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曰:“采,捋取也。”
翻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采摘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采摘不仅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开始描摹,一直挥毫泼洒留于历史的画卷中;而且流淌在文人墨客的笔端,抒写在诗行里。《诗经》中就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直到后来的古诗,采摘都是书写的主题,“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词词牌中有《采桑子》。采摘,这农人的辛苦,这为了身上衣服口中食的劳作,就以诗意的方式存在,流传。
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以吃货入道,盘点一下高阳人在硕果累累金秋,究竟能够采摘到啥好东西。
今天的主角是茄子。
高阳人怒其不争,有时会很恼火的斥责对方说:你真是个茄子!这当然不是好话。因为茄子软塌塌的,给人一种很是没有骨气的感觉。做成菜,也是任人摆布,毫不挺拔。比如说地三鲜这道菜,就会用到茄子,用油炸过,茄子也没有土豆、青椒的精神劲,筷子都不好夹,有时甚至还会用到勺子的辅助。
不过茄子的功效可真不是盖的。防癌,维生素含量丰富,保护血管,降低胆固醇是一顶一的一把好手治疗胃炎非常有效,据说还能解菌毒,简直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一件恩物。
小的时候,茄子是我们农村孩子忒容易到手的“水果”之一。馋了饿了,菜园里走上一遭,装着提鞋的功夫,就能“顺手牵茄”。只是你需要提防茄子的根部会有锋利的小刺,直接装裤兜里肯定是行不通的。有危险不说,也容易被人看穿。最好的方法是,打上一抱野菜野草,美其名曰给家里的猪啊羊啊改善伙食,其实草里、菜里早有茄包暗藏。
这计谋是屡试不爽的。
要知道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种长长的,细细的紫皮茄子品种,在这个办法没有诞生之前,如何把圆滚滚的茄子自从来就不断人的菜园里,神不知鬼不觉的带出来,真的是伤透了我们的脑筋。
生茄子要嫩的才好吃,等到茄子内部生长出那种淡黄色的小粒,茄子就老了,食之味同嚼蜡。这个我们称之为“老猫肉”,通常就是咬上一口直接扔掉。那种嫩的咬上一口,便会有新鲜的汁水溢满你的口腔的才叫好吃,带有一种青草的甜香,伴随着咔叱、咔叱的咀嚼声,那过程,惬意极了。
茄子是一种非常高产的植物。在它生长的鼎盛时期,三五棵就能满足一个普通家庭的厨房需求。而等到它的生长期过了,人们也舍不得把它们请出菜园,而是任由它们占据着肥沃的泥土,矗立在秋风中,耐心等待第一场霜冻的到来。这个时候,茄子的副产品------茄皮,就到了制作生产的最佳时间。
这里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