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膏滋?
从字面上来讲,“膏”字从“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后泛指熬制的浓稠汁状物。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此为膏滋的名称由来。
膏滋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即有膏方应用的记载,《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膏剂的制作和临床应用的论述。至唐、宋时代,膏方的制作、使用方法日趋成熟。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苏子煎”“杏仁煎”“枸杞煎”等,不仅用于治病,而且开补需康复、养生抗衰老之先河。
到了明、清时期,膏方已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广泛应用于内、外、儿、妇科。其中许多膏方沿用至今,如《本草纲目》中的益母草膏、《寿世保元》中的茯苓膏等。清朝慈禧太后长年服食“扶中和中膏”“菊花延龄膏”等多种膏滋,以达到调补身体、延龄驻颜之效。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就收录内服膏方多达30个。膏滋在清朝宫廷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如用于保健抗衰老的“菊花延龄膏”、补益的“扶元和中膏”、治眼疾的“明目延龄膏”、治咳嗽的“润肺和肝膏”、治脾胃病的“理脾调中化湿膏”、治疗肝病的“清热养肝和络膏”等。
匠心精选:道地药材
熬膏是熬出药物的精华,所以没有好药就熬不出好膏,选好药材是熬好膏滋重要的第一步。
药材的选择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史料中记载的“枸杞延龄膏”对组方中药材的选用有“二月三月采根,四月采叶,五月六月采花,七月八月九月采粒,十一月十二月正月采根”的说法。”
由此可见,同一药材因品种、产地、年份、采摘季节、采摘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所含的成分及药性都有一定的差异,药剂师要根据开方医师组方中药材的作用对同一药材进行甄别选择,使用上好的道地药材熬制才为最佳。
匠心精研:八繁古法
好的制剂师拿到膏方后,必须首先从组方上体会开方医师的开方思想,从组方中分析出膏方使用者的证候,这样才能了解处方中每味药的作用和存在意义,而不是盲目地开始熬制,并且熬制时应采用适合的工艺才能让组方发挥最大的效果和作用机制。
中各种药材的药理药性、药材间的配伍机理、各种药材的炮制工艺都了然于胸。
膏滋讲究的是古法熬制,十二小时浸渍,三道提取,四次浓缩,四十八小时化胶,武火三次熬炼,方能文火收膏,其间又经选、制、洗、泡、煎、秘、滤、收等八道烦琐工序。熬制的膏滋要求一拉成丝、滴水成珠、夏天挂旗、冬天拉丝、颜色透亮、无任何杂质,能放置两年不腐,方为上品。
在熬制工艺中,所用的“水、蜜、器、火”也都各有讲究,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密技。例如:根据组方中药材的不同,“水”有泉水、雨水、雪水等等之分;根据服用者的症状不同,“蜜”有槐花、菜花等各种花蜜之分;由于忌铁器,“器”又有银、铜、陶、竹等等之分;熬制用“火”又根据不同药材有“文、武、中火等等之分”,所以有膏方“好不好看配方,灵不灵看熬制”之说。可以说,古法熬制并不是形式上的复古,而是理解膏滋内涵文化的升华。
膏滋最后凭借技艺精湛的“八繁古法”荣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
匠心膏滋
膏滋的药用成分均采用道地药材,组方也是经过多年的研究,最后组方中的药材均在《中国药典》里有详细记载。
中医养生:阴阳调和
女人以血为本,以血主事,吴老师熬制的膏滋补气养血,调经养颜。而冬季服膏方,可祛除体内湿寒,调补气血,为来年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和顺、预防疾病打好基础。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