作为礼品。
虽然我认识到米面营养价值的有限,但还是喜欢吃。特别现在麦面占据了大量市场,我时不时总还要吃一顿米面。仔细嘴嚼,仍别有一番农家的滋味在心头。
2、炒米
这里炒米的“炒”字,不是动词,而是名词。是指一种食品,名字就叫炒米。
前面说过,我们家乡主要生产大米。所以我们许多食品,都是以大米为原料,是大米派生出来的。炒米,就是其中一种。
它的制作方法是,把糯米洗干净,放在铺着纱布的篾编册子上,或者是蒸笼上蒸,蒸熟后就是糯米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蒸烂(软)了,要相对硬一点。然后把这些糯米饭,放到竹篾编的大簸箕上晾干。再拿到太阳下面去晒,而且要连续晒好几个大太阳。边晒边把大小不一的、一团团糯米饭,用手一一分开。使其一粒粒互不粘连,我们通常叫它是糯米籽子。
下一个步骤,就是把这些糯米籽子进行热炒。待锅底下柴草烧得很旺,铁锅烧得很热时,把一定数量的糯米籽子倒到锅中,用一个特制的木头爬子在锅中飞快的搅拌,只需搅拌十来下,糯米籽子就炒熟了。然后立即起锅,再倒一定数量的糯米籽子进去接着炒。一次要炒很多锅,才能把晒干的糯米籽子炒完。
炒后的糯米籽子,就叫炒米。一粒粒的炒米,比原来的糯米粒子要大多了,颜色也由乳白色变成焦黄色。等炒米冷透后,装进有盖的白铁皮箱子里。最好是双层盖,不透气,这样能长时间保持炒米又脆又酥又香的品质。
过去在农村里,家家都有炒米。孩子们当零食吃,破衣服的口袋里,总有几把炒米。我们中学不少同学,从家带的副食品都是炒米。它可以在任何时候,直接放嘴巴里充饥。嘴嚼炒米,满口生香。也可以用开水泡着吃,临时对付一下饥饿。如果稀饭很稀,放进去两把炒米,稀饭就厚了,也经饿了。
炒米最时髦最富贵的吃法,是糖打蛋泡炒米。用小半碗炒米,放点红糖(那时候农村里只有红糖),再把鸡蛋打在烧开的水里,烧滚开后,直接冲泡炒米。这时候进嘴的炒米,甜中有香,香中有鲜,脆中有软,软中有绵,再加上鸡蛋的魅力,味道简直是好极了。这只有新上门的女婿和贵客,才能享受到。毒日头的夏天,男人们在田地里干活,下午4点钟是送晚茶的时候。有的妇女给丈夫吃的,就是糖打蛋,或油盐打蛋泡炒米,以补补他劳累的身体。
当然,炒米用老母鸡汤泡,或者骨头汤泡,或者就放油盐泡,也非常好吃。既充饥,又能当饮料,还特别方便。
炒米除了直接吃,泡着吃,还可以以它为原料,制作很多糖果、糕点。主要靠糖稀,即饴糖,这是由麦芽中的糖化酶作用于碎米中的淀粉所制成的一种糖,为浅黄色粘稠透明液体。比如炒米糖,还有欢团,就是用糖稀把炒米粘连成一个个方块和圆团子。还可以用糖稀把炒米与花生米,或者芝麻,做成一块块的花生糖、芝麻糖等。这些糖果、糕点,甜丝丝、脆生生,原汁原味,风味与品质极佳。
3、送灶粑粑
腊月23是“送灶”日,现在除了老人还记得这个风俗,年轻人基本是的十分淡漠了。要知道我们小的时候,腊月23这一天,“送灶”祭灶王爷,可是非常重要又隆重的日子。
特别是在旧社会,以及吃不饱肚子的时候,农村人对烧吃烧喝的锅灶,是极其重视的。总认为灶台上有个神灵,掌握一家人的肚子,决定了一年的幸福。要想有饭吃,要想避祸得福,必须祭灶神。因此每年腊月23,或者24,家家户户都要把锅台上上下下,打扫得干干净净。按照人们想象的“灶王爷”模样,把画像恭恭敬敬贴在灶壁上。两边还用红纸贴上对联,一般都是“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之类。有的还供奉香烛、纸马、饴糖和米粑粑等祭品,放鞭炮,送灶神上天。有的村庄,还设神龛,抬菩萨游村,搞得颇为严肃虔诚认真。待灶神送走后(除夕则迎灶神回来),全家人就可吃送灶粑粑了。这样,送灶粑粑就逐渐成为了一种传统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节令食品。
我没有做过送灶粑粑,但也参加过制作送灶粑粑其中的一个程序,如推磨磨送灶粑粑面,再加上耳濡目染,还是清楚记得它的方式方法。
首先,将籼米和糯米按七比三的比例,洗干净后放一起混合浸泡。然后沥水凉干用石磨子磨成细粉。有道是“粑粑好吃磨难挨”,石磨子很重,如果米多就要推一天磨。从磨眼里下米,一次下多了米粉就不细,粗了就不好吃。慢慢磨,是一个很考验人意志的累人力气活。
下一步是将米粉用热水和面,制成面团,分成一坨坨的,再用手把坨捏成面皮。接着把事先准备好的馅料,放入面皮里,包制成扁圆形的粑粑。
这个馅料,以雪里红(蕻)、冬芥菜为主,再掺进剁碎的猪肉(肥瘦均有),还有切成极小细块的香干,配上一定的切成细末的葱蒜炒熟。诸如调料菜油、香油、酱油、胡椒粉等,也是不可缺少的。
粑粑包好后,可以放进铁锅里蒸,也可以用铁锅煎烤。籼米比例多的适合蒸,因为它硬一些。如果糯米成分多的,粑粑就软,适合煎烤。煎烤的话,先在烧热的锅内涂上菜油,一个一个挨着在锅内贴好,洒上一定的清水,盖上锅盖。用不大不小的火慢慢烧。
煎烤粑粑用的灶堂燃料也有讲究,稻草差一些,最好用豆杆等熬火的燃料比较好,火力持久。火大了易糊,火小了不透。豆杆煎烤出来的粑粑,色泽金黄,脆而不焦,味美酥香。贴锅的一面,有些枯黑有些硬。不贴锅的一面,光滑油润,软而不黏。特别是咬一口,馅料多汁,鲜咸味美,清香可口。做粑粑和煎烤或蒸粑粑时,大人一再对小孩子打招呼,防止孩子们嘴快乱讲话,得罪了神灵不吉利。
送灶粑粑馅料可谓五花八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还有萝卜肉的、干虾仔的,白菜与粉丝的。除了咸馅子,也有甜的和辣的。如芝麻、桂花糖馅,也非常好吃。
一般是前几天就准备好原料,下午加工成形,傍晚蒸或者煎烤。一次性要做多少锅,因家庭的殷实程度而定。送灶粑粑一般要吃到来年正月,平时用竹篮子装着,搭上毛巾,再用细绳子吊在屋梁上。既通风不坏,老鼠也偷不到。
与送灶粑粑同时做的,还有米粉面做的团子,与年糕一样性质。这些实心圆团子。用蒸笼蒸熟后,放缸里用清水养着慢慢吃,一直能吃到开春栽秧。
荒年和贫穷的人家,腊月23送灶粑粑都是要有的,只不过质量就不能保证了。饿死人那几年,我们用碎米嘴子和细糠,包咸菜和豆腐。有的就只有用粗糠,那种粑粑吃嘴里如同嚼木渣坹子。吃多了屙不下屎,必须用手扣才行。
但不管怎么说,腊月23这一天,大人小孩都是兴奋的。因为有送灶粑粑吃。特别是蒸或煎烤送灶粑粑的热气,烟雾缭绕中伴送着食物的香气,弥漫在家里每一个角落,让人食欲大开。小孩子们都围在热乎乎的锅台边不肯走,眼馋馋地流着口水,等着刚出锅的第一个。后来长大了在外面,虽然也吃过送灶粑粑,但怎么也吃不出小时候农村那种土灶烧出的味道。
吃过送灶粑粑,就长一岁了,也名正言顺地进入过大年的准备了。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
最忆是巢州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