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我国餐饮不可或缺的一大品类,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饮食,但是不管在哪,你都能发现包子的身影。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风格各异的包子,比如灌汤包、生煎包、水煎包等等。包子食用方便,口味接受程度高,无论是早餐、午餐或者晚餐均可成为主食,因此销量极大,在餐饮行业、小吃品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虽然包子种类和口味有很多,但是在打造品牌方面却比不上火锅、炒菜这些品牌化盛行的品类。目前来看,在包子界知名度最高的非狗不理包子莫属了。然而,曾经连外国人都争相品尝的狗不理,却没能处理好品牌老化问题,现在包子老大的地位也渐渐不保。
如今,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其它地方的游客都认为狗不理已经不复从前了,它忘了初心,导致狗不理名声江河日下。虽然狗不理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归根到底,天津狗不理价格上去了,味道却下去了,如不改变这种境况,狗不理迟早耗尽自己的口碑。
其他的包子品牌比如庆丰包子铺虽然现在也发展起来了,但始终没有达到狗不理当年的名气。
目前来看,包子品牌化程度不高,市场上还是由众多的小门店、小品牌在支撑着售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包子界这种状况给人们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来发展,现在狗不理示弱,大家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发展,今后未尝不会出现包子界的海底捞。
包子品类竞争大,巴比馒头崭露头角
虽然包子品牌化程度较弱,但是各自为战的小规模售卖模式下竞争其实还是很大的。举个例子,如果是两个品牌争夺同一片市场,竞争双方双方可以了解对方优劣做出市场策略调整。但是在面对“一盘散沙”式的小店模式,就无法针对性的做出策略调整,加大了竞争难度。
“巴比馒头”是一家成立于上海的包子店,虽然它叫巴比馒头,菜单上也确实有馒头,但其却是以包子为主的连锁店。巴比馒头成立于2003年,至今成立已经有16个年头,其门店遍布上海各区,主要在居民区附近开店,日常供应各色包子、馒头、豆浆、饭团。
巴比馒头前身是“刘师傅大包”,自开业以来生意就挺不错,后来因为这个名字略显土气,又因为上海有不少人把包子也称呼为馒头,2003年就改为了“巴比馒头”这个名字。
巴比馒头采用了类似于正新鸡排一样的小门店形式,其大多数门店都没有用餐区。店面通常在10-20平方米左右,依靠小店模式迅速开店发展,覆盖周围1.5公里范围内的居民用餐需求。
包子这种食品早餐要比午餐或者晚餐消费频率高,因此巴比馒头的各类产品设置也是以早餐为主打造的。早上是其营业的高峰时段,其采用了平价多销的模式,聚少成多,这点和狗不理就完全走的两种路子了。狗不理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驰名商标,结果却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而巴比馒头却是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平价亲民的包子铺。
从南“打”到北,狗不理败阵
巴比馒头目前已在华东及华南地区拥有超过2600家连锁店,其在北京、成都等地也拥有数量不低的店面。这家南方包子铺已经开始进军北方市场,跑到了狗不理和庆丰包子铺的主场。
巴比馒头店面的投资综合费用大概在18万元左右,包括:加盟费1.28万元、保证金3万元、装修费6万元、购买设备5万-8万元、培训费2500元、其他费用5000元。这个价格使得巴比馒头可以快速的复制,增加了创业者的积极性,而且还为巴比馒头带来了快速且大规模的扩张。
2016年-2018年,巴比馒头实现营收7.2亿元、8.67亿元和9.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7.26%。对应的净利润达到了3762.1万元、1.13亿元、1.43亿元。反观天津狗不理,2016年-2018年实现营收1亿元、1.08亿元、1.29亿元,2018年净利润仅2068.49万元。营收一项,巴比馒头是狗不理的7.6倍,净利润一项,巴比馒头是狗不理的7.1倍,其间差距巨大。
从数据可以看出,如今巴比馒头通过最常见的小店模式,营收已经远远超过了狗不理。一个从南方起家的包子品牌,从南“打”到北,还把北方著名的狗不理包子击败,成为了众多餐饮品牌学习的对象,实力不容小觑。那么,巴比馒头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年入9.9亿的呢?
巴比馒头如何实现年入9.9亿
1、低价格,高便捷
如同前文所说,包子算是小吃品类中的一员,这就决定了包子的消费市场应该是高频的。对于顾客来说,什么才算是高频消费?答案肯定是性价比高,价格低且围绕生活的产品。
巴比馒头的包子价格基本在一块五到三块之间,馒头则仅需要一块钱,这样的售价在品牌餐饮店中是比较少见的,顾客基本上花5到10元就能够吃一顿很饱的早餐了。尤其是在南方地区,这样的价格可以说非常的接地气。
在选址方面,巴比馒头会选择地铁口或者社区附近,这里通常都是上班族或者学生的必经之路,为顾客带来便捷的同时,客流也得到了保证。
2、中央工厂促进标准化
作为已经开了2600多家分店的巴比馒头,标准化运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能够保证每个店面的产品品质以及口味,巴比馒头建立了中央工厂制度,由中央工厂担任标准化、规模化的核心。
就拿上海松江的中央工厂来说,单单这一个工厂就能够为近1800家门店提供所需要的半成品或者食材,这样的供货量是非常巨大的。
在未来,中央工厂还要承担更多角色,比如发展成为学校、工厂等地食堂的面点供应基地。虽然建设中央工厂成本巨大,但是能够高效的产出标准化产品,以及创造未来更多市场渠道,收益也是非常明显的。
反观一些没有统一工厂、集中供应链的餐厅,经常会出现店与店口味不同、品质不同,对于顾客就餐体验和心智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品牌发展。
3、不断完善的配方
当然,如果产品本身口味有瑕疵,即便是开遍整个中国,也不会受到顾客欢迎,不会产生盈利。因此,对于巴比馒头来说,标准化虽然是必修课,但是好的产品才是前提。
巴比馒头从南方开到北方,并不是按照固定的一套模板在复制的,尤其是对于产品的研发上。我国南北饮食文化有差异,连豆腐脑都分“甜咸党”,如果北方的店面与南方卖的口味一致,顾客自然是不会买账的。
因此,在面对不同市场的时候,巴比馒头的产品配方也是不断完善、更新的。就好比在上海发展初期,巴比馒头为了让配方更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创始人不惜花费五六年的时间,尝遍了上海所欲相关点心,研究顾客喜欢吃什么,包子怎么做才能更得人心,才有了今天这样良好的“地基”。
巴比馒头作为包子界中的黑马,通过标准化与不断完善的配方提升了扩张速度,加大了扩张规模,其意义不仅仅是对包子品类起到一个“指引”效果,而是充当了整个连锁品牌的“标兵”。
没有一个品牌可以仅靠着噱头、新鲜感来占据市场赚取营收的,真正决定品牌发展方向的,是经过细心雕刻,用心打磨的硬实力,这也正是巴比馒头的成功之道。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