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的豪华面线米粉芡
某一日,和浮桥人说起泉州美食。
他问:面线米粉芡吃过吗?
我回:吃过的,在某某酒店吃过几次,味道很美。
他说:现在的酒店没办法煮出过去的味道了......
某酒店的面线米粉芡
一个美食话题打开了他尘封的记忆——
“面线米粉芡现如今都登上酒店的饭桌了,要搁在以前,那是我们农民在田边干活的普通饭菜。
农民早上出工,随身带一把面线,一把米粉,一点隔夜的鱼和蟹肉,日头走到头顶时,就在田边地头起火,把这些食物一起扔进锅里,摘一根甘蔗当锅铲,搅和搅和,把一锅米粉面线搅出胶质了,盛出来,扒拉扒拉进嘴里,特别美味。
别以为鱼和蟹肉是什么好东西,泉州靠海,鱼多得是,记得小时候的那种蟹腿,根本没人吃,一斤5分钱,阮阿母(我母亲)一买就是一大箩筐,把肉剥了,炒桂花蟹、煮面线米粉芡都很美味。
其实很多传统美食都是穷人的饭菜......”
浮桥人的家常面线米粉芡
这句话说得实在,像大肠、毛肚、猪血旺等下水也都是穷人的食物,但造就了很多经典美味。
面线米粉芡几尽遗失,知道的人越来越少,这道泉州鲤城最为经典的菜肴,由于有鱼肉、蟹肉的加盟,再也不是什么穷人的美食,而日子已经走到了2020,面线米粉芡也得有个时代的模样了。
我今天就用一只黄瓜鱼和一只梭子蟹来做一碗豪华版的面线米粉芡,这应该是美食与时俱进该有的样子吧。
【面线米粉芡】
一、准备食材:
面线、米粉、黄瓜鱼、梭子蟹、三层肉、生姜、蒜瓣、葱头、青蒜葱、料酒、盐等。
二、草草叨叨:
草草今天的面线米粉芡做得很奢侈,原本田边地头如此一尾鱼一只蟹可以煮一大锅,供一大家子的人食用,但饕餮的眼里,没有“奢侈”二字,只有好不好吃。
梭子蟹是一定要的,鱼嘛,不一定是黄瓜鱼,随意。
田边地头的面线米粉芡是不加青葱蒜的,因为一顿吃不完,还得再吃第二顿,而再次炖熟,面线米粉的胶质会越来越浓稠,越来越好吃,可青葱蒜二次下锅容易变黄,所以不能加。
但如今都是一次吃完,没有隔夜,青葱蒜还是加点,好吃又好看。
正宗的面线米粉芡不用锅铲,用甘蔗铲,想复古操作的可以试试哦。
三、操作过程:
1、先炖鱼汤:
黄瓜鱼杀净,切成两段,姜切片;
油锅爆香姜片,香煎黄瓜鱼;倒入少许料酒去腥;开水入锅,记住,一定要开水,鱼汤才会味美浓稠;少许盐调味即可,炖煮至鱼汤奶白,鱼肉熟烂;
起锅过滤杂质,留下一碗鲜美的鱼汤,和烂熟的黄瓜鱼;
将鱼肉取出,去掉鱼头鱼骨,待用。
2、梭子蟹切段;
传统的做法是和鱼一样取肉,我为了更加鲜甜美味,就想整只入锅。
3、三层肉切薄片。
4、炸葱头油,装碗待用;
锅中留底油,煸香三层肉;
将鱼汤倒入,炖煮至肉熟;
5、下面线,记住,要先下面线,不是米粉!将面线煮出胶质感;
再下米粉,炖至米粉熟,用锅铲将米粉面线搅碎,我不喜欢碎碎的感觉,所以保留了原状哈;
将梭子蟹放入面线米粉中;
鱼肉一起倒入;
炖至蟹熟,撒上青葱蒜;
最后来一勺香香的葱头油,起锅装碗。
由于鱼汤已经加了盐和料酒,而鱼和梭子蟹本身就很鲜甜,所以全程不用再加任何调味料了,一碗超级超级鲜美的面线米粉芡就做好了。
别误会,这个“芡”字,不是什么地瓜粉勾芡,而是面线本身炖煮出来的胶质,粘稠得如勾芡一般,所以千万别画蛇添足,再来一碗薄芡。
这碗超越传统的面线米粉芡,是这个春天里真正鲜掉眉毛的美味。
从田边地头走到酒店饭桌,再走入寻常人家,这便是美食的传承,泉州有很多乡间美味,由于劳动者的智慧,就地取材,变化万千,使得美食的口感,立足本土,接近时代。
而这个“本土”,便是生我养我的奶汁,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味道。
附:浮桥,泉州地名,曾经为泉州的一个重镇,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并入泉州鲤城区。
当然,浮桥也是一座桥,北宋初年,泉州郡守陆广造舟为梁,名曰&34;,又名&34;,元丰七年,改名&34;,后改名“笋江桥”,泉州十八景著名的“笋江夜色”便是浮桥的美景。
浮桥,民风古朴、人文荟萃、美食众多,是泉州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地域。
“草草啖盐说蜜”,谈三餐美食,讲四方风情,看似草草,却是人间百味。
喜欢请点赞鼓励,觉得有价值就转发、收藏。
而无论喜欢与否都在评论区说两句,我会更努力。
原创不易,拒绝不良自媒体盗文盗图,违者必究!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