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8日,桂林市工、农、商、学、兵五万群众参加瓦窑工业区开工典礼。
时任桂林市委书记阮庆(前左一)市长魏凌风(前右一)为工业区破土奠基。
当年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实现零突破
建厂元勋,党委书记冯德本(左)和支部书记欧阳逵(右)。
李毅兰 窦成祖/文
“车间里灯光闪耀,纺机声哗哗欢叫,姑娘们围着机台,嘴角边挂着微笑。一样的人呵一样的手,为什么她能突破指标?一样的机器呵一样的纱,为什么她的质量特别好?”车间、姑娘、欢声笑语,多么欢快的纺纱画面,上个世纪60--80年代,这样的场景在桂林的纺织行业,久远又熟悉。
说到桂林的纺织行业,桂林老市民脱口而出的肯定是棉纺厂,今天我们就走进桂林棉纺厂的记忆,重温它的辉煌。“1958年9月8日上午,瓦窑工业区破土开工典礼。瓦窑工地人山人海,呼声震天。市委书记、市长作了鼓舞人心的动员报告,并亲自进行了破土开工典礼。”1958年9月8日,那是一个值得所有棉纺人铭记的日子,桂林市第一个工业区,广西第一个国营棉纺厂破土开工,时隔61年,棉纺厂的“58师傅”窦成祖对那天的热闹隆重场景记忆尤新。
[page]
大家自愿来义务劳动,这里培育了一代人的牺牲精神。
桂剧一代名丑小兰魁(运土者第一人)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只有锄头和铁锹的年代,条件艰难。
波澜壮阔的劳动场面
挑灯夜战
空中运土
在这片土地上,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1964年的厂大门。
一、三天三夜连轴转、宿舍区就是草棚
50年代,桂林市纺织工业初步发展,先后建成“五一”织布厂、染织厂、轴线厂、针棉织厂、新华工艺合作社。规模为4.16万锭的广西第一个棉纺厂——桂林棉纺厂亦于1958年由国家投资兴建。“我所在的班组负责挖土、运土,三天三夜连轴转,硬是没有回过宿舍,也不觉疲倦,还要挑重担,甚至同时挑断两根扁担。还想出“大放神仙土”、“竹制滑轨道”、“空中运土”等土办法,加快进度。”窦成祖说,当时环境艰苦,所谓的宿舍其实就是草棚,但是只要是党的号召,哪怕是拼了命,也要完成便是是无上光荣。
在工地的黑板报上有这样一首小诗:哪怕太阳红似火,哪怕汗水流成河。国家落后民受苦,社会主义建成幸福多。快快挖呀快快装,一肩挑它千万筐。为了桂棉早建成,愿撒热血筑厂房。
“当时棉纺厂并无厂房,其“厂房”是借用桂林市郊区人民政府礼堂(现中心广场北面)作为临时车间。其设备则是从桂林银行地下仓库“掏”来已尘封数年、上个朝代类似“古董”的纺织机械,其细纱机为每台16锭,与现代的每台400锭相比,真是“狗吃月亮,差天远”,而且是天轴传动(由一台大马达,上空一条长轴带动全部设备),我们必须每班爬上天轴加油。”窦成祖说当时棉花的前期处理需要把棉花团变成粗棉条,因一时无设备则用人手搓成。当年筹备处全体职工55人经35天奋战及最后五个昼夜突击,成功地试机生产棉纱向党献礼,大家乐在其中。
1964年,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热潮。
1964年,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热潮。
窦成祖在上海学习。
二、远赴上海学技术 干累了睡一觉力气就回来了
工厂初办,企业管理经验缺乏,工艺、操作、设备维修等基础工作较差,生产水平也较低,学习任务迫在眉睫。建厂初期,从四川纺校和华东职工学院等纺织院校招来中专毕业生5人,大学生7人。1958年10月起,桂林棉纺厂派出三批工人分赴上海国棉8厂、16厂和安达棉纺厂学习。1960年,再从上海各纺织厂调入技术工人,并陆续从上海各郊县以及江苏、无锡等地招回下放回乡的技术工人。1964年,全面投产后,生产管理逐步走上轨道,工人操作水平逐步提高。
“1959—1960年厂部安排我们青工一行约30人赴上海培训,地点为上海吴淞国棉八厂。”窦成祖说,那一年,他从一个山区孩子第一次见识到了大都市的繁华。“更使我感动的是上海人的敬业与工作热情,对待技术工作的严谨。”因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他们的技术学到手。“培训回来后,我跟着三位师傅,不管是车工、钳工、锻工、冷作、电焊、风焊、木工、油化,反正什么都干。因为我年纪最小,力气用了力气在,累了睡一觉就恢复了。”
“有些零件因其形状特殊为棉纺专用,桂林机械行业无法或根本不愿加工,且要得急,像往复丝杆有人说要用进口的德国设备才能加工(90年代)。”窦成祖说,自己当时也是铆足了劲思考,连吃饭、走路、都在思考,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家的努力,终于成功生产。
[page]
化纤细纱后纺车间
李秀英,1964年至1968年细纱车间的挡车工,这是她工作的场景。1965年赴京参加国庆16周年观礼,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三、细纱车间最厉害的姑娘,曾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64年国民经济好转,随着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由原来400人增加到近2000人。从上海等地调来108名工程技术人员,生产面貌焕然一新,全厂开展了“比、学、赶、帮、超”的生产热潮,提出“学嘉丰,赶武汉”的口号,开展“一帮一”“一对红”“一条龙”竞赛,举行了全厂性的生产运动会,把群众练兵活动推向了高潮,涌现了诸如李秀英等一批积极分子。
细纱挡车学徒工李秀英,虚心好学练就了细纱挡车的过硬技术,进厂不到一年就连续在操作比赛中获得冠军,在生产过程中,她不断要求扩大看管锭数,为全场职工树立了榜样。在李秀英榜样的影响力带动下,青工何玉兰创造了细纱挡车新纪录,轻钢车间徒工唐桂玉首创梳棉挡车新纪录,后纺车间海带珍创造了筒子挡车的最高纪录。
说到李秀英,记者特地走访了棉纺厂宿舍区的老工人,“李秀英和我一个车间的,都是细纱车间的,那时候挡车她最厉害,其他也是样样都行,是先进积极分子。”吴阿姨感慨道,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是暗地里使劲奋勇争先。“一般挡车工挡车五六百锭就很厉害了,她一个人能挡一千六百锭,相当于一个人挡四台机子,成为了挡车冠军,每次考试她的的成绩也是优秀,非常了不起!被评为我们我们厂的积极分子、生产标兵,同时也是广西区青年社会主义建设标兵。”窦成祖说,1965年李秀英作为先进人物出席国庆十六周年观礼,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六十年代,就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那是无尚的光荣啊,我们那时候都好羡慕呢。”李师傅说他是70年代进厂的,虽然进厂晚,但是对李秀英被毛主席接见的事,却早有耳闻,它作为一个励志的故事,激励着所有的棉纺人。
漓江牌注册商标
1985年3月,中国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首次视察桂林市棉纺厂
1991年题词
四、连续五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企业 进入全国纺织系统500强
“我们厂风是当家作主、求实创新、纪律严明、团结上进。职业道德是:热爱桂棉、忠于职守、精纺细作、用户至上。”窦成祖说,这么多年,他对厂风厂纪都能倒背如流,1983年桂林棉纺厂被评为桂林棉纺系统第一个合格企业,先后获得市、区乃至全国多项荣誉。时任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先后两次来视察,并题字鼓励。同期棉纺厂进入全国纺织系统500强行列。
棉纺厂生产的棉、腈、涤、粘、麻的纯纺和混纺、普流及清流、短纤和中长以及气流纺等高、中、低档纱线50多个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产品除在中国大陆销售外,还远销西欧、日本、东南亚、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漓江牌”商标已成为在香港注册商标。
“七五”期间,棉纺厂用留利并向银行贷款共2675万,改造4万细纱锭,新建3200头气流纺,引进美国“开利”制冷机,新增棉纱2100吨,产值2000多万。同时,棉纺厂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都有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检验制度,并通过146个QC小组攻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5年间,产品质量一等一级品率都保持在99.5%以上,1990年荣获纺织工业部全面质量管理奖。1989年产值超亿元,出口创汇640万美元,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1964年的桂棉幼儿园
八十年代的桂棉幼儿园
五、那些年上过的棉纺幼儿园和吃过月饼
因为规模大,员工众多,桂林棉纺厂也有自己完善的配套,医院幼儿园食堂等。为了让工人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从建厂之初就设置了托儿所,托儿所设置在市中心杉湖路,1959年租用桂林汽配厂的宿舍托儿所,经过各种搬迁,1974年在厂生产区新建幼儿园。
“那时候妈妈在桂棉上班,我就在那上幼儿园,记忆里学过简单算术啊,美工啊,老师也教唱歌。”80后姑娘小月还记得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情景。
说到棉纺厂食堂,就不得不说说棉纺厂生产的月饼,早在80年代,桂林棉纺厂食堂应员工的需求,开始制作月饼,这些月饼中尤以葱香浓郁的豆蓉及豆蓉蛋黄最为出名。
随着棉纺厂的月饼越来越火,中秋节前夕到桂林棉纺厂生活区排队买月饼慢慢成为桂林老百姓的一种习惯,很多人往往要托关系拿内部配额才能买到。“记忆中,桂林棉纺厂的月饼是最好吃的,那时候,还特别难买到,因为要起早去排队,去晚了排起一条长龙,排得你两个眼睛都发黑晕。”老桂林人欧阿姨至今还喜欢“棉纺厂”老味道,到中秋节总会去买上几个过过嘴瘾。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