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干豌豆上磨子拉下,簸去皮,弄成瓣子,再洒上少许温水,搅拌好,使半潮,结成疏松的块垒状后揉开,上磨子磨成细面,这就是豆面了。
给豆面里加入适量的蒿籽儿面(有的是给加入囫囵蒿籽儿),作为黏合剂,搅拌均匀,用温水和起,捏成碗口大小的一个个圆坨,抹上素油放起来,过两三个小时就可擀了。
擀豆面的面朋,不能用豆面,必须用淘洗好的黄米,半干后,上碓子捣成二细面,晾干后用。也有用上好的玉米面做面朋的,但不如黄米面好。
擀豆面需要特长的和一般的两种擀杖。在闪光发亮的红油坑或大案板上进行,把一坨坨豆面擀成麻纸薄厚的一大片,然后折叠起来,用特制的切面刀(长条,两头带把的拔面刀,一般人家都有)切成如双线粗细的丝条,抖开整好,弄成一垛垛的把子,就可煮着吃了。
鄂尔多斯南部地区的农牧民,在擀豆面用的豌豆瓣里,搅入适量的大豆瓣、青稞米、麦子或黄米(作为黏合剂的蒿籽儿自然不能少),为下来的面叫杂面,同擀豆面一样,擀出来的面丝条也叫杂面。它比尽豆面要筋坚、光滑、绵软,但味道没有豆面醇浓。
豆面和杂面的做法与吃法相同,都是待锅里水爆欢之后,将剁好的豆(杂)面把子抖开下进去,煮熟后捞到碗里,将事先熬好的肉臊子汤浇进去,调起来吃,味道殊异,香美无比,是高原人民招待高朋贵客的首选美食之一。红白事务上,多以豆(杂)面为主。因为事先擀好放下,到时做起来远比荞面省事得多,吃起来也更美气,更有讲究,人见人喜。
吃豆(杂)面多以油炸糕作为搭配,尤其是红白事务上,更不能离,吃油糕豆面,被视为一种福气——一种经得起烤炼的天长地久的厚福。如:
长长的豆面炸油糕,
一看见卿就由不住笑。
长长的豆面软软的糕,
长长地记你一辈子好。
南部区的农牧民在给客人吃杂面时,除了油炸糕外,还要给配上一盘鲜葱丝,调到汤面里,别是一番滋味。吃过之后,会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