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咸
独特北京味——甜
酸甜苦辣咸,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口味格局大相径庭,北京人偏爱甜口,从点心到主食,京八件、糖耳朵、豌豆黄、驴打滚……,北京人的春节更是离不开甜甜蜜蜜的点心匣子。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气,腊八一过,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开始准备年货,东北人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腌制过年吃的酸菜,湖南、贵州人开始杀年猪熏腊肉做香肠,而北京人则选择去打点心匣子。
红楼梦
鲁迅日记
稻香村的历史渊源
大多数北京人打点心匣子,都爱上稻香村。而“稻香村”这个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名字,则来源于《红楼梦》。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红杏梢头挂酒旗”,题为“杏帘在望”,又取“柴门临水稻花香”之意,名之“稻香村”。
(李纨居所稻香村)
北京老百姓爱吃“稻香村”,大文学家鲁迅寓居北京时,就经常光顾稻香村,“鲁迅日记”里曾十多次提到他去稻香村购买甜点。如《鲁迅日记》1935年5月:“三日午前与部中人十余同赴董次长家,速其至部视事。午后赴王府井牙医徐景文处治牙疾,约定补齿四枚,并买含嗽药一瓶,共价四十七元,付十元。过稻香村买饼干一员。”
1895年,金陵人郭玉生带着一身制作江南糕点的技艺,踌躇满志来到北京,率领几个伙计在前门观音寺打出了“稻香村南货店”的字号,自此,稻香村落户北京。
1926年,由于政局动荡,名噪一时的“稻香村南货店”被迫关张,但“稻香村”开创的北京南味食品派系却得以传承,老北京的南食口味和对“稻香村”的信任也扎下了根儿。
1984年,“稻香村南味食品店”在第五代传人——“老掌柜”刘振英的带领下重新开业,稻香村门店在北京城遍地开花。
心意满满
甜蜜满满
稻香村点心匣子
对于在北京生活的人们来说,“稻香村”犹如每家每户的生活必需品,饿了困了就来一份稻香村。对于外地人来说,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到北京,从春节到清明,从端午到中秋,无论什么时节,随四时八节时令变化而变换,但凡需要买伴手礼或者伴手礼,必定首选稻香村。
美味糕点、可口熟食、节令食品、零嘴小食,蜜三刀、江米条、牛舌饼、山楂锅盔、威化饼干、蜜贡、萨其马、槽子糕……,稻香村常年品种70个,时令品种60多个,不免让人挑花了眼,店内还可以现装自选,只需要告诉师傅颜色搭配好,填充饱满,丝带要绑正,一盒心意满满的点心就会漂亮地摆在你面前。
店内两款“京八件”礼盒适合作为“手信”送给家人或者旅游回家时带走。“京八件”起源于明朝中晚期。京八件特指皇室王族在重大节日典礼中要摆上供桌的点心,也是皇室成员间互相馈赠的礼品。
从中心城区到五环、六环,北京稻香村始终以作街坊生意为主,门店基本上开在大型社区内及其周边,多数一开就是10,20、30年的老店。
稻香村品牌经过100多年的风雨洗礼而经久不衰,坚持“弘扬中华食品文化,把美食、健康和快乐带给所有人”的宗旨,不忘初心,一直供应物美价廉的老百姓喜欢的食品。也许是因为它既能继承老传统,又能不断推陈出新,百年老店能生存至今的大抵如此。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联系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