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粄”是客家人的传统食品,当地人逢年过节一般家家户户都会做黄粄招待亲友,而年三十日晚上吃年夜饭时餐桌上就有一道菜是“黄粄”。
客家黄粄以香、嫩、爽而著称,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禾米和黄粄杈。黄粄的制作方法颇有讲究,首先要选上好的干柴草(如,干茶树枝、干稻草等)与黄粄杈放置在一起烧制成灰,并把草木灰用干净的布包好放在桶中用开水淋,待沉淀后取出草木灰水,加入黄枝子、槐花子或竹叶(调色用)和少许生石灰(防止所做的黄粄吃后过冷)烧开,制成深褐色的草木灰水(俗称碱水)待用。同时,将三分之一的禾米和三分之二的籼米淘净后,浸泡一天一夜,然后把它放在锅里煮成米饭(俗称饭甑饭)后取出,随后加入草木灰水并不断进行搅拌均匀,再放回锅里把米饭煮透。最后将蒸好的饭团放在臼中舂上十多分钟,从而制成柔软又富有韧性粄团,再用人工制作成型。这样,黄灿灿、香嫩嫩的黄粄便制成。
图片记录制作过程
黄粄的各种吃法
黄粄的吃法多种多样,可将蒸好的黄粄切成小块,撒上一些白糖吃,也可用葱、姜、香菇、盐等配料制成香气扑鼻的葱姜水,把黄粄蘸着这葱姜水吃,还可将黄
粄炒着吃或者煮着吃。而将黄粄切块晒干制成黄粄干则可以较长时间存放,可将黄粄干配着咸鸡蛋或皮蛋等熬粥,那滋味更让人回味无穷。
据调查考证,一般是江西、福建等地的“黄粄”是软灰型,而广东等地却是硬灰型。“黄粄”流传至今约四百年历史。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