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蒙特梭利教学法,很多父母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教室矮柜上一套一套的蒙特梭利教具,以及那些专心致志操作教具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似乎不需要太多成人或老师的协助,每个孩子都专注手上的工作操作。
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蒙特梭利教具的设计中,特有的「错误控制」的特性。正是这个特性,得以让孩子学会自我纠正。
什么是蒙特梭利的「自我纠正」?
「错误控制」是一种能立即给孩子反馈的教具,材料设计本身就告诉孩子,他们是否正确地完成了操作。
儿童不需要成人互动,来确定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工作,而是可以立即看到某事是“对的”还是“错的”,这就是蒙特梭利说的「自我纠正」
比如说,插座圆柱体组中每一个圆柱体,都只能和一个小洞的尺寸与之匹配。如果其中一个圆柱体插错位置,孩子会在后续的操作中发现其他的圆柱体也并不能匹配。
孩子不需要我们指出错误,他会在自己的操作中发现错误、并且不断修正,慢慢地孩子会习惯自己把事情做对。
这就是玫瑶所理解的,蒙特梭利理念在教具当中促进孩子自我学习的运用。
满足「自我纠正」特征的工作材料(或玩教具):
- 允许独立实践
- 错误控制本身在材料本身就能体现
- 当错误发生时,孩子可以使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它们
- 创造了多种学习机会,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 提供易于理解的方向和逻辑操作
- 包括顺序或多步骤组件
「自我纠正」的蒙特梭利教具,会不会抹杀孩子的创造力?
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许多玩教具,更多是没有「错误控制」功能的。它们可能有多种操作的玩法,更加开放,或者说对于所谓「自我纠正」的方法不容易识别。
一样物品,有更多的操作玩法,是否对孩子的能动性、创造力更有帮助呢?蒙特梭利这些「一板一眼」的操作,是不是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玫瑶认为不会。因为带有错误控制的教具背后,其理念是形成孩子自我思考和修正的习惯。当孩子的感官判断更精准时,你会看到孩子迸发出更好的创造力。
小楠瓜大约1岁的时候,对叠叠乐很感兴趣。
按照前面所提及的满足「自我纠正」的材料特征,就会很容易就发现这是一组带有顺序和多步骤的组件。中间的插座从底部开始逐渐变细,套圈也是从大到小进行叠加。
最开始的时候,小楠瓜并不会按照图片那样,挨个从大到小进行操作。她只是随意将圈圈套入插座中。当然,我们并没有强制孩子必须要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操作。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小楠瓜会自动将套圈按照顺序摆放。
在前面一遍遍的操作中,她不断对大小、高度、尺寸甚至重量都有了很深刻的感官认知。
在这个阶段,她会一遍一遍地操作,将套圈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且每次摆好,就会会心一笑,感觉十分愉悦。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正在使用多种感官来学习(例如纹理、颜色、声音、尺寸、重量、形状、有一些感官活动甚至可能还包括了气味和味道)
我们都知道,创造力的基础有赖于对世界有独立的认知和细微的观察力。就像人类在观察鸟儿的飞翔的基础上,发明创造了飞机。
因此,玫瑶认为:蒙特梭利教具设计中的“错误控制”,旨在于提炼孩子更好的感官信息,有助于儿童独立操作、自我纠正,由此实现蒙台梭利博士所追求的“自我教育”的目的。
这种教育模式,或许有助于孩子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和激发真正的创造力。
「自我纠正」,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
1.儿童更加独立。
成年人不必打断孩子的工作来解释或确保工作做得正确。孩子可以使用自己的感官为自己看东西,并且保持更长时间的深度专注。
2.帮助提炼感官。
由于自我纠正的反馈通常来自感官,孩子们在玩耍时可以很好地锻炼这些感官肌肉。比如他们需要更多地调动耳朵、眼睛、触觉、甚至嗅觉等来完成他们正在使用的材料。
3.培养自信和内在的问题解决技能。
自我纠正的玩教具,并不需要我们打断、评判、和纠正孩子,“而是在孩子探索时自己发现问题。因此,孩子们可以自己解决问题。他们内在的对话,从“我遇到了问题,我要去找爸爸妈妈和老师!”,变成了“我能做到!”
他们可以更加自在地玩耍了探索新材料,因为他们不会有他人的评判,也不会因此受到受批评。在6岁之前,多感官的材料和互动,就是孩子学习的导师。孩子更容易学习自我调节的技能。例如,学习如何计划、集中注意力、参加组织。
蒙特梭利「自我纠正」在实际育儿中的运用
自我纠正不仅仅存在于孩子的教具,我们也可以把它运用在实际的育儿生活中。孩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做好事情的,前提是我们愿意信任她,并且给与机会让孩子尝试。
比如,晚餐时间,孩子帮忙摆餐桌,5个人,需要多少支筷子呢?当孩子随意抓一把,摆放的时候就会知道筷子是多是少。如果缺了一支,他们会自动补充,并且明白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还比如,我很喜欢前段时间玫瑶社群群里一位老师的分享。
她的班级里,有个孩子经常把班级里的小珠子偷偷拿回家。我们需要直接指正孩子的“错误”,告诉她不能“偷”东西吗?这位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做法:
在班级小团体的时候,带上这个孩子,问问大家:小珠子经常少了,这个游戏大家就没有办法玩了,怎么办呢?
以一种不点名的方式,既尊重孩子的自尊,又让孩子意识到行为后果带来的影响。如此,他会在经验中学习“自我纠正”,做出更负责任、更好的选择。
这种蒙特梭利哲学我认为也非常适合成人。我现在三十多岁了,人生的很多分叉路口仍然面对着许许多多的选择。做选择的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我们做父母的,不可能永远帮孩子做决定,帮助他们发展出做选择的能力、鼓励孩子尽快学会独立学习更重要。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段话: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错了。
家庭教育也一样,不是我们要很努力的去教育纠正孩子,而是要努力的去看见他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并且给与他们合适的环境,帮助孩子自己做。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